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不懂哲学,也从没看过哲学。看道德经只是突发奇想。看了几天,只觉得晦涩难懂。书上的解释只觉得生硬表面化。所以进度很慢。有人告诉我第一次读不需要理解,通读全篇即可,然后再一章一章的琢磨。所以现在看到第十五章,忽然觉得对第一张里所提出的“道”的概念有些理解,所以就发出来,问问各位的看法是否与老子的思想有些许吻合:道是否就是宇宙?道是否就是宇宙中所有的客观因素?道是否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自己自转?道是否就是刮风下雨雷鸣电闪?道是否就是自然?是否就是大海的潮起潮落?道是否就是生物链?是否就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是否就是万物的自然进化?这是我理解出来的大道。
那道是否也是一种政治上的道跟处事上的道呢?这个我暂时还没有感悟。
以上就是我看了十五章老子后的感想。不知道理解方向对不对,希望各位点拨一下。
注:我希望看到的是各位的真实点拨,而不是你一顿百度雅虎谷歌新浪后的复制与粘帖。希望会碰到高人!!!
关于道德经的理解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2:39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4-05 07:2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4-05 08:13
首先声明我也不懂哲学,也没看过道德经。不过我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LZ讨论。我也知之甚少,因此只是针对LZ的几个观点来说。
道是否就是宇宙?
在此LZ确实是对“道”有所体会,不过“道”可能是关于宇宙,而非宇宙本身,或者说任何说“道是(名词)”的句子都是片面和不恰当的,道即是道,除此以外都有偏差。
道是否就是宇宙中所有的客观因素?
同样,道是关于宇宙全体但并非宇宙全体。道比名词更抽象,是抽象的存在,而不是物质的存在。
道是否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自己自转?
在此LZ言之“道”就比以上两个界定要有了更深的理解,“道”是抽象,是动态而定非静态。可以说宇宙运行的规律是“道”的一种表现,而不能说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自转公转都只是一种现象,而道定非只是声明一种具体的现象。道是脱去现象以后的抽象的本质。
道是否就是刮风下雨雷鸣电闪?
电闪雷鸣、刮风下雨里边都蕴含着道,都遵循道,但是并非道。这些仍然是现象,而非现象背后的抽象。
道是否就是自然?
在此“自然”LZ要说的是名词的“自然”?还是古汉中的“自然”?现代汉语的自然表示“大自然”,而在古汉中,这是一个短语,表示“自来的样子”。如果是古汉的解释,“道”与“自然”很相近,“道”是“自然”的原因,“自然”是“道”的表现。
是否就是大海的潮起潮落?
依然是现象。
道是否就是生物链?
这个名词离“道”本身就更遥远一些。
是否就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是否就是万物的自然进化?这是我理解出来的大道。
不,这些可以称为“道”,但绝不是“大道”。“大”是什么?道家和儒家是有融合的,这个“大”字必然是有伦理抽象的内容的。也就是LZ所说的“政治”。
道是否就是宇宙?
在此LZ确实是对“道”有所体会,不过“道”可能是关于宇宙,而非宇宙本身,或者说任何说“道是(名词)”的句子都是片面和不恰当的,道即是道,除此以外都有偏差。
道是否就是宇宙中所有的客观因素?
同样,道是关于宇宙全体但并非宇宙全体。道比名词更抽象,是抽象的存在,而不是物质的存在。
道是否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自己自转?
在此LZ言之“道”就比以上两个界定要有了更深的理解,“道”是抽象,是动态而定非静态。可以说宇宙运行的规律是“道”的一种表现,而不能说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自转公转都只是一种现象,而道定非只是声明一种具体的现象。道是脱去现象以后的抽象的本质。
道是否就是刮风下雨雷鸣电闪?
电闪雷鸣、刮风下雨里边都蕴含着道,都遵循道,但是并非道。这些仍然是现象,而非现象背后的抽象。
道是否就是自然?
在此“自然”LZ要说的是名词的“自然”?还是古汉中的“自然”?现代汉语的自然表示“大自然”,而在古汉中,这是一个短语,表示“自来的样子”。如果是古汉的解释,“道”与“自然”很相近,“道”是“自然”的原因,“自然”是“道”的表现。
是否就是大海的潮起潮落?
依然是现象。
道是否就是生物链?
这个名词离“道”本身就更遥远一些。
是否就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是否就是万物的自然进化?这是我理解出来的大道。
不,这些可以称为“道”,但绝不是“大道”。“大”是什么?道家和儒家是有融合的,这个“大”字必然是有伦理抽象的内容的。也就是LZ所说的“政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4-05 10:21
你不懂哲学啊?那么请你学习完唯物辩证哲学的课程之后,再来看下列概念对应:
●物——牝(物质)
意识——谷神
【[物质决定意识]=[精神不消亡,是因为物质运动的存在]】
运动——玄(宏大而动者谓之云;精微而动者谓之玄)
联系——名
对立——反
统一——相
规律——道(道:本元·原理·规律)
量变质变——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具体标志未论)
矛盾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其多闻,其数穷,皆不若守于中。(中而不庸)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齐)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治)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国)
修之于...你不懂哲学啊?那么请你学习完唯物辩证哲学的课程之后,再来看下列概念对应:
●物——牝(物质)
意识——谷神
【[物质决定意识]=[精神不消亡,是因为物质运动的存在]】
运动——玄(宏大而动者谓之云;精微而动者谓之玄)
联系——名
对立——反
统一——相
规律——道(道:本元·原理·规律)
量变质变——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具体标志未论)
矛盾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其多闻,其数穷,皆不若守于中。(中而不庸)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齐)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治)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国)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平)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且无不为】(顺道而为,不妄为,不强势为,不逆道为;分内之事不能推诿不作为,益公益他之事要尽力而为)
------------------------------------------------------------------------
■一系列记载不够详尽的史实中,但可以确定的有下列信息:
●老子比孔子大20余岁,孔子比老子逝世时间早10余年
●《道德经》成书时间在老子逝世之前,即便可能是老子一位后代著成,也必是在老子亲自指导下写成的
●《论语》,则是孔子徒子徒孙完成的,比《道德经》成书时间靠后几百年
- 2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05 10:11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解释: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底下反而可以盈满,破旧反而可以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实质。老子从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带有智慧的思想,给人们以深深的启迪。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极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告诉人们,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说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说的“曲全”,便是“苟免于咎”。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状况,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事实上,正面与负面,并非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经常储存的关系。普通人只知道贪图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诫人们,要开阔视野,要虚怀若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是如果不考虑客观情况,一味蛮干,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在“曲”里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里存在着“直”的道理,在“洼”里存在着“盈”的道理,在“敝”里存在着“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做到“不争”。事实当然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争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争就不能取得成功。 |
- 3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4-05 09:51
个人认为,渴了要喝,饿了要吃,困了要睡。这就是道。只坐车不走路的人,早晚胆固醇过高。因为人的两条腿就是让你走路的,这也是道。道就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不违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