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什么时候废除科举的?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2-02 14:4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2-02 15:21
朝鲜的科举制度始于高丽时代光宗9年(958年),光宗采用了当时随商船来到高丽的五代后周出使高丽的官员双冀的建议,开始实施科举.主要是模仿唐朝的科举制度.然而到朝鲜王朝时期才正式实施.至1894年止,科举制在韩国历史上存在了936年,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制最长、也最为完备的科举.
高丽王朝的科举制度是融会了唐、五代、宋、元等诸朝的科举制度而成.具体而言,高丽制度直接渊源于隋或唐的有礼部三场试、三条烛试(夜试)、试期在春三月(春试)、科目中的宾贡科、咒噤科等.其直接渊源于五代、宋,间接渊源于隋或唐的有:主试机关在礼部,科目中的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三礼、三传等科,进士科分甲、乙第,重诗赋,明经有帖经、墨义,以及考试用糊名法等等.其直接渊源于宋,间接渊源于唐的有:武学及武举、贡举人的乡饮酒礼、拜谒文庙之礼等.其直接渊源于元,间接渊源于唐者有:乡试、会试、殿试三阶考试的成立等.至于三年一开科、进士科及第除官地位较高等,则均见于宋制.而科目中的卜业、地理业、何论业、政要业等,考试过程中的国子监试,僧科的设立等则属于高丽的独创.
李朝于1392年取代高丽朝统治朝鲜半岛后继续实行科举制.李朝太祖元年(1392年)定科举法,去掉“四书”“五经”作文,改试讲论,以切实际.但实行数科之后,发现并不能选拔出“经学杰出之才”,于是在太宗七年(1407年)吉昌君权近上书请求罢讲论而重开经书疑义,并建议设立考试诗赋、吏文、经典和汉语的“汉吏科”,与正科同榜唱名.
朝鲜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分为大科、小科(文科)、武科及杂科(易学科、医科、阴阳科、律科),朝鲜王朝的统治阶级是“两班”,即文班和武班的大臣.大科考试是成为两班文武的必由之路,名义上平民也可以参加,但事实上主要被两班子弟垄断.每三年举行一次“式年试”属于“大比之科”,录取人数一开始是和高丽朝一样,为三十三名,后期式年试录取人数常达四十至五十名.此外还举行各种不定期“别试”,相当于中国明清时期的恩科考试,每当皇帝登基、行幸、万寿、太妃附太庙称庆,册封世子、世子行冠礼、世子入学称庆等庆典时都会举行,而且每十年会开一次“重试”,允许现任官员赴考.不定期有国王亲临考场的“亲临试”,该试再分成成均馆儒生参加的“谒圣试”和在昌庆宫举行的由官员参加的“春塘大试”.这些别试的科目少则录取三名,最多时录取四十名以上,通常录取十多名.这样,朝鲜的进士人数大大多于中国的进士人数.
杂科则没有规定的阶层,从贱民到贵族都可以参加,若贱民、白丁、常民,则被授与官职并升为中人阶级,因此贱民男子,尤其是两班贵族之贱妾(贱民出身之妾)所生、根据从母法继承母亲贱民身份的庶子,由于有机会接受比一般贱民较为良好的教育,往往以考取杂科空缺为目标,摆脱贱民身份.少数表现极为优秀的更可成为两班,例如宣祖至光海君时期的医官许浚,本是两班贱妾所生之庶子,为贱民出身,后来考医科成为医官,由于表现杰出而受赐扈圣功臣三位,晋身两班行列.杂科中的医科考试会在首都汉阳(今首尔)举行,一般每五年一次,目的是要补充内医院的大夫空缺,假如五年内没有空缺,便不会举行.医科考有关“内景”(内科)、“外形”(外科)、“杂病”、“汤液”(药学)、“针灸”等五科的知识.
李朝也出现不少类似于中国科举的弊病,关于科举存废利弊的争论时有出现,历史上甚至有“近来科弊,难以毛举”的说法.但是科举制度也给朝鲜社会带来了正面的作用,使得“私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韩国学者李成茂指出:“随着官僚制度的发展,在仕宦途中渐渐形成了一道阻止常人晋升的坚固长城,而科举则是助人突破这道长城升至高位的促进剂.科举的这种独特作用不以某个权势人物或某种权力机构所左右,它依靠考试制度客观地发挥着其作用,可以说这是科举制度的一大长处.”尽管改革和废止的呼声不时出现,但朝鲜的科举制度从未间断,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的压迫,朝鲜科举还将延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