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化教学”的含义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2 02:55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11-21 04:26
“情景化教学”的含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11-21 04:55
简介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特国际英语就是运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英文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感知
——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
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
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
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理解
——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
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
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
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
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
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深化
——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特点
1、形象逼真。 情境并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简化的模拟。能获得与实体相似的形象,所以给学生以真实感。
2、情深意长。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通过教师的语言,把情感寓于教材内容之中,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
情境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为学生创设和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情境教学所具有的广远性,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知、情、意,行融成一体。 情境教学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
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形成一定的志向,积极地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个整体。
如果我的回答解决了您的疑问,麻烦采纳为答案,谢谢!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特国际英语就是运用领先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英文的理解,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感知
——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
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
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
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理解
——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
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
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
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
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
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深化
——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特点
1、形象逼真。 情境并不是实体的复现,而是简化的模拟。能获得与实体相似的形象,所以给学生以真实感。
2、情深意长。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通过教师的语言,把情感寓于教材内容之中,在课堂上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
情境教学倡导"情趣"和"意象",为学生创设和开拓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情境教学所具有的广远性,能促进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知、情、意,行融成一体。 情境教学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就要运用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直观再现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方法,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
一定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形成一定的志向,积极地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把知、情、意、行融成一个整体。
如果我的回答解决了您的疑问,麻烦采纳为答案,谢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11-21 08:25
应该是模拟实际环境吧
- 2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11-21 07:21
就好比学习性知识,老师发你一本书,你看文字学的快呢?还是你损友弄张苍老师的碟给你看更快呢?
- 3楼网友:过活
- 2021-11-21 05:50
以情景来模拟教学的内容,通过学生对情景的融入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 4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11-21 05:13
模拟实际环境以情景来模拟教学的内容,通过学生对情景的融入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