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心声,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做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6 12:35
- 提问者网友:十年饮冰
- 2021-02-25 20:27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心声,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2-25 21:52
没有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本来应该是孩子最想倾诉的人,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有了障碍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些障碍有以下几种:
1、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孩子的心声是:“我曾经尝试过跟爸妈说我到底在想什么,可我妈总是说‘你还小,不懂事,别胡思乱想浪费学习时间。’以后我就再也不说了。”
2、害怕父母责骂自己
孩子跟父母说“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要不“我想尝试抽根烟”,父母亲往往脸色大变,立刻斥责:“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念头,你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想想看,孩子本来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但是父母的大惊小怪和责骂却使孩子退缩了,为了安全,他们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3、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身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和寄托。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孩子啊,我们一家未来的希望就都在你身上了,你要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爸妈这么辛苦地挣钱供你念书。”孩子因此得到的信息是,年幼的他必须得承载一家人幸福的重责大任。如果他学习不佳,考不上好学校,接下来困苦不堪的不只是他,更是他的全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如果孩子又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孩子心中因此五味杂陈,有挫败感(我怎么考得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4、父母太过唠叨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老爸、老妈说话?”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他们太烦人了。”“烦”是什么意思呢? 青少年口中的“烦”,指的是爸妈总是重复要求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让人厌烦。对他们而言,不断地重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地重复,也意味着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换句话说,当父母亲唠叨他们之时,孩子收到的信息是“你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即使你一米八零,年龄也已经十六岁,但在我眼中,你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没有能力自主的孩子。”一心想做成人的孩子,当然不愿意陷入如此的困境当中,所以就索性不开口,消极地抵抗来自父母的唠叨。
5、对父母心存芥蒂
有些孩子不开口的心理成因就更深层许多,例如小时候父母亲不断打骂,孩子心理上留下了创伤。过去心中的不满和积怨,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选择用“不沟通”的方式来惩罚父母。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以前让我那么难过,现在我也不给你你想要的,让你尝尝不好受的滋味。”因为孩子深切地知道,听话以及和父母说话,是父母亲很希望他能做的事:“既然如此,我就善用这个筹码,不让你们(指父母)如愿以偿。”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跟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美好的愿望,想让愿望变成现实,父母们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多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可以了解下孩子最近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烦恼,跟某个朋友关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理解,听听他诉说等等。
2、理解和尊重孩子
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孩子为前提,否则就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想真正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要不断地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当然很难过,但若站在孩子角度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是起伏不定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都做不到。
3、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66162“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4、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要想和孩子保持经常有效的沟通,家长们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关心的问题,这样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了。另外,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要求独立、要求自由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做家长的要尊重孩子追求独立自由的权利,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切忌管得过严,管得过死。
5、与孩子交流时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意见,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6、制造亲子谈心机会
要建立起家人时常沟通的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有些敏感型的孩子不喜欢坐下来在家里谈的形式,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亲送快了的环境,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等。
1、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孩子的心声是:“我曾经尝试过跟爸妈说我到底在想什么,可我妈总是说‘你还小,不懂事,别胡思乱想浪费学习时间。’以后我就再也不说了。”
2、害怕父母责骂自己
孩子跟父母说“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要不“我想尝试抽根烟”,父母亲往往脸色大变,立刻斥责:“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念头,你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想想看,孩子本来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但是父母的大惊小怪和责骂却使孩子退缩了,为了安全,他们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3、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身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和寄托。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孩子啊,我们一家未来的希望就都在你身上了,你要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爸妈这么辛苦地挣钱供你念书。”孩子因此得到的信息是,年幼的他必须得承载一家人幸福的重责大任。如果他学习不佳,考不上好学校,接下来困苦不堪的不只是他,更是他的全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如果孩子又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孩子心中因此五味杂陈,有挫败感(我怎么考得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4、父母太过唠叨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老爸、老妈说话?”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他们太烦人了。”“烦”是什么意思呢? 青少年口中的“烦”,指的是爸妈总是重复要求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让人厌烦。对他们而言,不断地重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地重复,也意味着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换句话说,当父母亲唠叨他们之时,孩子收到的信息是“你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即使你一米八零,年龄也已经十六岁,但在我眼中,你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没有能力自主的孩子。”一心想做成人的孩子,当然不愿意陷入如此的困境当中,所以就索性不开口,消极地抵抗来自父母的唠叨。
5、对父母心存芥蒂
有些孩子不开口的心理成因就更深层许多,例如小时候父母亲不断打骂,孩子心理上留下了创伤。过去心中的不满和积怨,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选择用“不沟通”的方式来惩罚父母。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以前让我那么难过,现在我也不给你你想要的,让你尝尝不好受的滋味。”因为孩子深切地知道,听话以及和父母说话,是父母亲很希望他能做的事:“既然如此,我就善用这个筹码,不让你们(指父母)如愿以偿。”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跟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美好的愿望,想让愿望变成现实,父母们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多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可以了解下孩子最近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烦恼,跟某个朋友关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理解,听听他诉说等等。
2、理解和尊重孩子
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孩子为前提,否则就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想真正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要不断地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当然很难过,但若站在孩子角度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是起伏不定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都做不到。
3、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66162“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4、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要想和孩子保持经常有效的沟通,家长们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关心的问题,这样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了。另外,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要求独立、要求自由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做家长的要尊重孩子追求独立自由的权利,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切忌管得过严,管得过死。
5、与孩子交流时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意见,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6、制造亲子谈心机会
要建立起家人时常沟通的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有些敏感型的孩子不喜欢坐下来在家里谈的形式,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亲送快了的环境,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