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诸葛亮引荐给刘备?是怎样引荐的?...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8 06:19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03-17 08:56
谁将诸葛亮引荐给刘备?是怎样引荐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3-17 09:59
水镜先生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水镜先生是他的道号。其人祖籍颖川,早先隐居南漳,极富才识,交友颇广,与当时的名士庞统、诸葛亮、徐庶等人尽皆交好。刘备曾经形容他“松形鹤背,器宇不凡”,以之为“真隐居贤士也”。诸葛亮之所以能走出茅庐,被推荐与刘备,就是归于此人之力。《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八回就曾浓墨叙述其善举孔明之行止 刘备第一次寻访孔明,是在司马氏向刘备荐举孔明后的第二天,那么孔明不在,也还勉强说得过去。这一次,刘备是从田间农夫所唱之歌中得到信息的。那歌词是:“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首歌含着隐居的意思,有趣的是,孔明自称“高眠卧不足”,却叫农夫在田间传唱,又偏偏唱给刘备听到了。 刘备三人回到新野,“过了数日,玄德使人探听孔明。回报曰:‘卧龙先生已回矣。’”于是,刘备再访孔明。刘备第一次访孔明不遇时,就“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又有探子探听到孔明已回,谁知却又扑了个空。想来那童子在孔明回来后不会不告诉关于刘备第一次来访的事,想来刘备的探子也不会窝囊到连孔明在不在家也探听不清楚,然而奇怪的是孔明却又出游去了。刘备这次也得到了一些信息,就是石广元、孟公威二人对唱之歌,歌词甚长,不再引述,俱是“政治歌曲”。而在孔明之宅,诸葛均“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明确唱出“以待天时”之意。 第二次寻访时,刘备特向孔明留书一封。然而由“隆冬”到“新春”,孔明见书后还是迟迟不来,于是就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这次刘备学“乖”了,他把前二次的“不遇”看成是运气不好,所以特“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俗话说,事不过三,也许是“沐浴斋戒”的原故,这次终于见到孔明了。不过,见面也甚费周折,也很有趣:离草庐不到半里的地方遇上诸葛均,诸葛均却不引见,“飘然而去”。到了家里,巧的是孔明正在睡觉。那童子听了刘备“且休通报”的话,就竟然也不通报,任由刘备在阶下、关张二人在院首站着等,也不看个坐。想来张飞的声音不是细声细气的吧,然而当“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的时候,这大声嚷嚷竟也没有吵醒孔明,真不知睡得多沉!一个时辰后,孔明才醒,眼睛一睁开,就吟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真是个奇怪的习惯!然后才叱童子说“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在向刘备展示了雄才大略,刘备“拜请”孔明出山时,却又推辞说:“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在看到“玄德泣...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后,“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