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姜姓吕氏,其中"姜姓吕氏"是什么意思?谢谢各位同胞了!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5:38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4-03 08:53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姜姓吕氏,其中"姜姓吕氏"是什么意思?谢谢各位同胞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0-12-21 13:28
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周朝时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其死后,谥号为太公,所以人们一般称他为姜太公.
姜太公自然姓姜,但由于其先祖曾被封在吕,所以他又以吕为氏,被称之吕尚.
注意在三代时期即夏商周时期,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一般来说是不变的,子子孙孙相沿。而氏则不同,可能在短期内就变好多次,或者亲兄弟的氏也不相同。不同姓可能会有相同的氏。
比如子姓,他的氏有宋氏、华氏(如华元、华督)、牛氏、萧氏(如萧叔大心)、孔氏(如孔子的家族)
比如姜姓,它的氏有高氏、庆氏、齐氏、申氏、吕氏等
至于姬姓,就更多了。
相同的氏可能有不同的姓,如孔氏,除了孔子的家族外,在当时的郑国、卫国等国也有孔氏。郑国、卫国的孔氏是姬姓孔氏,与孔子家族的子姓孔氏毫无关系。
从战国后期开始,社会发生了很大变革,先前的世家贵族对当时的政治影响力已日落西山,而平民的地们有了很大上升,区别贵贱的氏不在重要,而作为人名的一部分氏渐渐渐地固定下来,与姓逐渐趋同,到了汉,姓与氏已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司马迁《史记》中根本就是把姓氏混在了一起。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姜太公自然姓姜,但由于其先祖曾被封在吕,所以他又以吕为氏,被称之吕尚.
注意在三代时期即夏商周时期,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一般来说是不变的,子子孙孙相沿。而氏则不同,可能在短期内就变好多次,或者亲兄弟的氏也不相同。不同姓可能会有相同的氏。
比如子姓,他的氏有宋氏、华氏(如华元、华督)、牛氏、萧氏(如萧叔大心)、孔氏(如孔子的家族)
比如姜姓,它的氏有高氏、庆氏、齐氏、申氏、吕氏等
至于姬姓,就更多了。
相同的氏可能有不同的姓,如孔氏,除了孔子的家族外,在当时的郑国、卫国等国也有孔氏。郑国、卫国的孔氏是姬姓孔氏,与孔子家族的子姓孔氏毫无关系。
从战国后期开始,社会发生了很大变革,先前的世家贵族对当时的政治影响力已日落西山,而平民的地们有了很大上升,区别贵贱的氏不在重要,而作为人名的一部分氏渐渐渐地固定下来,与姓逐渐趋同,到了汉,姓与氏已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司马迁《史记》中根本就是把姓氏混在了一起。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