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定律是什么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16:44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3-06 21:32
欧拉定律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3-06 21:46
中文名称:欧拉定律
英文名称:Euler law
定义:晶体或晶粒自发形成规则几何多面体时均遵循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创立的一个定律:规则多面体的面数(F)、棱边数(E)和顶角数(C)服从FFEECC2关系。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材料科学技术基础(二级学科),材料科学基础(三级学科),材料组织结构(四级学科)
FFEECC2关系: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C、棱数E及面数F间有关系对于简单多面体,有著名的欧拉公式:V-E+F=2
分析:以四面体ABCD为例。
将它的一个面BCD去掉,再使它变为平面图 形,四面体的顶点数C、棱数E与剩下的面数F1变形后都没有变(这里F1=F-1)。因此,要研究C、E和F的关系,只要去掉一个面,将它变形为平面图形即可。
只需平面图形证明:C+F1-E=1
(1)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面,C+F1-E的值不变。例如去掉BC,就减少一个面ABC。同理,去掉棱CD、BD,也就各减少一个面ACD、ABD,由于V、C1-E的值都不变,因此V+C1-E的值不变
(2)再从剩下的树枝形中,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顶点,V+C1-E的值不变。例如去掉CA,就减少一个顶点C。同理去AD就减少一个顶点D,最后剩下AB。
在以上变化过程中,V+F1-E的值不变,
C+F1-E=2-0-1=1,
所以 C+F-E= C+F1-E+1=2。
对任意的简单多面体,运用这样的方法,都是只剩下一条线段。公式对任意简单多面体都是正确的。
英文名称:Euler law
定义:晶体或晶粒自发形成规则几何多面体时均遵循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创立的一个定律:规则多面体的面数(F)、棱边数(E)和顶角数(C)服从FFEECC2关系。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材料科学技术基础(二级学科),材料科学基础(三级学科),材料组织结构(四级学科)
FFEECC2关系: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C、棱数E及面数F间有关系对于简单多面体,有著名的欧拉公式:V-E+F=2
分析:以四面体ABCD为例。
将它的一个面BCD去掉,再使它变为平面图 形,四面体的顶点数C、棱数E与剩下的面数F1变形后都没有变(这里F1=F-1)。因此,要研究C、E和F的关系,只要去掉一个面,将它变形为平面图形即可。
只需平面图形证明:C+F1-E=1
(1)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面,C+F1-E的值不变。例如去掉BC,就减少一个面ABC。同理,去掉棱CD、BD,也就各减少一个面ACD、ABD,由于V、C1-E的值都不变,因此V+C1-E的值不变
(2)再从剩下的树枝形中,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顶点,V+C1-E的值不变。例如去掉CA,就减少一个顶点C。同理去AD就减少一个顶点D,最后剩下AB。
在以上变化过程中,V+F1-E的值不变,
C+F1-E=2-0-1=1,
所以 C+F-E= C+F1-E+1=2。
对任意的简单多面体,运用这样的方法,都是只剩下一条线段。公式对任意简单多面体都是正确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3-07 00:47
欧拉定理: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有下面关系V+F-E=2
- 2楼网友:鸠书
- 2021-03-06 23:08
模p运算
给定一个正整数p,任意一个整数n,一定存在等式
n = kp + r
其中k、r是整数,且 0 ≤ r < p,称呼k为n除以p的商,r为n除以p的余数。
对于正整数p和整数a,b,定义如下运算:
取模运算:a mod p 表示a除以p的余数。
模p加法:(a + b) mod p ,其结果是a+b算术和除以p的余数,也就是说,(a+b) = kp +r,则 (a+b) mod p = r。
模p减法:(a-b) mod p ,其结果是a-b算术差除以p的余数。
模p乘法:(a × b) mod p,其结果是 a × b算术乘法除以p的余数。
可以发现,模p运算和普通的四则运算有很多类似的规律,如: 规律 公式
结合率 ((a+b) mod p + c)mod p = (a + (b+c) mod p) mod p
((a*b) mod p * c)mod p = (a * (b*c) mod p) mod p
交换率 (a + b) mod p = (b+a) mod p
(a × b) mod p = (b × a) mod p
分配率 ((a +b)mod p × c) mod p = ((a × c) mod p + (b × c) mod p) mod p
简单的证明其中第一个公式:
((a+b) mod p + c) mod p = (a + (b+c) mod p) mod p
假设
a = k1 p + r1
b = k2 p + r2
c = k3 p + r3
a+b = (k1 + k2) p + (r1 + r2)
如果(r1 + r2) >= p ,则
(a+b) mod p = (r1 + r2) -p
否则
(a+b) mod p = (r1 + r2)
再和c进行模p和运算,得到
结果为 r1 + r2 + r3的算术和除以p的余数。
对右侧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得证。
模p相等
如果两个数a、b满足a mod p = b mod p,则称他们模p相等,记做
a ≡ b mod p
可以证明,此时a、b满足 a = kp + b,其中k是某个整数。
对于模p相等和模p乘法来说,有一个和四则运算中迥然不同得规则。在四则运算中,如果c是一个非0整数,则
ac = bc 可以得出 a =b
但是在模p运算中,这种关系不存在,例如:
(3 x 3) mod 9 = 0
(6 x 3) mod 9 = 0
但是
3 mod 9 = 3
6 mod 9 =6
定理(消去律):如果gcd(c,p) = 1 ,则 ac ≡ bc mod p 可以推出 a ≡ b mod p
证明:
因为ac ≡ bc mod p
所以ac = bc + kp,也就是c(a-b) = kp
因为c和p没有除1以外的公因子,因此上式要成立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1) c能整除k
2) a = b
如果2不成立,则c|kp
因为c和p没有公因子,因此显然c|k,所以k = ck'
因此c(a-b)kp可以表示为c(a-b) =ck'p
因此a-b = k'p,得出a ≡ b mod p
如果a = b,则a ≡ b mod p 显然成立
得证
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是数论中很重要的一个函数,欧拉函数是指:对于一个正整数n,小于n且和n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记做:φ(n),其中φ(1)被定义为1,但是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定义小于n且和n互质的数构成的集合为Zn,称呼这个集合为n的完全余数集合。
显然,对于素数p,φ(p)= p -1.对于两个素数p、q,他们的乘积n = pq 满足φ(n) =(p-1)(q-1)
证明:对于质数p,q,满足φ(n) =(p-1)(q-1)
考虑n的完全余数集Zn = { 1,2,....,pq -1}
而不和n互质的集合由下面三个集合的并构成:
1) 能够被p整除的集合{p,2p,3p,....,(q-1)p} 共计q-1个
2) 能够被q整除的集合{q,2q,3q,....,(p-1)q} 共计p-1个
3) {0}
很显然,1、2集合中没有共同的元素,因此Zn中元素个数 = pq - (p-1 + q- 1 + 1) = (p-1)(q-1)
欧拉定理
对于互质的整数a和n,有aφ(n) ≡ 1 mod n
证明:
首先证明下面这个命题:
对于集合Zn={x1,x2,...,xφ(n)},考虑集合
S = {ax1 mod n,ax2mod n,...,axφ(n)mod n}
则S = Zn
1) 由于a,n互质,xi也与n互质,则axi也一定于p互质,因此
任意xi,axi mod n 必然是Zn的一个元素
2) 对于Zn中两个元素xi和xj,如果xi ≠ xj
则axi mod n ≠ axi mod n,这个由a、p互质和消去律可以得出。
所以,很明显,S=Zn
既然这样,那么
(ax1 × ax2×...×axφ(n))mod n
= (ax1 mod n × ax2mod n × ... × axφ(n)mod n)mod n
= (x1 × x2 × ... × xφ(n))mod n
考虑上面等式左边和右边
左边等于(aφ(n) × (x1 × x2 × ... × xφ(n))mod n) mod n
右边等于x1 × x2 × ... × xφ(n))mod n
而x1 × x2 × ... × xφ(n))mod n和p互质
根据消去律,可以从等式两边约去,就得到:
aφ(n) ≡ 1 mod n
推论:对于互质的数a、n,满足aφ(n)+1 ≡ a mod n
费马定理
a是不能被质数p整除的正整数,则有ap-1 ≡ 1 mod p
证明这个定理非常简单,由于φ(p) = p-1,代入欧拉定理即可证明。
同样有推论:对于不能被质数p整除的正整数a,有ap ≡ a mod p
给定一个正整数p,任意一个整数n,一定存在等式
n = kp + r
其中k、r是整数,且 0 ≤ r < p,称呼k为n除以p的商,r为n除以p的余数。
对于正整数p和整数a,b,定义如下运算:
取模运算:a mod p 表示a除以p的余数。
模p加法:(a + b) mod p ,其结果是a+b算术和除以p的余数,也就是说,(a+b) = kp +r,则 (a+b) mod p = r。
模p减法:(a-b) mod p ,其结果是a-b算术差除以p的余数。
模p乘法:(a × b) mod p,其结果是 a × b算术乘法除以p的余数。
可以发现,模p运算和普通的四则运算有很多类似的规律,如: 规律 公式
结合率 ((a+b) mod p + c)mod p = (a + (b+c) mod p) mod p
((a*b) mod p * c)mod p = (a * (b*c) mod p) mod p
交换率 (a + b) mod p = (b+a) mod p
(a × b) mod p = (b × a) mod p
分配率 ((a +b)mod p × c) mod p = ((a × c) mod p + (b × c) mod p) mod p
简单的证明其中第一个公式:
((a+b) mod p + c) mod p = (a + (b+c) mod p) mod p
假设
a = k1 p + r1
b = k2 p + r2
c = k3 p + r3
a+b = (k1 + k2) p + (r1 + r2)
如果(r1 + r2) >= p ,则
(a+b) mod p = (r1 + r2) -p
否则
(a+b) mod p = (r1 + r2)
再和c进行模p和运算,得到
结果为 r1 + r2 + r3的算术和除以p的余数。
对右侧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得证。
模p相等
如果两个数a、b满足a mod p = b mod p,则称他们模p相等,记做
a ≡ b mod p
可以证明,此时a、b满足 a = kp + b,其中k是某个整数。
对于模p相等和模p乘法来说,有一个和四则运算中迥然不同得规则。在四则运算中,如果c是一个非0整数,则
ac = bc 可以得出 a =b
但是在模p运算中,这种关系不存在,例如:
(3 x 3) mod 9 = 0
(6 x 3) mod 9 = 0
但是
3 mod 9 = 3
6 mod 9 =6
定理(消去律):如果gcd(c,p) = 1 ,则 ac ≡ bc mod p 可以推出 a ≡ b mod p
证明:
因为ac ≡ bc mod p
所以ac = bc + kp,也就是c(a-b) = kp
因为c和p没有除1以外的公因子,因此上式要成立必须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1) c能整除k
2) a = b
如果2不成立,则c|kp
因为c和p没有公因子,因此显然c|k,所以k = ck'
因此c(a-b)kp可以表示为c(a-b) =ck'p
因此a-b = k'p,得出a ≡ b mod p
如果a = b,则a ≡ b mod p 显然成立
得证
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是数论中很重要的一个函数,欧拉函数是指:对于一个正整数n,小于n且和n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记做:φ(n),其中φ(1)被定义为1,但是并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定义小于n且和n互质的数构成的集合为Zn,称呼这个集合为n的完全余数集合。
显然,对于素数p,φ(p)= p -1.对于两个素数p、q,他们的乘积n = pq 满足φ(n) =(p-1)(q-1)
证明:对于质数p,q,满足φ(n) =(p-1)(q-1)
考虑n的完全余数集Zn = { 1,2,....,pq -1}
而不和n互质的集合由下面三个集合的并构成:
1) 能够被p整除的集合{p,2p,3p,....,(q-1)p} 共计q-1个
2) 能够被q整除的集合{q,2q,3q,....,(p-1)q} 共计p-1个
3) {0}
很显然,1、2集合中没有共同的元素,因此Zn中元素个数 = pq - (p-1 + q- 1 + 1) = (p-1)(q-1)
欧拉定理
对于互质的整数a和n,有aφ(n) ≡ 1 mod n
证明:
首先证明下面这个命题:
对于集合Zn={x1,x2,...,xφ(n)},考虑集合
S = {ax1 mod n,ax2mod n,...,axφ(n)mod n}
则S = Zn
1) 由于a,n互质,xi也与n互质,则axi也一定于p互质,因此
任意xi,axi mod n 必然是Zn的一个元素
2) 对于Zn中两个元素xi和xj,如果xi ≠ xj
则axi mod n ≠ axi mod n,这个由a、p互质和消去律可以得出。
所以,很明显,S=Zn
既然这样,那么
(ax1 × ax2×...×axφ(n))mod n
= (ax1 mod n × ax2mod n × ... × axφ(n)mod n)mod n
= (x1 × x2 × ... × xφ(n))mod n
考虑上面等式左边和右边
左边等于(aφ(n) × (x1 × x2 × ... × xφ(n))mod n) mod n
右边等于x1 × x2 × ... × xφ(n))mod n
而x1 × x2 × ... × xφ(n))mod n和p互质
根据消去律,可以从等式两边约去,就得到:
aφ(n) ≡ 1 mod n
推论:对于互质的数a、n,满足aφ(n)+1 ≡ a mod n
费马定理
a是不能被质数p整除的正整数,则有ap-1 ≡ 1 mod p
证明这个定理非常简单,由于φ(p) = p-1,代入欧拉定理即可证明。
同样有推论:对于不能被质数p整除的正整数a,有ap ≡ a mod p
- 3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3-06 22:33
欧拉定理
(1)背景:欧拉公式的背后是一门新的几何学,这种新的几何学只研究图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图形尺寸大小,这就是由莱布尼兹和欧拉共同奠基的“橡皮膜上的几何学”(位置几何学),如今这门学科已经发展成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拓扑学。
(2)历史:有关凸多面体最有趣的定理之一是欧拉公式“V-E+F=2”,其实大约在1635年笛卡尔就早已发现了它。欧拉在1750年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公式,并于1752年发表了它。由于笛卡尔的研究到1860年才被人们发现,所以这个定理就称为欧拉公式而不是笛卡尔公式。
欧拉,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
欧拉在数学上的建树很多,对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答开创了图论的研究。欧拉还发现,不论什么形状的凸多面体,其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总有V-E+F=2这个关系。V-E+F 被称为欧拉示性数,成为拓扑学的基础概念。以欧拉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公式、定理等在数学书籍中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他还在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π(1736年),i(1777年),e(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1755年),f(x)(1734年)等。
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欧拉公式有4条
(1)分式:
a^r/(a-b)(a-c)+b^r/(b-c)(b-a)+c^r/(c-a)(c-b)
当r=0,1时式子的值为0
当r=2时值为1
当r=3时值为a+b+c
(2)复数
由e^iθ=cosθ+isinθ,得到:
sinθ=(e^iθ-e^-iθ)/2i
cosθ=(e^iθ+e^-iθ)/2
(3)三角形
设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r为内切圆半径,d为外心到内心的距离,则:
d^2=R^2-2Rr
(4)多面体
设v为顶点数,e为棱数,是面数,则
v-e+f=2-2p
p为欧拉示性数,例如
p=0 的多面体叫第零类多面体
p=1 的多面体叫第一类多面体
等等
其实欧拉公式是有4个的,上面说的都是多面体的公式
(1)背景:欧拉公式的背后是一门新的几何学,这种新的几何学只研究图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图形尺寸大小,这就是由莱布尼兹和欧拉共同奠基的“橡皮膜上的几何学”(位置几何学),如今这门学科已经发展成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拓扑学。
(2)历史:有关凸多面体最有趣的定理之一是欧拉公式“V-E+F=2”,其实大约在1635年笛卡尔就早已发现了它。欧拉在1750年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公式,并于1752年发表了它。由于笛卡尔的研究到1860年才被人们发现,所以这个定理就称为欧拉公式而不是笛卡尔公式。
欧拉,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Basel)城,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
欧拉在数学上的建树很多,对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答开创了图论的研究。欧拉还发现,不论什么形状的凸多面体,其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总有V-E+F=2这个关系。V-E+F 被称为欧拉示性数,成为拓扑学的基础概念。以欧拉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公式、定理等在数学书籍中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他还在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π(1736年),i(1777年),e(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1755年),f(x)(1734年)等。
1733年,年仅26岁的欧拉担任了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然而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28岁.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欧拉公式有4条
(1)分式:
a^r/(a-b)(a-c)+b^r/(b-c)(b-a)+c^r/(c-a)(c-b)
当r=0,1时式子的值为0
当r=2时值为1
当r=3时值为a+b+c
(2)复数
由e^iθ=cosθ+isinθ,得到:
sinθ=(e^iθ-e^-iθ)/2i
cosθ=(e^iθ+e^-iθ)/2
(3)三角形
设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r为内切圆半径,d为外心到内心的距离,则:
d^2=R^2-2Rr
(4)多面体
设v为顶点数,e为棱数,是面数,则
v-e+f=2-2p
p为欧拉示性数,例如
p=0 的多面体叫第零类多面体
p=1 的多面体叫第一类多面体
等等
其实欧拉公式是有4个的,上面说的都是多面体的公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