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足跟痛是怎么回事,足跟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21 00:35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5-20 01:58
走路足跟痛是怎么回事,足跟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5-20 03:25
足跟痛的原因,首先考虑是痛风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为避免病情恶化,带来更大的伤害,需尽早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拍摄X线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但是,也有的人拍X线片发现有骨刺,却没有足跟痛即使有骨刺的足跟痛患者,骨刺大的,疼痛程度不一定很严重,而有些骨刺小的,反而疼痛程度很严重。这就是说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疼痛与骨刺大小也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有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的作用。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疼痛,部位常常集中于跟骨结节跖腱膜起点处。
3、其他。引起老年人的足跟痛的原因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足跟痛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性足跟痛,X光片证实确有跟骨骨刺的形成,痛点集中;另一种是假性足跟痛,X光片没有骨刺增生的形成,足跟部持续疼痛,双腿有沉重的乏力感。足跟痛常表现为早晨起床落地的第一、二步最痛,走几步后便可以逐渐缓解。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致。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像足跟骨方世医贴外敷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的护理并使用一些有效的偏方进行辅助治疗:
1、用一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
2、可进行简单的自我按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3、用陈醋1000毫升,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浸泡患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4、治疗期间,还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拍摄X线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但是,也有的人拍X线片发现有骨刺,却没有足跟痛即使有骨刺的足跟痛患者,骨刺大的,疼痛程度不一定很严重,而有些骨刺小的,反而疼痛程度很严重。这就是说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疼痛与骨刺大小也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有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的作用。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疼痛,部位常常集中于跟骨结节跖腱膜起点处。
3、其他。引起老年人的足跟痛的原因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足跟痛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性足跟痛,X光片证实确有跟骨骨刺的形成,痛点集中;另一种是假性足跟痛,X光片没有骨刺增生的形成,足跟部持续疼痛,双腿有沉重的乏力感。足跟痛常表现为早晨起床落地的第一、二步最痛,走几步后便可以逐渐缓解。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致。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像足跟骨方世医贴外敷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患者还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的护理并使用一些有效的偏方进行辅助治疗:
1、用一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
2、可进行简单的自我按摩,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3、用陈醋1000毫升,加热至足可浸入的温度,浸泡患脚,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4、治疗期间,还应适当休息,少走路,少弹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