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柴油机单缸排温不正常?
如何判断柴油机单缸排温不正常?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6 17:50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4-26 07:2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4-26 07:51
一、起动困难或不能起动
二、柴油机发不出额定的功率
三、运行中突然停机
四、转速激增至飞车
五、转速不稳定
六、剧烈振动
七、运行时有异常噪声
八、排烟颜色异常
九、排气温度不正常
十、最高爆发压力过高或过低
十一、曲柄臂距差过大
十二、示功图图像异常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起动系统的故障 | 1. 电起动系统的故障 ① 起动系统接线错误或接触不良,起动电机马转动 ② 蓄电池电力不足,起动电机无力 ③ 起动开关触点接触调整不当或触点烧蚀 ④ 起动电机炭刷与转子接触不良 ⑤ 起动电机损坏 2. 空气起动系统故障 ① 空气瓶内空气压力太低 ② 空气分配器定时错误,或管子接错 ③ 起动空气系统管路漏气或堵塞 ④ 起动阀有故障,阀杆卡死 ⑤ 有差动反转机构的柴油机,由于凸轮末处于“正车”位置或“倒车”的端点位置,即差动机构的动作末完成,调油手柄就不能往加油方向推进(这一点主要是船舶推进用的柴油机) ⑥ 转盘式空气分配器,盘面因擦伤、腐蚀,造成漏气。通气时造成空气“短路” (这一点主要是船舶推进用的柴油机) ⑦ 压缩空气中有水 | 1. ① 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和牢靠 ② 蓄电池充电或更换蓄电池 ③ 修理或更换开关 ④ 修理或更换炭刷 ⑤ 更换起动电机 2. ① 将气瓶充气至规定的压力范围 ② 校正定时或重新接好空气管 ③ 消除漏气或清洁管路 ④ 修理或更换起动阀 ⑤ 重新换向,检查差动机构或伺服器后重新起动 ⑥ 修理或更换空气分配器 ⑦ 空气瓶除水 |
燃油系统故障 | 1. 油柜中柴油用完或日用柜出油阀末开或油门不在起动位置 2. 油柜中有水或燃油系统中有空气 3. 燃油系统管路堵塞或油管压扁或破裂 4. 燃油过滤器脏堵 5. 输油泵故障不供油或代油断断续续 6. 喷油泵供油无力或不供油 7. 喷油太多或雾化质量差 8. 喷油的提前角不对 9. 燃油品质差 10.调速器失灵,咬死在不供油位置 | 1. 油柜补油或打开出油阀并把油门置起动位置 2. 油柜放水、燃油系统放水或排除空气,消除系统漏气现象 3. 检查清通管路、拆除焊补或更换油管 4. 清洁或更换过滤器 5. 修理或更换油泵 6. 检查喷油泵的柱塞偶件或出油阀,必要时更换损坏部件 7. 拆检、修理喷油器,调整喷油压力 8. 调整喷油定时 9. 根据要求提供合格的燃油 10. 检查修理调带器 |
气缸内空气压缩压力过低 | 1. 起动减压机构或减压阀末关闭 2. 活塞环或气缸过渡磨损,使气缸漏气 3. 进气空气过滤器、进气管脏堵 4. 气缸盖漏气 5. 活塞与气缸盖压缩间隙过大 6. 进气阀或排气阀漏气 | 1. 检查或修理并关闭减压阀 2. 更换活塞环或气缸 3. 清洁空气过滤器或进气管 4. 修理或更换损坏部件 5. 调整垫片至规定值 6. 检查修理清除漏气 |
其它方面 | 1. 柴油机带有负荷或转车机构末脱开 2. 冬天暖机不够,润滑油粘度太高 3. 冬天油管冻结,柴流动困难 4. 气缸套冷却水漏入气缸 5. 活塞环在气缸内卡住 6. 曲轴主轴承或连杆轴承卡住、咬死,曲轴转动速度太低或转不动 | 1. 去掉负荷功或脱开转车机构 2. 先暖机或更换规定的润滑油 3. 小心预热,最好用热水使之解冻 4. 消除泄露 5. 修理或更换活塞环 6. 检修轴承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进气方面 | 机房通风不良,进气温度太高 | 加强通风 |
燃油系统的故障 | 1. 喷油器喷孔堵塞,喷雾不良,喷油压力过高或过低,喷油嘴伸入缸头高高度不对等 2. 喷油泵各气缸供油量不均匀 3. 喷油泵的柱塞偶件磨损,供油不均匀 4. 喷油泵滚轮或喷油凸轮磨损过度 5. 燃油系统故障,使个别气缸不工作 6. 喷油提前角不对 7. 燃油过滤器堵塞、油箱装置过低、或输油泵油压不足、油管压扁 8. 油管漏入空气或燃油中含水、或燃油不合格 9. 供油系统中阀门未开足 10.机械-液压调速器的动力活塞与加油手柄不同相位,或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负荷限制未解除,或调速器本身故障 | 1. 疏通清洁喷孔,研磨油嘴偶件,调整喷油压力及喷油嘴伸入气缸的高度 2. 调整各气缸供油量,使之均匀 3. 修理并调节供油量 4. 修理或更换滚轮或凸轮 5. 检查并修理喷油器或喷油泵等 6. 按规定调整喷油提前角 7. 清洁过滤器、修理输油泵或油管 8. 检查油管消漏、油柜放水、按规定选用燃油 9. 开足阀门 10.除去负荷限制器或修理调速器 |
进气系统故障 | 1. 空气过滤器脏堵 2. 排气管太细、太长或弯头太多、堵塞或消音器阻塞 3. 进、排气阀漏气、阀杆与导管间隙过小使阀杆与导管卡死 4. 进、排气阀与摇臂的间隙过小,或气阀正时不对 5. 气缸盖上起动阀、示功阀等阀门漏气 | 1. 清洁过滤器 2. 更换或重装排气管,清洁管路及消音器 3. 检查研磨气阀,调整阀杆与导管的配合间隙 4. 检查调整间隙或气阀正时 5. 研磨或更换漏气的阀门 |
其它方面 | 1. 压缩压力不足,压缩比不对或活塞环过渡磨损而漏气 2. 活塞与缸套拉缸或其它摩擦部件故障 3. 柴油机冷却不足,过热 4. 润滑油变质使活塞与气缸密封不良漏气而导致压缩压力不足 5. 涡轮增压器故障使增压压力下降 6. (二冲程柴油机来说)扫气泵故障致扫气压力降低 | 1. 消除气缸漏气或调整压缩比或更换活塞环 2. 修理或更换磨损部件 3. 检查清洁冷却水系统 4. 更换润滑油,清洁曲轴箱,必要时更换活塞环 5. 修理涡轮增压器 6. 修理扫气泵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燃油系统故障 | 1. 油柜中的燃油用完、输油泵故障或燃油系统堵塞 2. 重油加热温度太低导致燃油系统堵塞 3. 燃油含水量过多或油管断裂 4. 喷油器堵塞、针阀卡死 5. 喷油泵不供油、出油阀卡死、柱塞偶件严重漏油等 6. 调速器故障使齿条停于不供油位置 | 1. 油柜补油、修理输油泵或清通油管或清洁燃油过滤器 2. 加热重油至规定温度,清通油管 3. 放水或修复断裂油管 4. 修理喷油器,必要时更换备件 5. 检查修理 6. 检查修理 |
其它方面故障 | 1. 柴油机咬缸或主轴承烧瓦而抱轴 2. 柴油机严重超负荷而保护动作停机 3. 柴油机的负荷过重导致柴油机转速下降至低于最低稳定转速 4. 燃油系统中重油温度过高产生气化 5. 润滑油系统或冷却水系统压力过低,安全保护动作而切断燃油自行停机 6. 对船舶主推进柴油机来说,由于螺旋桨被水下物缠住,导致停机 | 1. 检查修理 2. 卸掉超负荷部分 3. 检查燃油系统、减轻负荷 4. 降低重油加热温度至规定范围 5. 检查并恢复油水压力至规定范围,必要时修理相关故障 6. 排除螺旋桨上的异物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调速器的故障 | 1. 调速器输出轴连接杆销子脱落,喷油泵齿条和调速器拉杆连接脱开 2. 调速器的高速弹簧失效或折断 3. 喷油泵调节齿杆或调节拉杆卡住,使负荷减少时不能减油 4. 机械调速器内加入润滑油过多,影响飞块的惯性作用而无法灵敏地控制喷油泵的油量 5. 调速器中飞块活动不灵活,有卡涩现象 6. 液压调速器滑阀在套筒中卡住 | 1. 装复销子,插上开口销 2. 更换弹簧 3. 检查并修理 4. 按规定油标尺刻度加注润滑油 5. 检查修理 6. 修理或更换 |
其它方面的故障 | 1. 喷油器中柱塞安装错误 2. 气缸内积存燃油过多,导致开机时爆燃不停转速激增 | 1. 检查并重新安装 2. 检查积油的原因并修理,柴油机起重前应打开示功阀,用压缩空气冲车以排清气缸内积油,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1. 喷油泵各缸供油严重不均匀 2. 个别喷油嘴喷孔堵塞,使个别缸燃烧不良,喷油系统产生间歇性供油 3. 调速器输出轴连杆与齿杆连接销间配合间隙太大 4. 喷油泵的杆塞弹簧和出油阀弹簧断裂 5. 油柜中燃油即将用完、输油泵有故障、燃油内有水、油管接头泄漏等导致供油不连续 6. 喷油泵装配不良,使调节齿杆和油门拉杆移动时不灵活,使加减油不及时 7. 调速器失灵 8. 最低供油量限位螺钉调节过低 9. 定时齿轮前后窜动 10.运动部件发热而发生严重的卡阻 11.涡轮增压器发生“喘振”引起 | 1. 检修喷油泵 2. 清洗喷油泵,研磨喷油嘴偶件,使之雾化良好,或更换备件 3. 修理或更换连接销 4. 更换弹簧 5. 油柜补油、检修输油泵、油柜及其系统放水或接好油管接头 6. 修理或重新安装 7. 检修调速器 8. 重新调节油量限位螺钉 9. 检修各齿轮 10.检修发电运动部件 11.检修涡轮增压器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1. 柴油机安装不平稳、机座螺栓螺母松动松动或折断(损坏)、基座不牢 2. 曲轴(或推力轴承)与其连接轴不同心 3. 处于临界转速运行 4. 柴油机平衡性能不佳或原有平衡装置或减振装置失效 5. 喷油泵各缸供油量不均匀,或有个别缸不工作 6. 个别气缸产生咬缸现象 | 1. 上紧螺栓或更换折断(损坏)件,或校正平稳,或加固基座 2. 修理 3. 严禁在临界转速运行,检查并修理 4. 检查或校正平衡装置 5. 修理有故障的喷油泵 6.检修活塞、气缸和活塞环等部件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柴油机调敲缸 | 1. 缸内顶部发出有节奏的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启动或低速时特别强烈。当停止该缸供油后消除 2. 气缸内发出低沉不清晰的敲击声,当停止该缸供油后消除 3. 气缸超负荷及喷油器针阀在开启位置 4. 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气缸内有轻微而尖锐的响声,此响声在惰性运转时尤其清晰 5. 柴油机未暧机时即加大转速,因活塞与气缸套间间隙较大时,产生敲击声 6. 柴油机在起动后,气缸内发生响声,此种响声随柴油机走热后逐渐减轻。 7. 长时间超负荷或后燃严重,使气缸过热、排气阀粘结、气缸顶部有规律的敲击声 8. 气缸内发生有规律的金属干摩擦的“咕咕”声,可能是拉缸了 | 1. 明供油时间过早。按规定重新调整喷油定时,并检查各缸供油的均匀性 2. 说明供油时间过迟。重新调速喷油定时,并检查各缸供油的均匀性 3. 检查喷油泵的供油量,检修喷油器 4. 活塞销与连杆小衬套配合太松所引起的响声,此时应更换连杆小头衬套,使之在规定的间隙范围内 5. 卸除负荷,使之在空负荷中运转暖机后即可消除 6. 说明活塞与气缸配合间隙过大,应更换活塞环或视磨损情况更换活塞、缸套 7. 减轻负荷,测取示功图,检查缸内燃烧情况,增强冷却,清洁排气阀 8. 应立即降低转速,加强气缸润滑,然后停机吊抽缸检查 |
曲轴箱内有敲击声 | 1. 当柴油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时,在曲轴箱内听到机件的撞击声,此时突然降低转速,可以听到沉重而有力的撞击声 2. 曲轴内发出较大敲 击声,并且整个机体长度内,可听到敲击声 3.柴油机在惰转速时,听到曲轴前后游动的碰撞声 | 1. 检查调整连杆轴承与轴颈间隙,必要时更换连杆轴承 2. 主要是主轴承与主轴颈间的间隙过大造成的。检查并调整间隙,必要时更换相关备件 3. 检查并调整间隙,必要时更换备件 |
气缸盖处的敲击声 | 1. 在柴油机气缸缸处发出有节奏的敲击声 2. 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气缸盖处发出沉重而均匀的有节奏敲击声 3. 气缸盖垫片漏气发出啸啸响声,包括气阀阀气也同样有此响声 | 1. 主要是气阀弹簧折断、阀杆弯曲、滚轮套筒磨损等造成气阀间隙过大引起的。修理并更换损坏备件,并调整间隙 2. 主要是气阀碰撞活塞。检查修理并调整气阀间隙或配气定时 3. 更换气缸头垫片或研磨气阀 |
突然的敲击声和异常的响声 | 1. 气缸处有突然的敲击声。主要是进、排气阀或喷油器断裂掉入气缸内 2. 气缸内异常响声。主要是活塞、气缸破裂或活塞销断裂,严重时会撞破缸盖、气缸体 3. 连杆螺母脱扣或碎裂,这时柴油机运转中突然响声很大。如不及时停机,连杆会甩出并敲坏缸壁、缸体 4. 曲轴折断,柴油机在运转中,突然震抖并响声很大 5. 曲轴平衡块摔掉,击破曲轴箱并窗窜出柴油机外 6. 气阀弹簧折断,气阀落入气缸,这时活塞顶击气阀产生当、当响声 7. 调速器飞块摔掉突然产生敲击声 8. 异物落入柴油机内运动件中,造成突然敲击声 | 1. 立即停机检修 2. 立即停机,拆检活塞 、气缸等,并更换损坏件 3. 立即停机,修理并更换损坏件 4. 立即停机,检修并更换曲轴等 5. 立即停机检修 6. 立即停机检修处理 7. 立即停机检修调速器 8. 立即停机,找出异物。在异物未找到前不准开机 |
其它响声 | 1. 增压器喘振 2. 增压器运转时有不正常的碰擦声。主要是间隙调整不当、轴承过度磨损、叶片弯曲、转子与固定部件碰擦等 | 1. 根据增压系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或停机检修增压器 2. 检修增压器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排气冒黑烟 | 1. 柴油机机严重超负荷 2. 个别缸供油量过多 3. 气缸盖垫片漏气,活塞与气缸过度磨损或活塞环因炭渣粘结而失去弹性,排气阀漏气等 4. 空气过滤器脏堵、或增压器有故障、或排气管阻塞、消音器脏污、背压过大等造成燃烧不完全 5. 柴油机气缸温度过低而燃烧不完全 6. 喷油压力低、或喷油嘴喷孔外积炭过多或针阀滴油 7. 喷油太迟,部分燃油在柴油机排气管中燃烧、或燃油品质太差 | 1. 适当降低负荷 2. 调整各缸供油量,使之均匀 3. 拆检气缸,更换垫片或其它损坏件 4. 清洁空气过滤器或相关设备 5. 适当调高冷却水温度 6. 检修清洁,必要时更换相关备件 7. 调整喷油定时。 |
排气冒蓝烟 | 1. 空气过滤器堵塞,进气不畅,或过滤器中润滑油太多 2. 活塞环卡死、过度磨损、弹性不足、或油环装反,使大量润滑油进入燃烧室 3. 曲轴箱润滑油过多,再加上活塞与气缸的间隙过大,使大量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内燃烧 4. 气缸润滑油注油器注油量太大,或油环油孔被积炭堵塞 5. 冷机起动,因气缸与活塞间的间隙过多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中燃烧 6. 新机起动后,未经过磨合期就加大负荷,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中燃烧 7. 二冲程增压式柴油机中,由于扫气泵或增压器的轴封不良,有润滑油泄露进入燃烧室 | 1. 清洁空气过滤器,消除积油的原因 2. 修理、更换并正确安装活塞环 3. 减少曲轴箱的油量,降低其中润滑油的温度 4. 调小润滑油的注油量或检修清或更换油环 5. 正确暖机,提高冷却水温度 6. 增加磨合期 7. 检修扫气泵或增压泵的油封,更换损坏的油环 |
排气冒白烟 | 1. 气缸盖冷却水道有裂纹、排气管冷却水道有裂纹等,使冷却水漏入气缸内 2. 燃油中含水 3. 二冲程柴油机中扫气空气潮湿,增压系统的中冷器冷却过度,致使空气中水蒸汽大量凝结进入扫气箱,而又未定期排水使水进入气缸 | 1. 检修排气管或气缸,必要时更换 2. 油柜放水或检修燃油分离机 3. 检查冷却水是否进入扫气泵、开机前排水或定期排水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排气温度过高 | 1. 柴油机负荷过大。 2. 喷油过迟,产生严重后燃 3. 喷油器雾化不良有滴漏现象,或喷油器有重复喷射现象 4. 排气阀关不严而漏气、排气阀开启时间提前,这时排气压力和温度同时提高 5. 燃油品质低劣,导致排温升高且冒黑烟 6. 增压器或扫气泵故障,导致进气压力低,进气量减少,燃烧不完全而排温升高 7. 排气背压过大 8.温度计不准 | 1. 适当降低负荷 2. 调整喷油定时 3. 检修喷油器,必要时更换备件,并作雾化试验 4. 检查或研磨气阀,调整排气阀间隙与定时 5. 更换合格的燃油或对燃油进行加热处理等 6. 检修增压器、扫气泵,清洁进气通道和空气过滤器 7. 清洁废气锅炉、消音器、排气管 8. 更换温度计 |
排气温度过低 | 1. 喷油过早,使柴油机早燃 2. 喷油器喷孔堵塞,或针阀卡死于阀座,造成个别缸少喷油或不喷油 3. 喷油泵供油不足,主要是柱塞、回油阀漏油或柱塞卡死、弹簧变形 4. 温度计不准或温度计插入管过浅 | 1. 调整喷油定时 2. 检修喷油器,必要时更换备件 3. 检修喷油泵,必要时更换备件 4. 更换温度计或正确安装温度计 |
各缸排气温度偏差超限 | 1. 各缸供油量相差过多,使各缸排温不一致 2. 各缸喷油器的喷射压力相差过大,个别喷孔堵塞或针阀粘着等造成各缸排温偏差过大 3. 各缸喷油定时不一致,使个别缸早燃、个别缸后燃,使排气温度偏差过大 4. 个别缸排气阀漏气、活塞环漏气或活塞过热等,使各缸排气温度偏差过大 | 1. 检查并调整各缸供油量均匀 2. 检修喷油器 3. 检修喷油泵,校正喷油定时 4. 检修并研磨排气阀、更换活塞环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
最高爆发压力过高 | 1. 压缩比太大,使压缩压力升高,导致最高爆发压力过高 2. 柴油机超负荷,喷油量过多。这时排气温度也偏高。 3. 喷油过早,使气缸内产生爆燃。这时排气温度正常,或稍低 | 1. 调调连杆大端轴承上部的垫片或气缸盖垫片,使压缩比符合要求 2. 降低负荷或减少喷油量 3. 根据说明书要求,调整喷油定时 |
最高爆发压力过低 | 1. 活塞环、气缸、活塞磨损过度。产生漏气,使压缩压力过低 2. 进气阀或排气阀严重漏气或关不严 3. 喷油时间过晚,后燃严重。这时排气温度偏高 4. 喷油器的启阀压力太高,减少了喷油量。 5. 喷油器积炭,喷孔阻塞。 | 1. 更换活塞环,如气缸或活塞磨损严重,则更换活塞或气缸 2. 研磨进气阀或排气阀,或更换弹簧,调整气阀间隙 3. 按说明书规定调整喷油定时 4. 按说明书规定,调整启阀压力 5. 检查清洁喷油嘴,并作雾化试验,必要时更换备件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1. 轴系连接误差、飞轮重量、柴油机冷态与热态、主轴承安装与拆卸、柴油机发生严重运行故障、温度变化过大等都会影响臂距差的变化。 2. 柴油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某些地脚螺栓和贯穿螺检松动,使臂距差增大 3. 活塞连杆机构的安装与否,对臂距差有一定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安装前后测量数据变化不大。如发现差别较大时,则说明主轴颈与主轴承没有安装好,有脱空现象 4. 柴油机各缸功率分配不均匀,各道主轴承的不均匀磨损等,使臂距差超过允许值 5. (对于船舶来说)船体变形、或船舶进坞、海损或搁浅等原因造成。在正常情况下主要是船舶装载货物时配载不均造成 | 1. 全面了解影响臂距差的原因,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分析处理,避免盲目调整,以提高工作效率 2. 检查并拧紧地脚螺栓和贯穿螺栓,必要时上紧到说明书规定的扭力 3. 检查活塞连杆机构、主轴颈或主轴承的安装情况,必要时重新安装 4. 测量其桥规值与臂距差,并进行比较:如两者变化趋向相同,说明臂距差的变化是由于主轴承的不均匀磨损造成的,应检修并调整主轴承;如两者京戏化相矛盾,则说明臂距差过大是由于机座变形所造成的,此时应调整基座垫片。 5. 对海损或搁浅而引起的船体变形,视情况给予修复调整;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调整货物的配载直至臂距差符合要求为止 |
故障原因 | 解决方法 |
示功器及传动装置调整不好,使用不当出故障,使示功器图像畸形 | 检查调整示功器传动机构,并正确使用示功器 |
燃烧太晚,示功图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 燃烧压力Pz明显下降,即示功图高度下降 2. P-V示功图和转角(或)手拉示功图的头部明显圆滑,表示燃烧过程后移 3. 膨胀线较高,表示发生后燃 4. 在转角(或)手拉示功图中,压缩线与燃烧线出现明显的分界点,燃烧滞后,而且燃烧发生在上死点后纯压力线压力开始下降时 | 产生燃烧太晚的主要原因是喷油泵定时太迟。因此,需要根据喷油泵的不同特点来调整喷油定时造成燃烧太晚的因素还有,喷油器针阀与针阀套间漏泄、喷油器阀座漏泄、缝隙式滤器部分堵塞、喷油泵漏油、喷油器启阀压力太高、喷孔堵塞、改用品质低劣的燃油等 |
燃烧太早,示功图上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燃烧曲线过早地脱离压缩曲线而急剧上升,手拉图上看不出发火点,表示燃烧提前 2. 燃烧压力Pz高于正常值,示功图头部尖瘦 3. 膨胀曲线要比正常示功图低 | 检查喷油提前角是否太大,如有必要及时调整喷油提前角当燃用劣质燃油改燃轻质燃油时,要适当调小喷油提前角 |
气缸漏气,示功图上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压缩线和膨胀线可能出现波动 2. 压缩压力Pc下降,压缩线较低 3. 燃烧压力Pz下降 | 检修气缸,消除漏气 |
喷油孔部分堵塞的示功图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 燃烧起点基本不变 2. 燃烧压力Pz降低 3. 膨胀线较高 | 检修并清洁喷油嘴,作雾化试验,必要时更换备件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4-26 08:41
单缸柴油机是要开锅的这很正常 要是温度偏高的话必定会导致力量下降 点火正时过迟、气门烧蚀导致的回火放炮也会产生动力下降和温度偏高现象。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