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性 怎样能成佛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17:17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2-07 23:05
什么是佛性 怎样能成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2-08 00:20
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我们说的这个佛性,不是平时理解的狭隘上的佛性,说人人都有佛性,其实不仅仅是人人,老虎、狮子、牛马、乃至蚂蚁、细菌,都是有佛性!如果只认为我们人有佛性,那么这种理解就是狭隘的。
佛说,天地万物,江河大地,乃至宇宙,无不从自性中来。这个自性,也就是所谓的如来法藏,一切万有,皆是真心自性的显现。所谓心、佛、众生不二,也就是这个道理。
佛性的解说,大致就是这样。至于成佛,那路径简直千差万别,没有办法一一具说。但是,若要成佛,必定要断除贪嗔痴乃至种种无明烦恼。从发心受持正法(因地),到见烦恼、断烦恼,(声闻、缘觉、辟支佛),到六度万行,断习气,修广大功德福田,最后见性,证光明寂静、圆满无碍如来法藏,入无余涅盘,此时,佛果已成!
当然这些也只末学读经越文所积累的,如果这位菩萨有心,向正法,建议多读经文,深入经藏,证无碍辩才,自度度他,菩提之果,尚不远已。
另外,啰嗦几句,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圆觉经上说的很好,把成佛的过程都说透了,如果有缘分,可以看看。圆满如来藏不是从哪来找来的,也不是怎么来的,是每个有情(不仅仅是人)原本就具足,原本就有的。成佛,就是要证那个最初寂灭清净的法藏,就像回家一样,回归真心自性。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凡夫不比佛少几分,佛也不比凡夫多几分,要相信佛是已经就的佛,我们是未成就的佛。只要努力,佛道无上终能成就。
祝早日得涅盘正果,利乐众生!
我们说的这个佛性,不是平时理解的狭隘上的佛性,说人人都有佛性,其实不仅仅是人人,老虎、狮子、牛马、乃至蚂蚁、细菌,都是有佛性!如果只认为我们人有佛性,那么这种理解就是狭隘的。
佛说,天地万物,江河大地,乃至宇宙,无不从自性中来。这个自性,也就是所谓的如来法藏,一切万有,皆是真心自性的显现。所谓心、佛、众生不二,也就是这个道理。
佛性的解说,大致就是这样。至于成佛,那路径简直千差万别,没有办法一一具说。但是,若要成佛,必定要断除贪嗔痴乃至种种无明烦恼。从发心受持正法(因地),到见烦恼、断烦恼,(声闻、缘觉、辟支佛),到六度万行,断习气,修广大功德福田,最后见性,证光明寂静、圆满无碍如来法藏,入无余涅盘,此时,佛果已成!
当然这些也只末学读经越文所积累的,如果这位菩萨有心,向正法,建议多读经文,深入经藏,证无碍辩才,自度度他,菩提之果,尚不远已。
另外,啰嗦几句,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圆觉经上说的很好,把成佛的过程都说透了,如果有缘分,可以看看。圆满如来藏不是从哪来找来的,也不是怎么来的,是每个有情(不仅仅是人)原本就具足,原本就有的。成佛,就是要证那个最初寂灭清净的法藏,就像回家一样,回归真心自性。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凡夫不比佛少几分,佛也不比凡夫多几分,要相信佛是已经就的佛,我们是未成就的佛。只要努力,佛道无上终能成就。
祝早日得涅盘正果,利乐众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2-08 04:03
人性即佛性,人即是佛。
何必瞎耽误工夫。
何必瞎耽误工夫。
- 2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08 02:57
你的心的本源就是佛性。
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 3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2-08 02:41
凡是变化的不是自我,不是自我的。也就是无我这个道理。依靠八正道解脱。
- 4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08 01:32
做到有佛一样的心就成佛了。简单吧!
- 5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2-08 00:49
你的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只能建议你看大成佛经
修佛 修行关键在心
首先 看大成佛经 明理:先看《楞严经》 这是基础
《金刚经》 《法华经》 《大般涅磐经》 《地藏经菩萨本愿经》 《楞伽经》 《净土诸经》 《无量寿经》等 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版本
再次 明理 要修行 不求实证 无意义 推荐两本修行的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佛 修行关键在心
首先 看大成佛经 明理:先看《楞严经》 这是基础
《金刚经》 《法华经》 《大般涅磐经》 《地藏经菩萨本愿经》 《楞伽经》 《净土诸经》 《无量寿经》等 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版本
再次 明理 要修行 不求实证 无意义 推荐两本修行的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金刚密乘大圆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