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的养殖实际情况怎样?
答案:6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09:52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1-30 05:10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鱼类发育遗传学研究团队历时10余年研发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于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与已推广养殖的高体型异育银鲫相比,异育银鲫“中科3号” 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1-30 06:17
“中科3号”鲫鱼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桂建芳研究员为主的鲫鱼育种团队研制培育出的异育银鲫第三代品种,已获全国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为:GS01-002-2007,是一种鲫鱼养殖良好新对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1-30 11:23
生活习性 中科3号鲫鱼是典型的底层鱼类,尤其适应在底质肥沃、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中生长;既可生活在静水和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又适于在池塘中养殖,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可安全越冬,最佳生长水温25~30℃,在此温度范围内,科3号鲫鱼摄食旺盛,生长速度快;生长期在长江流域为3~11月,其中7~9月生长速度最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水体的pH值、低溶解氧等理化因子亦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宜在各种水体中养殖。
- 2楼网友:佘樂
- 2021-01-30 10:41
食性 中科3号鲫鱼为杂食性,既能以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为食物,又能摄食底栖动植物以及有机碎屑等。食物的种类随着其个体大小、季节、环境条件、水体中优势生物种群的不同而相应有所改变。体长1.5厘米以下的鱼苗,以轮虫为主;1.5~3.0厘米的幼小个体以动物性食料为主,摄食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以及其它昆虫幼虫等;3.0厘米以上的个体一直到成鱼,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如附生藻类、浮萍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嫩叶、嫩芽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大麦、小麦、豆饼、玉米和配合饲料等,同时还兼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
- 3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1-30 09:18
食性 中科3号鲫鱼为杂食性,既能以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为食物,又能摄食底栖动植物以及有机碎屑等。食物的种类随着其个体大小、季节、环境条件、水体中优势生物种群的不同而相应有所改变。体长1.5厘米以下的鱼苗,以轮虫为主;1.5~3.0厘米的幼小个体以动物性食料为主,摄食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以及其它昆虫幼虫等;3.0厘米以上的个体一直到成鱼,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如附生藻类、浮萍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嫩叶、嫩芽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大麦、小麦、豆饼、玉米和配合饲料等,同时还兼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
- 4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1-30 07:40
生长“中科3号”的体长为体高的2.55倍,为头长的4.27倍,为尾柄长的8.5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76倍,体型比较美观、体色接近野生品种。 中科3号鲫鱼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约2倍,而且1龄鱼前期体长增长较快,后期以及2龄鱼体重增长较快,对比其它品种的鲫鱼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中科3号鲫鱼生长快,产量高,当年繁殖苗种稀放养到年底,一般可长到250克以上,而从鱼苗、鱼种、成鱼分阶段经过约一年半的养殖,商品鱼普遍可以达到500克。目前已大面积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湖北、河北等地推广养殖,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 5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1-30 06:54
有没有大虾养过的,告诉一下实际养殖情况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