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中彩和釉下彩哪个好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5 01:49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1-04 02:58
釉中彩和釉下彩哪个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04 04:22
问题一: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陶瓷餐具等于慢性毒药?
中国以陶瓷闻名世界,陶瓷餐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日必用的吃饭的“家伙式”。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手感清凉细滑,容易洗涤,深受国人喜爱。殊不知挑选和使用陶瓷餐具大有学问,一旦疏忽,这日日不离、餐餐必用的“家伙式”会像微量毒药一样,逐渐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有大小陶瓷生产厂家近7000家,陶瓷餐具产销量巨大。由于消费观念使然,大多数家庭主妇选购碗盆杯碟,都习惯去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街头巷尾,选购那些档次较低的马路货,挑选时只注重外形、花色、有无裂纹、斑点等表面瑕疵,至于餐具内在的质量如何却很少考虑。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对陶瓷饮食器具进行的质量抽查显示,餐具的不合格率达竟达四成,其中,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陶瓷餐具普遍存在的问题。抽查显示,如果是从农贸市场买的低端陶瓷,陶瓷餐具颜色越鲜艳,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据专家介绍,造成这些餐具不合格的原因是釉彩颜色含有重金属成份。为了追求色彩鲜艳的效果,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由于重金属超标,导致陶瓷餐具铅镉溶出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
长期使用这样的餐具,其中的铅、镉就会随食物进入体内。铅可长期在血液中存在,引起血管平滑肌痉挛,使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细胞受损,影响神经细胞正常代谢,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也会起到不良作用。肾是镉损害的主要靶器官,并在骨骼中蓄积,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关节变形和疼痛。史料记载在古罗马时代,豪门旺族曾流行使用铅制餐具,将其作为身份的象征,结果后代矮小、虚弱,酿成不少悲剧。
追根溯源问究竟
我们的陶瓷精粹什么时候变成“毒药”啦?在工厂里陶瓷餐具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原来,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发乌变黑;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像国瓷青花瓷就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
我们所强调的重金属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专家指出,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有些小陶瓷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人工艺处理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多盈利,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甚至使用完全靠工人经验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陶瓷餐具的质量。不容乐观的还不止这些,国家日用陶瓷质检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市紶上的主流产品是档次较低的产品,中高档陶瓷餐具处于滞销状况。
拒绝陶瓷的美丽陷阱
有许多人买了彩色釉上彩的陶瓷碗,用它们盛上刚做好的热粥,还没来得及喝,就发现碗里的白......余下全文>>问题二: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釉下彩最好,釉下彩的瓷器在高温加热下没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素溢出。
通俗点讲话: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1、产生的年代不同
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代更为久远,从传承上来讲,可以说釉上彩源于釉下彩。
2、制作歩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3、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饰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4、外表不同:
釉是一种透明的、经久不易变的特殊物质。
釉下彩: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
釉上彩:由于是画在釉面上的,色彩表的颜色有几百种,绘制的技法比较容易,表现力极强。但是因为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上去有手感,不会像釉下彩那么光滑。
5、分类不一样: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上彩绘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6、色料不同: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7、用的调料品不同:
釉下彩:一般来说用的是甘油、牛胶、乳香油、有的甚至用茶叶水来进行调和色彩。
釉上彩:多用的调料是樟脑油或松香油进行调和。
8、技法不同:
釉下彩:以分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色料填色
釉上彩:以洗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先用笔蘸“水色”往坯上塌一笔,然后将笔上的颜色洗掉,挠水反复洗擦。问题三:釉中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釉中彩是陶瓷烧成后先上一层釉再上面上彩或画画写字,然后再上釉,这种作法较少.釉下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作画写字,然后上釉.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上釉后在釉上作画写字既成.问题四:如何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釉上彩
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如釉上红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由于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易褪色,但因烧温低,着彩选料厂,因而品种丰富而艺术性强,以用于陈设器皿为佳。
釉中彩
釉中彩陶瓷的彩烧温度达到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场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这种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所以铅 (镉)溶出量较安全。
釉中彩一般作为餐具生产较多,因为其造价比较昂贵,一般工艺品不用这种工艺,釉中彩餐具无铅无毒,健康环保。
釉下彩
釉下彩是生坯或经素烧坯胎或釉胎上饰纹加彩、罩釉,经134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色泽光润耐酸碱无铅毒。但因高温烧成,适应的色料不多,颜色变化极难掌握。仍待继续研究。釉下彩主要有青花、玲珑、釉下五彩和刻划花等。
青花——手工绘制、戳印花、贴花; 玲珑——素玲珑、映玉玲珑、青花玲珑、彩玲珑(镂雕、半刀泥、手工绘制、印花、贴花) 釉下五彩——手工绘制、印花、喷花、贴花; 雕刻花——堆雕贴花、影青刻花、刻填花、半刀泥; 釉里红——手工绘制。问题五:陶瓷中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釉上彩就是在上过釉烧制成的瓷器上作画
釉下彩就是在亥胚上画画 然后上釉 烧制
个人比较喜欢釉下·····很有层次感问题六:如何肉眼分辨釉上彩和釉中彩 你肯定能看出来窗花是贴在了玻璃外面还是玻璃里面,跟这个是一个道理,釉面相当于玻璃
另外,釉上彩用手模,彩料的光滑程度跟釉面是不一样的,彩料比釉面涩多了,能感觉出来
釉上彩和釉中彩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彩料和胎不在一个图层上,侧着看看得出来的问题七:釉上彩和釉下彩和釉中彩和贴花的碗什么区别,釉中彩的碗和贴花的碗用的话有什么不好,要解释清楚点 20分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低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
如果买餐具,应该买哪种更安全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釉下彩的瓷器用做餐具比较安全,而釉上彩的瓷器餐具则安全性较差,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不断随食物进入人体,久而久之,形成“铅中毒”、“镉中毒”。“铅、镉中毒”,不但易致癌,损伤人的内脏器官,据有关资料介绍,“铅中毒”的另一大害处是:易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所以,质量合格的釉中、釉下彩瓷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铅、镉这类不良或称“有毒性”物质的溶出。
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
专家建议,选购陶瓷餐具时要仔细观察餐具的内壁是否光洁,并用指甲刮,如果餐具上有图案和没有图案的部分折射光不一样,两处的手感不同,釉彩能用指甲刮掉,就很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劣质产品。同时,为了保证安全,使用陶瓷餐具前应先用开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小时,把陶瓷餐具里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此外,白瓷应该用白醋浸泡,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问题八:釉下彩 釉中彩,釉上彩 哪个最好最安全。如何辨别,请简单明了 釉上彩摸上去凹凸感,也看得出来彩是施在釉上的。釉中彩和釉下彩都是彩在釉下,对光看不出有凹凸感,能看见有一层透透的玻璃状的釉覆盖在彩上,也摸不出凹凸感来,釉中彩和釉下彩单看是分不出来的。个人认为釉中彩工艺要好一点,但本人更喜欢釉下彩最安全。问题九: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者的优缺点 是什么? 釉中彩是陶瓷烧成后先上一层釉再上面上彩或画画写字,然后再上釉,这种作法较少.釉下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作画写字,然后上釉.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上釉后在釉上作画写字既成.
中国以陶瓷闻名世界,陶瓷餐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每日必用的吃饭的“家伙式”。陶瓷餐具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手感清凉细滑,容易洗涤,深受国人喜爱。殊不知挑选和使用陶瓷餐具大有学问,一旦疏忽,这日日不离、餐餐必用的“家伙式”会像微量毒药一样,逐渐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有大小陶瓷生产厂家近7000家,陶瓷餐具产销量巨大。由于消费观念使然,大多数家庭主妇选购碗盆杯碟,都习惯去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街头巷尾,选购那些档次较低的马路货,挑选时只注重外形、花色、有无裂纹、斑点等表面瑕疵,至于餐具内在的质量如何却很少考虑。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对陶瓷饮食器具进行的质量抽查显示,餐具的不合格率达竟达四成,其中,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陶瓷餐具普遍存在的问题。抽查显示,如果是从农贸市场买的低端陶瓷,陶瓷餐具颜色越鲜艳,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据专家介绍,造成这些餐具不合格的原因是釉彩颜色含有重金属成份。为了追求色彩鲜艳的效果,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由于重金属超标,导致陶瓷餐具铅镉溶出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几十倍。
长期使用这样的餐具,其中的铅、镉就会随食物进入体内。铅可长期在血液中存在,引起血管平滑肌痉挛,使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细胞受损,影响神经细胞正常代谢,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也会起到不良作用。肾是镉损害的主要靶器官,并在骨骼中蓄积,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关节变形和疼痛。史料记载在古罗马时代,豪门旺族曾流行使用铅制餐具,将其作为身份的象征,结果后代矮小、虚弱,酿成不少悲剧。
追根溯源问究竟
我们的陶瓷精粹什么时候变成“毒药”啦?在工厂里陶瓷餐具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原来,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发乌变黑;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像国瓷青花瓷就是采用这种制作方法。
我们所强调的重金属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专家指出,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有些小陶瓷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购铅镉含量高、性能不稳定的廉价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装饰面积过大、烤花温度不够或工人工艺处理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陶瓷制品铅溶出量不符合标准。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为了多盈利,随意缩短烤花时间或降低烤花温度,甚至使用完全靠工人经验的老式烤花炉,严重制约了陶瓷餐具的质量。不容乐观的还不止这些,国家日用陶瓷质检中心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市紶上的主流产品是档次较低的产品,中高档陶瓷餐具处于滞销状况。
拒绝陶瓷的美丽陷阱
有许多人买了彩色釉上彩的陶瓷碗,用它们盛上刚做好的热粥,还没来得及喝,就发现碗里的白......余下全文>>问题二:釉下彩和釉上彩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釉下彩最好,釉下彩的瓷器在高温加热下没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素溢出。
通俗点讲话: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是指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绘图案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焙烧而成的。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
1、产生的年代不同
釉下彩: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釉上彩: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代更为久远,从传承上来讲,可以说釉上彩源于釉下彩。
2、制作歩骤、过程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3、烧成的温度顺序不同:
釉下彩:在生坯上直接进行创作,只需要用色料画完后上釉,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就可以了;如果是在素坯上画釉下彩绘的方法的话,则是先把泥坯用800℃烧成素坯,画完、上完釉之后再经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
釉上彩:先用1200℃至1300℃左右的窑火烧成白瓷坯,用色料画好彩画装饰后,再用800℃进行二次窑烧。
4、外表不同:
釉是一种透明的、经久不易变的特殊物质。
釉下彩: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再在其上施釉,釉是在最表层的。
釉上彩:由于是画在釉面上的,色彩表的颜色有几百种,绘制的技法比较容易,表现力极强。但是因为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所绘制的纹样突出釉面,摸上去有手感,不会像釉下彩那么光滑。
5、分类不一样:
釉下彩:主要以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为主。
釉上彩绘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几种。
6、色料不同:
釉下彩:色料用高温烧成,色料在未烧制前与烧制后的色相变化比较大,而色料中能耐高温的不多,因此颜色的变化极难掌握。
釉上彩:色料用的是650℃——800℃的低温烧成。由于温度低,许多颜料都能经受这样的温度,故烧出来的颜色变化不大。
7、用的调料品不同:
釉下彩:一般来说用的是甘油、牛胶、乳香油、有的甚至用茶叶水来进行调和色彩。
釉上彩:多用的调料是樟脑油或松香油进行调和。
8、技法不同:
釉下彩:以分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色料填色
釉上彩:以洗水法为基础技法,即先用笔蘸“水色”往坯上塌一笔,然后将笔上的颜色洗掉,挠水反复洗擦。问题三:釉中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釉中彩是陶瓷烧成后先上一层釉再上面上彩或画画写字,然后再上釉,这种作法较少.釉下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作画写字,然后上釉.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上釉后在釉上作画写字既成.问题四:如何区分瓷器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釉上彩
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这种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觉。如釉上红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由于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易褪色,但因烧温低,着彩选料厂,因而品种丰富而艺术性强,以用于陈设器皿为佳。
釉中彩
釉中彩陶瓷的彩烧温度达到制品釉料的熔融温度,陶瓷颜料在釉料熔融时沉入釉中场冷却后被釉层所覆盖。这种产品表面视觉平滑,有玻璃光泽。由于颜料不直接接触食物,所以铅 (镉)溶出量较安全。
釉中彩一般作为餐具生产较多,因为其造价比较昂贵,一般工艺品不用这种工艺,釉中彩餐具无铅无毒,健康环保。
釉下彩
釉下彩是生坯或经素烧坯胎或釉胎上饰纹加彩、罩釉,经134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色泽光润耐酸碱无铅毒。但因高温烧成,适应的色料不多,颜色变化极难掌握。仍待继续研究。釉下彩主要有青花、玲珑、釉下五彩和刻划花等。
青花——手工绘制、戳印花、贴花; 玲珑——素玲珑、映玉玲珑、青花玲珑、彩玲珑(镂雕、半刀泥、手工绘制、印花、贴花) 釉下五彩——手工绘制、印花、喷花、贴花; 雕刻花——堆雕贴花、影青刻花、刻填花、半刀泥; 釉里红——手工绘制。问题五:陶瓷中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釉上彩就是在上过釉烧制成的瓷器上作画
釉下彩就是在亥胚上画画 然后上釉 烧制
个人比较喜欢釉下·····很有层次感问题六:如何肉眼分辨釉上彩和釉中彩 你肯定能看出来窗花是贴在了玻璃外面还是玻璃里面,跟这个是一个道理,釉面相当于玻璃
另外,釉上彩用手模,彩料的光滑程度跟釉面是不一样的,彩料比釉面涩多了,能感觉出来
釉上彩和釉中彩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彩料和胎不在一个图层上,侧着看看得出来的问题七:釉上彩和釉下彩和釉中彩和贴花的碗什么区别,釉中彩的碗和贴花的碗用的话有什么不好,要解释清楚点 20分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低温烤烧而成,由于烤烧温度达不到釉层熔融的程度,所以花面不能沉入釉中。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的烤烧温度可令釉料熔融,颜料可沉入釉中,冷却后被釉层覆盖,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
如果买餐具,应该买哪种更安全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釉下彩的瓷器用做餐具比较安全,而釉上彩的瓷器餐具则安全性较差,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不断随食物进入人体,久而久之,形成“铅中毒”、“镉中毒”。“铅、镉中毒”,不但易致癌,损伤人的内脏器官,据有关资料介绍,“铅中毒”的另一大害处是:易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所以,质量合格的釉中、釉下彩瓷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铅、镉这类不良或称“有毒性”物质的溶出。
釉上彩陶瓷中铅化合物能被酸渗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渗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陶瓷制品中若含有害成分,在600℃~800℃高温下可能溢出,因此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放入白胎碗或釉下彩碗。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
专家建议,选购陶瓷餐具时要仔细观察餐具的内壁是否光洁,并用指甲刮,如果餐具上有图案和没有图案的部分折射光不一样,两处的手感不同,釉彩能用指甲刮掉,就很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劣质产品。同时,为了保证安全,使用陶瓷餐具前应先用开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小时,把陶瓷餐具里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此外,白瓷应该用白醋浸泡,彩瓷千万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问题八:釉下彩 釉中彩,釉上彩 哪个最好最安全。如何辨别,请简单明了 釉上彩摸上去凹凸感,也看得出来彩是施在釉上的。釉中彩和釉下彩都是彩在釉下,对光看不出有凹凸感,能看见有一层透透的玻璃状的釉覆盖在彩上,也摸不出凹凸感来,釉中彩和釉下彩单看是分不出来的。个人认为釉中彩工艺要好一点,但本人更喜欢釉下彩最安全。问题九: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者的优缺点 是什么? 釉中彩是陶瓷烧成后先上一层釉再上面上彩或画画写字,然后再上釉,这种作法较少.釉下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作画写字,然后上釉.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毛坯上,上釉后在釉上作画写字既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