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天下,公天下理解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9:04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3-26 03:48
关于家天下,公天下理解
最佳答案
暂无最佳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26 09:08
家天下指世袭制,公天下指禅让制。
- 2楼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3-26 08:25
1.家天下就是说皇帝应该以天下为家,天下的百姓都是自己的子民,应该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自己的百姓(孩子),采取仁政,儒家提出的理论。
2.因为郡县制开始才没有分封制,也就是说天下唯一的主人、每一寸土地都归皇帝一人,再也没有王爷、诸侯具有一方土地大权,是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没有地方特权,全国统一管制,从百姓角度、也是从皇权角度上来讲,所谓的公开、公平,成为公天下。
3.顾炎武他们的思想起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像西方人的民主思想一样,他们的意思是天下是所有百姓的,应该民主而治,推翻皇权、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因此他们所说的天下为公是完全从百姓的角度和利益提出的,儿公天下是儒家为了统治者更好的统治国家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提出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完全不同。
最后,1不确定,2、3应该都差不多
2.因为郡县制开始才没有分封制,也就是说天下唯一的主人、每一寸土地都归皇帝一人,再也没有王爷、诸侯具有一方土地大权,是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没有地方特权,全国统一管制,从百姓角度、也是从皇权角度上来讲,所谓的公开、公平,成为公天下。
3.顾炎武他们的思想起源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是像西方人的民主思想一样,他们的意思是天下是所有百姓的,应该民主而治,推翻皇权、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因此他们所说的天下为公是完全从百姓的角度和利益提出的,儿公天下是儒家为了统治者更好的统治国家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提出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完全不同。
最后,1不确定,2、3应该都差不多
- 3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3-26 07:57
简单来说,家天下的确就是宗法制皇位世袭,而公天下就是采用禅让制决定皇位。虽然夏启之前的公天下听起来要好一些,但据《古本竹书纪年》(战国时期史料,幸运地躲过了焚书坑儒,应该说比《史记》更加可靠一些。)记载,尧舜之间的交替是通过政变完成的——首先从尧之子丹朱说起,这个名字里的“朱”是指丹朱皮肤的颜色,而丹则是指丹水——丹朱被流放之地。那么是谁流放他的呢?《竹书纪年》记载,乃是周天子之先祖——姬谡(禾字旁)。那么,姬谡为什么敢流放太子呢?那是因为,这是舜的授意。原来,舜并不确定尧是否会把帝位禅让给他,所以发动了政变。所以说,夏启以前的公天下,也是藏有不少猫腻的。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我觉得并没有多大区别。分封制的采用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郡县制虽然可以使整个国家机器趋于一致,但一旦上面出了问题,整个国家机器就会乱套。
- 4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3-26 06:26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转折是禅让制变世袭制。就夏朝及以后为家天下。你说的郡县制什么的真心没听说过。天下为公是讲的限制皇权
- 5楼网友:大漠
- 2021-03-26 05:51
公天下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流行的政治理论之一。《礼记·礼运》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大同的本质特征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政治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经济上,财富由社会分享而“不必藏于己”,人人参加劳动而“不必为己”。在人际关系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互相照顾,彼此友爱,男女、老幼各得其所。
看到这,你就明白了,家天下就是宗法制皇位世袭,外在表现就是分封制,也就是任人唯亲,一人之天下也。
郡县制,官员的选拔不怎么依靠传承了。也可以说是公天下开端
夏启之前的是“官天下”,是公天下的极致
王夫之认为天下为公、君为私,“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读通鉴论》卷十七)王位不私于一姓,天下为人群共有,各级官僚选贤任能。依据这个标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虽客观上实现了“天下大公”,但君心之私仍为天下之大弊。他批评历代皇帝“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读通鉴论》卷一)他进而对秦汉以来由君主之私导致的各种弊法、暴政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但是,王夫之遍注群经,著述浩繁,并用自己的哲学方式大加论证。他的公天下论集中阐明了具体王朝和具体君主的相对性,同时又肯定君主制度本身是符合天经地义人情的。以至有的学者曾详细罗列王夫之的有关言论,称其为绝对君权论者(蔡尚思:《王船山思想体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王夫之为认识公天下论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又一个典型的例证。
是一致的
大同的本质特征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政治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经济上,财富由社会分享而“不必藏于己”,人人参加劳动而“不必为己”。在人际关系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互相照顾,彼此友爱,男女、老幼各得其所。
看到这,你就明白了,家天下就是宗法制皇位世袭,外在表现就是分封制,也就是任人唯亲,一人之天下也。
郡县制,官员的选拔不怎么依靠传承了。也可以说是公天下开端
夏启之前的是“官天下”,是公天下的极致
王夫之认为天下为公、君为私,“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读通鉴论》卷十七)王位不私于一姓,天下为人群共有,各级官僚选贤任能。依据这个标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虽客观上实现了“天下大公”,但君心之私仍为天下之大弊。他批评历代皇帝“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读通鉴论》卷一)他进而对秦汉以来由君主之私导致的各种弊法、暴政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但是,王夫之遍注群经,著述浩繁,并用自己的哲学方式大加论证。他的公天下论集中阐明了具体王朝和具体君主的相对性,同时又肯定君主制度本身是符合天经地义人情的。以至有的学者曾详细罗列王夫之的有关言论,称其为绝对君权论者(蔡尚思:《王船山思想体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王夫之为认识公天下论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又一个典型的例证。
是一致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