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空间、艺术、哲学方面谈谈距离如何产生美?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8:45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01-03 04:58
从时间、空间、艺术、哲学方面谈谈距离如何产生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1-03 05:50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一个著名的美学命题。它指人们在审美过程中要与审美对象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削弱审美效果。我们所说的“久居之处无美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等,是指由于审美时间过长而影响审美效果。长期远离故乡的人往往对故乡有很深的眷恋之情,而从不离开故土的人就未必有这种情感。秦砖汉瓦、古迹旧物等,说明时间越长,越能给人以深沉、古朴之美。审美的空间距离对审美效果的影响也很明显。挂在巴黎罗浮宫的《蒙娜丽莎》画像,从两三米外看妙不可言,贴近去看,是一堆麻点和五颜六色的油彩。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从远处看蔚为壮观,走近了看,是一堆锈迹斑斑的钢条加铆钉。泰山天下雄,那气势要从山外来看,进到山中,那石那树和别的山也没啥两样。苏轼描写庐山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说明了空间距离对审美效果的影响。可见,“距离”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距离产生美”的说法是相对的,不是一条普遍的真理;美不是由“距离”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瑞士的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主张审美时主体与客体要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距离太近,使人以假为真,把审美混同实用;距离太远,又会冷眼旁观,漠不关心。只有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维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才能取得最佳的审美效果。他说:“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他举例说,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遇上大雾,船上的人们,如果从实用考虑,一味担心船会触礁遇险,或耽误航期,就会感到焦急烦闷,甚至产生一种恐惧感,无法欣赏雾中的海景,这就是距离太近;如果拉开“距离”,超脱实用目的,抛开所有的忧虑和烦恼,聚精会神地去欣赏海雾的景色,这令人担惊受怕和讨厌的海雾就会变成审美对象,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心理距离说”强调审美时要采取明确的观赏态度,即审美态度,这是有道理的。但布洛对 “心理距离”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认为它纯然是主观设定的,完全取决于主体对世界所抱的超功利态度,这就不对了。审美中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并不是你想要它就有、不要它就无的主观自生的东西,它决定于主客体之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要形成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不是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是相反,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一学说完全排斥审美的功利性,把事物的功利性和审美性、人对事物的实用态度和审美态度截然分开,也是不对的。人们在审美时几乎不想到功利,但根底里埋伏着功利。比如到虎山观虎,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们无论如何形不成“心理距离”,也无法产生审美态度。“心理距离说”还认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把美看成人对客观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这也是错误的
瑞士的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主张审美时主体与客体要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距离太近,使人以假为真,把审美混同实用;距离太远,又会冷眼旁观,漠不关心。只有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维持不远不近的距离,才能取得最佳的审美效果。他说:“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他举例说,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遇上大雾,船上的人们,如果从实用考虑,一味担心船会触礁遇险,或耽误航期,就会感到焦急烦闷,甚至产生一种恐惧感,无法欣赏雾中的海景,这就是距离太近;如果拉开“距离”,超脱实用目的,抛开所有的忧虑和烦恼,聚精会神地去欣赏海雾的景色,这令人担惊受怕和讨厌的海雾就会变成审美对象,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心理距离说”强调审美时要采取明确的观赏态度,即审美态度,这是有道理的。但布洛对 “心理距离”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认为它纯然是主观设定的,完全取决于主体对世界所抱的超功利态度,这就不对了。审美中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并不是你想要它就有、不要它就无的主观自生的东西,它决定于主客体之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要形成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不是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是相反,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这一学说完全排斥审美的功利性,把事物的功利性和审美性、人对事物的实用态度和审美态度截然分开,也是不对的。人们在审美时几乎不想到功利,但根底里埋伏着功利。比如到虎山观虎,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人们无论如何形不成“心理距离”,也无法产生审美态度。“心理距离说”还认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把美看成人对客观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这也是错误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雾月
- 2021-01-03 08:12
时间产生遗忘,产生想念;人总觉得逝去的东西难得。所以隔着时空回忆,以前认识的人,尤其是熟人,往往会想念愈增,缺点愈来愈不足道。这就产生了美。
从空间来说,靠的愈近,愈纤毫毕现;愈远,愈朦胧;镜花水月,岂不都很美?
艺术产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近距离表现生活,那是纪实文字,压根没有艺术感,也没有美感
- 2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1-03 07:02
美,本是心境产物。是内心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基于欲望的反映,是人类对所谓美好事物渴求、期望、憧憬的心态表现。
只有在特定外在环境条件下,如时间、地点、氛围、人为等,影响或触发主体内心心境进入类似幻觉的状态,是人产生特定的心理反应,‘美’只是其中一种。
(回答不太明了,望见谅)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