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为何叫龙城?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2 17:46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5-22 08:00
常州为何叫龙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5-22 09:07
中国有36个地方称为龙城,最出名的“龙城”有四个:广西柳州、河南濮阳、江苏常州、山西太原
常州“龙城由来: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常州古时候又叫龙城,沾有龙气,喻为人财兴旺的吉祥之地。
关于龙城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1)一说,与常州城垣形状有关。常州城墙最早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公元892年,唐时建“内子城”,城周长约2余里。五代十国时,于921年筑“外子城”,城周7里,高2.8丈,“方直雄固”,号“金斗城”,诗云“毗陵城方如金斗”。936年又增筑“罗城”,城周27里,高1丈,东从水门桥沿大运河向西,经德安桥、广化桥,延北至西新桥、青山桥、小东门桥复至水门桥。这样常州市形成了重叠的三道城墙。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守常州。汤和守常州的第一件大事是于1369年修筑新城。五代时筑的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将东南西三面城墙缩小,置7个城门,城墙高2.5丈,城周长10余里,所谓“新城”。这样常州从晋太康年间筑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间,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墙,即内子城、外子城、罗城和新城。常州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歌谣:“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禁城,三套环河四套城”,而常州龙城的由来很可能与城垣有关。四道城墙中,罗城、新城都十分像龟形。罗城的头部伸到朝京门外原石龙咀处,龟尾在今水门桥的通关门。而1369年筑的新城,更像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北面青山门处似龟的头部,南面德安门处似龟的尾部,东北面的和政门(即小北门)、西面的朝京门(老西门)似龟的两只前爪,西南面的广化门、东面的通关门(东吊桥西)似龟的两只后趾。青山门外一个半月形的瓮城,似为龟的食盆,青山门附近有两口水井似龟的双眼。好一个活脱脱的龟形城垣。古人称龟为龙种)o所以常州前人不直称龟城而称“龙城”。清光绪《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此为常州“地有龙形,故曰龙城”之说。
(2)二说,出自常州民间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在很早以前,常州西北有一座九龙山,山上有一座古庙,一天晚上,庙里的当家和尚弘智梦见山神对他说:“我是九龙山山神,是东海龙王的九太子,与八位兄长镇守这一带群山。最近八位兄长前来侵占我的山头,将是一场恶战,请你率全庙众僧,鸣金击鼓,助我取胜。”过了两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乌云骤起,狂风大作,似龙形翻滚。弘智率众僧击鼓撞钟,念佛诵经。约莫半个时辰,风停云散,恢复往日的宁静。当晚,和尚又梦见山神对他说:“多亏你击鼓相助,今已得胜,现在两条为首的龙已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条龙已去郡城,请你前往郡城安抚,希望他们安居乐业,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郡城百姓得知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后,就于每年端午节建造六色龙船,在白云溪竞渡。于是,自古以来常州便被称为“六龙 城”和“龙城”。洪亮吉在《外家纪闻》中记载,每年端午节前后,白云溪一带有龙舟竞渡,城内是五色龙,东门是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和白龙,北门是乌龙,幡伞飘扬,锣鼓喧天,六条色彩绚丽的龙舟,在溪流中穿梭荡漾,争相辉映。他的《云溪竞渡词》中还有“自古兰陵号六龙”之句。明代邹忠颖在《高山志序》里讲:“六龙阴聚于毗陵。右以铁瓮诸山,左以外城诸山,若东西门户。”这是从地形上说常州是藏龙之地。
(3)还有一说,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梁两代15个皇帝,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传说常州古有龙气,因而出了这么多皇帝,所以又说常州为龙城。
上面各种说法,是讲常州龙城之名由何而来,但龙城之名又始于何时呢?
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建“龙城书院”,书院取名龙城,可见,常州400多年前就有龙城之名。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三次到常州天宁寺拈香礼佛,并御笔题写了“龙城象教” 的匾额。皇帝是一国之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能为常州之寺题写“龙城象教”大匾,便足可表明连当时的皇帝都对常州称作龙城给予了确认。
常州“龙城由来: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常州古时候又叫龙城,沾有龙气,喻为人财兴旺的吉祥之地。
关于龙城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1)一说,与常州城垣形状有关。常州城墙最早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公元892年,唐时建“内子城”,城周长约2余里。五代十国时,于921年筑“外子城”,城周7里,高2.8丈,“方直雄固”,号“金斗城”,诗云“毗陵城方如金斗”。936年又增筑“罗城”,城周27里,高1丈,东从水门桥沿大运河向西,经德安桥、广化桥,延北至西新桥、青山桥、小东门桥复至水门桥。这样常州市形成了重叠的三道城墙。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守常州。汤和守常州的第一件大事是于1369年修筑新城。五代时筑的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将东南西三面城墙缩小,置7个城门,城墙高2.5丈,城周长10余里,所谓“新城”。这样常州从晋太康年间筑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间,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墙,即内子城、外子城、罗城和新城。常州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歌谣:“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禁城,三套环河四套城”,而常州龙城的由来很可能与城垣有关。四道城墙中,罗城、新城都十分像龟形。罗城的头部伸到朝京门外原石龙咀处,龟尾在今水门桥的通关门。而1369年筑的新城,更像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北面青山门处似龟的头部,南面德安门处似龟的尾部,东北面的和政门(即小北门)、西面的朝京门(老西门)似龟的两只前爪,西南面的广化门、东面的通关门(东吊桥西)似龟的两只后趾。青山门外一个半月形的瓮城,似为龟的食盆,青山门附近有两口水井似龟的双眼。好一个活脱脱的龟形城垣。古人称龟为龙种)o所以常州前人不直称龟城而称“龙城”。清光绪《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此为常州“地有龙形,故曰龙城”之说。
(2)二说,出自常州民间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在很早以前,常州西北有一座九龙山,山上有一座古庙,一天晚上,庙里的当家和尚弘智梦见山神对他说:“我是九龙山山神,是东海龙王的九太子,与八位兄长镇守这一带群山。最近八位兄长前来侵占我的山头,将是一场恶战,请你率全庙众僧,鸣金击鼓,助我取胜。”过了两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乌云骤起,狂风大作,似龙形翻滚。弘智率众僧击鼓撞钟,念佛诵经。约莫半个时辰,风停云散,恢复往日的宁静。当晚,和尚又梦见山神对他说:“多亏你击鼓相助,今已得胜,现在两条为首的龙已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条龙已去郡城,请你前往郡城安抚,希望他们安居乐业,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郡城百姓得知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后,就于每年端午节建造六色龙船,在白云溪竞渡。于是,自古以来常州便被称为“六龙 城”和“龙城”。洪亮吉在《外家纪闻》中记载,每年端午节前后,白云溪一带有龙舟竞渡,城内是五色龙,东门是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和白龙,北门是乌龙,幡伞飘扬,锣鼓喧天,六条色彩绚丽的龙舟,在溪流中穿梭荡漾,争相辉映。他的《云溪竞渡词》中还有“自古兰陵号六龙”之句。明代邹忠颖在《高山志序》里讲:“六龙阴聚于毗陵。右以铁瓮诸山,左以外城诸山,若东西门户。”这是从地形上说常州是藏龙之地。
(3)还有一说,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梁两代15个皇帝,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传说常州古有龙气,因而出了这么多皇帝,所以又说常州为龙城。
上面各种说法,是讲常州龙城之名由何而来,但龙城之名又始于何时呢?
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建“龙城书院”,书院取名龙城,可见,常州400多年前就有龙城之名。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三次到常州天宁寺拈香礼佛,并御笔题写了“龙城象教” 的匾额。皇帝是一国之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能为常州之寺题写“龙城象教”大匾,便足可表明连当时的皇帝都对常州称作龙城给予了确认。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5-22 09:21
龙城之称来源于传说:很早以前,常州城西北,有座九龙山,山上有座古庙的当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他梦见龙王的九太子,请求他协助把前来抢占山头的八位兄长赶跑。于是弘智和尚召集僧众集中在大殿,击鼓撞钟。协助九太子打退了他的八位兄长。当天晚上,九太子又走进了弘智的梦里,原来经过激战,两条为首的恶龙已逃往宜兴的山里,另外六条龙都逃到了常州,九太子希望弘智能去安抚他们,希望六条龙能造福百姓。弘智一梦醒来便打点行李赶往常州,并在城里散布了六龙已来到常州的消息。于是老百姓就造起龙船,五月初五那天在白云古渡,赛起了龙舟。从此,五月初五划龙船,“云溪竞渡”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常州也被称为六龙城、龙城。
此外,常州府古城池城墙内地形如龟,在古代有龟为龙子的说法,故地形说也成为支撑龙城的一个史料。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访问常州,并在千年古刹天宁寺门前立碑,亲书“龙城像教”,至今仍然立于市中心延陵东路,成为常州作为龙城的一处史实。
传说在秦朝时,常州郡城西北数十里地,有一座九龙山,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的当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人世间独自在方丈间念经,忽然听得“吱呀”一声门响,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此人生得高头大耳,黄发、黄眉、黄须,身穿杏黄色官服,脚蹬黑色厚底靴,俨然有上界神仙风度。弘智和尚见了,连忙站起来施礼道:“仙家深夜到此,有失迎迓!”来人道:“长老请了!我乃东海龙王长江妃子所生九太子也!六百年来,我和八位兄长奉命镇守这一带群山,我是这里九龙山的山神,前些时,秦始皇赶山,把我八位兄长的山头号都赶跑了,他们不敢同始皇帝斗,却又舍不得离开这里,于是都想来打我的主意,准备抢占我的山头,看来最近必将有一场恶战。为此,今特来祁求长老,到时务必率领全寺僧众,鸣金击鼓、助我作战。切记切记,后会有期!”说罢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去。
弘智一惊,睁开眼睛,才知刚才做了一场梦。尽管梦中山神的话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心想是做梦嘛,何必当真,便熄灯安息,一宿无话。次日,又是平安无事,他就更加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第三天,正是五月初五,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九龙山上百花齐放、 景色宜人。弘智和尚吃过中饭,山下山上、山前山后,四处转了一圈,一时感到有些倦意,双手仰天打了一个“哈欠”,正想回庙里午睡,突然看到天空中狂风骤起,滚滚的乌云从四面八方拥来,一下子便遮去了太阳,盖没了山峦,只见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顷刻间暴雨哗哗地倾盆而下,弘智见此光景,当即想起那天梦中山神的嘱托,心想莫非真的群龙来夺山了?!便急急忙忙跑回庙里,吩咐香火、匠工在山门中敲锣打鼓,自己率领全寺大小和尚一起集中到大雄宝殿,众僧齐声念佛诵经、击鼓撞钟,不多一会,悬挂在大殿右手的铜钟发出了“当!当 !当!……”宏亮的钟声,盖住了呼啸的暴风骤雨,震撼着山岗,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突然,天空中豁然开朗,祥云驱散了乌云,巍峨的九龙山又沐浴在温暖的金色阳光之中了。
当天晚上,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样,焚香默坐,慢慢入定,他眼睛一眯,看到山神菩萨又来到他的面前,笑嘻嘻地说:“今天中午,群龙前来攻山,我寡不敌众,眼看就要败北,多亏你及时率众以金鼓相助,得以转败为胜。现在两条为首的恶龙已往宜兴山里,其他六龙都已逃回郡城。我今天来除了感谢你,还请你前往郡城安抚我的六位兄长。尽管他们无理,我却还是有情,希望他们在城里安居乐业、为民造福,切勿无事生非、自相残杀,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说着又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飞了。
弘智睁开眼睛,觉得似梦非梦,却又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急忙忙来到郡城,一面化缘一面寻访六龙踪迹。他从县前转到府前、城南寻到城北,日复一日、夏去冬来,眼看将近一年,尽管勿曾寻到“龙迹”,却在老百姓中间散布了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城内云溪两岸的居民们就集资建造了一条五色龙船;东门外头的百姓听见了也不落后,同样募捐集资,建造了大小青龙船各一条;西门的群众知道了,也集资造了一条金龙船和一条白龙船;北门的百姓则造了乌龙船。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城内城外的六条龙船一字形排列在去溪中段的白去古渡,观看的百姓无法计数。看客中间不知那位喊了一句:“六条龙船真好看,为啥勿划将起来比比看!”这话提船上的水手,大家争先恐后地向前划了起来,真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从此,五月初五划龙船,“去溪况渡”的风俗便在常州流传了下来,延续了二千多年之久,郡城便被称为“六龙城”,常州也就有了“龙城”的别名。
- 2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5-22 09:15
常州恐龙园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