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云雀的形象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4-09 08:2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09 09:48
老头无异我们的父母,云雀无异于子女,父母们是慈善的,他们对子女关怀备至,给子女提供了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给子女选择了最好的教育。而这种善意的笼子,却使子女丧失了自我生存的能力,中国式鸟笼般的家庭教育令人担忧。
(2)贪图安逸说
云雀象征了一类人,他们原先也有壮志凌云,也雄心勃勃,也想大有作为,也想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可是,他踏入社会后,却抵挡不了优裕的物质生活,原有的斗志不断丧失,由美丽的云雀变成了一只可怜的寄生虫。
(3)人性弱点说
云雀在笼中虽有优裕的物质生活,可是以丧失自由为代价的,所以它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旦有了自由,又要以付出自主觅食和自我防御为代价,所以,它又向往着笼中的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如有些同学星期一至五在校,每天都感觉学习压力很大,要完成成堆成堆的作业,要聆听老师的教诲,于是时刻念着家,想象着家中父母的温馨,家庭聚餐的快乐,可家中毕竟又有父母的唠叨和管束,于是,回到家中又想着学校同学的友谊。婚姻又何尝不是这个鸟笼呢?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婚姻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本文的主题是借云雀这一形象,来批评人性中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弱点。
(4)未来忧思说
在物质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斗志旺盛,求生的能力强,可是,一旦社会进步了,为个人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那么,人类还会继续保持旺盛的斗志吗?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09 10:25
1. 云雀善于鸣叫,开始时叫声像“唱歌一样”;嗓子哑了以后,孩子们觉得它唱的是一支忧郁的歌;云雀被放走后,孩子们想像云雀唱的是“凌云之歌,自由之歌,生命之 歌”;云雀自己回来后,又“一声一声地叫”。作者却没有说这时的歌是什么歌。你说说这时云雀的歌该是什么歌呢? 2. 文章中三次写到“水”和“谷”,请找出在什么地方写的,并说明每次写的作用。 (1) (2) (3) 3. 文章中间划横线的句子是对云雀外形的描写,也是惟一的一处云雀外形描写。文章重点要写的是云雀的声音,这里对外形进行描写,作用是什么? 4. 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我们默默地看着它,这只美丽的云雀,再没有说出话来。作者为什么在此处强调云雀的“美丽”?为什么“再没有说出话来”?这句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5. 文中的空白处原来有老头说的话,编试题时删掉了。你认为在这里老头说的话应该起什么作用?请把你认为老头应该说的话写在下面。 6. 请分析本文写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一点即可) 7. 如果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改动一下,在现在的“云雀”前面加上一个定语,你觉得最合适的词语应该是什么? 8. 概括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并谈谈这件事给你的启发。 【试题答案】 1. 与文章内容吻合即可。如:满足的歌、不愁吃喝的歌等。 2. 第一次是老头发现云雀的歌声不如从前了,用好谷好水喂它,反映老头喂养云雀的目的。第二次是孩子们听见云雀忧郁的歌,以为它饿了,却发现笼里有谷和水,说明云雀歌唱不是因为饥渴。第三次是云雀飞回来后,在笼里着急地吃谷喝水,说明云雀已经没有能力自己觅食,只能吃别人喂的东西了。 3. 表明云雀离开了人的笼养后,生活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云雀飞回鸟笼作铺垫。 4. 强调“美丽”,在于告诉我们“美丽”的东西不一定行为都正确,“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性格都坚强:人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云雀的做法及老头的解释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我们”此时有不解,有失望,有无奈,还有对云雀的同情等比较复杂的感情。 5. 老头的话应该解释云雀飞回来的原因。原文是“我已经喂它两年了,这笼里多舒服啁!”(答的话符合文中说话的情境并与老头的得意神色相符即可) 6. 对比手法、蕴含哲理的手法、对话描写的方法等。 7. (要揭示出云雀的特点)例如:不喜欢自由的、满足温饱的、丧失生存能力的等。 8. 文章记叙了一只笼养的云雀被放飞后又自己飞回笼子里的故事。受到的启发应从鸟的角度写,如:贪图安逸会失去自己生存的能力;不要追求享受;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还要有真实的本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