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名字的来历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21:38
- 提问者网友:动次大次蹦擦擦
- 2021-03-31 17:41
黄鹤楼名字的来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逐風
- 2021-03-31 19:10
关于黄鹤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武昌蛇山上有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班不收其酒钱。道士为感谢辛老板的千乘之饮,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此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是一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每逢节假日的夜晚,黄鹤楼上华灯四射,流光飞舞,堪称”江城一景“。与之交相辉映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之颠,共4层,高29.7米。前楼后阁构成“白云黄鹤”,武汉的标志物。
黄鹤楼新修后,飞架大江的武汉长江大桥就雄踞于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高24层的晴川饭店。这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大为增色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是一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每逢节假日的夜晚,黄鹤楼上华灯四射,流光飞舞,堪称”江城一景“。与之交相辉映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之颠,共4层,高29.7米。前楼后阁构成“白云黄鹤”,武汉的标志物。
黄鹤楼新修后,飞架大江的武汉长江大桥就雄踞于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高24层的晴川饭店。这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大为增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3-31 22:24
死神去黄鹤楼给了只死🐃ko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3-31 21:59
去网上搜索一下就OK了。
- 3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3-31 20:56
关于黄鹤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武昌蛇山上有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班不收其酒钱。道士为感谢辛老板的千乘之饮,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此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走了。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是一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每逢节假日的夜晚,黄鹤楼上华灯四射,流光飞舞,堪称”江城一景“。与之交相辉映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之颠,共4层,高29.7米。前楼后阁构成“白云黄鹤”,武汉的标志物。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历史上的黄鹤楼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诗碑廊、古肆商业街组成。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是一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每逢节假日的夜晚,黄鹤楼上华灯四射,流光飞舞,堪称”江城一景“。与之交相辉映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之颠,共4层,高29.7米。前楼后阁构成“白云黄鹤”,武汉的标志物。
- 4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3-31 20:25
百度百科 黄鹤楼里有相关内容。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
其历史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说仙人于此乘鹤腾空而去。仙人说法不一,有荀瓌(guī),仙人子安等等说法。
唐宋时期,人们渐渐把神话传说附会到历史人物身上。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登仙,驾黄鹤在此憩息,因以为名。
唐宋之后,人们把此事扯到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身上。传说吕洞宾在此饮酒,无钱付账,主人仍然供给不倦,吕洞宾遂用瓜皮在墙壁上画鹤,自唱道词,鹤飞下舞蹈,观者如堵,酒家因此巨富。瓜皮颜色日久变黄,遂成黄鹤。吕洞宾离去后,主人在此建楼纪念,即为黄鹤楼。另外,和上述故事大同小异的,是《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的说法。据它所说,市酒者为辛氏,饮酒者为道士,画鹤所用的是桔皮,所建楼为辛氏楼。 这便是最为人们熟知的神话。
黄鹤楼为何以“黄鹤”为名?一说是原楼建在黄鹄矶上,后人念“鹄”为“鹤”,以讹传讹,口口相证遂成事实。一说便是带有神异色彩的“仙人黄鹤”传说。
其历史发展脉络大致如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说仙人于此乘鹤腾空而去。仙人说法不一,有荀瓌(guī),仙人子安等等说法。
唐宋时期,人们渐渐把神话传说附会到历史人物身上。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臣费祎登仙,驾黄鹤在此憩息,因以为名。
唐宋之后,人们把此事扯到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身上。传说吕洞宾在此饮酒,无钱付账,主人仍然供给不倦,吕洞宾遂用瓜皮在墙壁上画鹤,自唱道词,鹤飞下舞蹈,观者如堵,酒家因此巨富。瓜皮颜色日久变黄,遂成黄鹤。吕洞宾离去后,主人在此建楼纪念,即为黄鹤楼。另外,和上述故事大同小异的,是《江夏县志》所引《报应录》的说法。据它所说,市酒者为辛氏,饮酒者为道士,画鹤所用的是桔皮,所建楼为辛氏楼。 这便是最为人们熟知的神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