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③实行重农抑商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10:40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2-02 13:2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2-02 14:46
A. ①②③B. ②③④(答案→)C. ①②④D. ①③④解析:材料的大意是所谓使士“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云云,都是为了便于士农工商四民各司其业的方便。士之“就闲燕”是指使士居住在清净优越的地方以讲求孝、敬、尊卑以维护宗族贵族统治秩序;工“就官府”是工商食官使然,在官府手工业作坊中生产,自然要“就官府”;商以贸易,故“就市井”;而农夫的任务是耕种,所以“就田野”,但这儿的“就田野”决不意味着农夫住在城外,而是住在城门里侧。因此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体现,可排除,其它三项符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02 16:25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