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的典故和意思,
答案:5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0:55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2-28 14:3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2-28 15:26
典故: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在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统治权,这是眼下急需要办的一件紧要之事。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它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不会僵硬。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操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动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成语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成语用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复句式;作分句;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成语例子: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在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统治权,这是眼下急需要办的一件紧要之事。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它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不会僵硬。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操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动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成语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成语用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复句式;作分句;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成语例子: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2-28 18:13
就是说对于实力很大的人来说,及时他遭遇了很大的挫折,但是他依然还岿然不动!实力不减!
- 2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2-28 17:30
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源头的泉水枯竭了,那么溪流也就干涸了;树木的根部腐烂了,那么枝叶也就枯萎了;枝叶繁茂的树木可以庇佑根部,枝条凋落的树木,主干也会失去保护。所以有话说:“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是因为扶持帮助它的脚很多啊。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小事,但是可以作为比喻啊。
典故:
1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在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统治权,这是眼下急需要办的一件紧要之事。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它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不会僵硬。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操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动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红楼梦》第二回 背景是贾雨村与冷子兴之间交谈,主要内容是都中新闻~ 算了~我把这段给你附上~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雨村因问: "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笑道:"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 : "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 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
,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 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 , 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象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 "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 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雨村听说,也纳罕道:"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 3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2-28 16:11
典故: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在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统治权,这是眼下急需要办的一件紧要之事。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它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不会僵硬。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操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动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意思: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成语拼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 4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2-28 15:39
解释]: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发音]: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例句]: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