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是那个朝代才出来的啊?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5 07:59
- 提问者网友:末路
- 2021-04-24 14:33
乌纱帽是那个朝代才出来的啊?是什么级别人代的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4-24 15:47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在民间也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遂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隋唐时,天子百官士庶都戴乌纱帽。但为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削职为民了。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均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在民间也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遂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隋唐时,天子百官士庶都戴乌纱帽。但为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显示官职大小: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
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削职为民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4-24 18:53
唐代
- 2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4-24 17:26
清~~
- 3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4-24 15:52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乌纱帽的来历有几种说法,有说来自唐朝,有说来自宋朝。其实,乌纱帽是古代一种官帽,首先来自东晋,那时乌纱并非官员特有,他不分贵践,官民皆可戴,到了唐朝,才定为官帽,查《唐书.与服制》可见记载“乌纱帽者,视朝及燕见宾客之服也”。也就是说,乌纱是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才戴,平时在家不必戴,颇类似于今天的某些行业着装。最早的纱帽,并非全是黑色。晋朝的高筒纱帽,贵族们用白纱制作,品职低下的官员们才用黑纱。到了明朝,朝庭官员才全部都戴乌纱帽。据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今天舞台上的传统戏,尤其是京戏,演员们穿的多是明装,我们可以看到明朝官员们戴乌纱帽的样子。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纺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后来官员用乌纱帽,由于纱经油漆后坚固而又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有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硬翅,这“两脚”,从宋朝时开始逐渐加长,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说悄悄话。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碍事,很可能把帽碰掉,皇帝很容易就可以发现。 到了清朝,乌纱帽虽不再用,可是“乌纱帽”仍成了人们口头上称呼官员们的代名词了。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