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13岁,不好好学习,作业也不好好作,还要经常和同学出去玩,我们嫌他不好好学习,就不让他出去,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23:47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2-02 02:24
我儿子13岁,不好好学习,作业也不好好作,还要经常和同学出去玩,我们嫌他不好好学习,就不让他出去,他就和我们闹,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2-02 03:04
不少家长可能会说:“我是看着他长大的,是他妈妈,我不了解他谁了解他!”其实未必。我曾在一所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震惊——同一个问题,家长和孩子的答案出入很大。比如,“孩子喜欢家长吗?”在我统计的从初一到高二的1500多名学生中,家长填的都是“孩子喜欢我”,而70%-80%的学生填的是“我不喜欢我的家长”。又比如,“你的孩子有过轻生的念头吗?”只有一位家长填的是“我曾发现过我的孩子有过轻生的念头”,而30-40%的学生填的是“我曾有过轻生的念头”。这样看来是不是很滑稽?家长自以为孩子喜欢自己,崇拜自己,但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有了轻生的念头,家长却从未发现,还以为自己最了解孩子。所以说,孩子虽然天天和家长在一起,便家长也不一定真正了解孩子。
去年我曾到河南浚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在和家长接触前我到一所中学进行了一点调查,请一部分中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写出家长常说的10句话。我把它整理出来:①“快起床!都快6点了!别晚了!”“快点!”②“快吃饭!多吃点!”“你看你吃得多好!妈妈小时候可没你这条件!”“天天伺候你,你也真够不争气的了!你要是有×××一半我也没白受累!”③“上课别说话!”“注意听讲!”④“路上注意安全!”“看着点车!”⑤“别光顾着玩!快写作业!”⑥“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谁养活你!”“嘴皮子都磨破了,你怎么就不长记性!”“脑子让狗给吃了吧!”“我算看透你了!你也就这德性了!”“我看你真是个废物!你要是个东西,我早把你给扔了!”⑦“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省心呐!”⑧“怎么又考这么点分!”“不是这道题错就是那道题错!什么时候才能十全十美?”⑨“你能不能为自己争点气,为家长争点光!”“这个星期天哪儿都不能去!在家给我学习!”⑩“快睡觉吧,明天又该起晚了!”“把电视关了!有什么好看的!”
家长可能觉得这些话都是必须要叮嘱的,甚至有的认为:“我天天嘱咐他,他还记不住呢!”可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这种简单的说教在内心世界日益丰富的孩子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天天讲,月月讲,不把孩子说烦才怪呢!
同样还是河南浚县的这些中学生,我还向他们调查了一个问题: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孩子们告诉我,他们最想对爸爸妈妈说:“请给我一片天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哪怕就那么一点点,因为我长大了!”“别整天唠叨我!”“严格要求,我没意见,可别太严了,太严了我受不了!”“请支持我做些我喜欢做的事!”“让我有点自己的小秘密,好吗?”“你们不要吵架了,好吗?”(写这条的占被统计同学的20%)“我每次考不好,都想自杀,帮帮我,别让我失去信心。”“我希望得到鼓励,别总是责备。”“别动不动就打我!吵我!”“别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我,行吗?我也有自尊心!”“爸爸去喝酒了,妈妈去打麻将了,谁来管我?”“爸爸您别喝了,酒会伤身体的。”
孩子们的要求不仅不过分,而且很中肯,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最低的、最起码的做人的要求。家长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家长很少考虑这些要求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能让孩子接受,也很少考虑孩子会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要了解他们,要接纳他们已经长大的事实;否则的话,家长就是天天讲,月月讲也讲不到孩子心里,因为您讲的不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这样一厢情愿的教育只会增加成长中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二、要尊重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眼中的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代表着家庭中的领导和权威,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是孩子获取信息的惟一来源,所以当时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
孩子上了中学后,面对身体的变化,他们除了有各种的矛盾、困惑,还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和兴奋,那就是“我长大了!我和爸爸妈妈一样高了。”所以,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特别是来自成年人、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尊重。
一次,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欣欣和她爸爸与我在街上相遇了,我说:“几天不见,欣欣都成大姑娘了,而且越长越好看了。”可欣欣的爸爸马上说:“您还夸她呢,整个一个缺心眼。”欣欣脸上的笑容马上没有了,很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欣欣的父亲可能觉得,欣欣是自己的女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或许欣欣真的有点缺心眼,但他忘了欣欣是个上了中学的大姑娘了,随随便便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或伤孩子的尊严,这无疑会拉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不少家长在工作单位很重视与同事的相处,能做到尊重别人,但到了家似乎就可以随随便便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常常伤及孩子的尊严,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尊严!”这种错误的想法无疑会影响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所以,要和孩子沟通,要走近孩子,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他的意见,尊重他的隐私,尊重他的选择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三、掌握几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知心姐姐”卢勤在《写给世纪父母》一书中专门有一章介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在这里我把它简单地介绍给您。
1、让孩子倾诉——坐下来听。家长不要只爱听“好消息”,如果是这样,就会慢慢堵塞沟通的渠道。家长要坐下来,面对面地、专注地、静静地听孩子的倾诉。这有时会胜过千言万语,是和孩子沟通的一个奥秘。
2、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有许多事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怎么样也理解不了,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有换位意识,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
3、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卢勤从自己孩子成长的经验总结道:“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儿子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和平等、尊重和友谊。
4、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家长要把选择的权利给孩子,切不可包办代替。
5、给孩子写信——巧妙地表达。当家长觉得有一肚子话要对孩子讲,又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时,尤其是遇到比较敏感的问题的时候,给孩子写信,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方法。
6、替孩子着想——留点面子。孩子最怕的是失去尊严,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了。
7、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不要把孩子关在狭窄的空间里,放他们出去,多认识社会、多结交朋友,否则的话,他心灵的世界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自己,这是很可怕的。
8、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大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如果能对孩子说声:“对不起,我错怪你了!”这在孩子心目中会很有分量。
9、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放下架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拜孩子为师,能使大人变得年轻,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很多。
好了,今天我们先谈到这儿吧:要想与孩子沟通,我的建议是: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这是走近孩子的前提;其次要尊重孩子,因为这是走近孩子的关键;另外还要科学地艺术地与孩子相处,这是走近孩子的方法。
去年我曾到河南浚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在和家长接触前我到一所中学进行了一点调查,请一部分中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写出家长常说的10句话。我把它整理出来:①“快起床!都快6点了!别晚了!”“快点!”②“快吃饭!多吃点!”“你看你吃得多好!妈妈小时候可没你这条件!”“天天伺候你,你也真够不争气的了!你要是有×××一半我也没白受累!”③“上课别说话!”“注意听讲!”④“路上注意安全!”“看着点车!”⑤“别光顾着玩!快写作业!”⑥“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谁养活你!”“嘴皮子都磨破了,你怎么就不长记性!”“脑子让狗给吃了吧!”“我算看透你了!你也就这德性了!”“我看你真是个废物!你要是个东西,我早把你给扔了!”⑦“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省心呐!”⑧“怎么又考这么点分!”“不是这道题错就是那道题错!什么时候才能十全十美?”⑨“你能不能为自己争点气,为家长争点光!”“这个星期天哪儿都不能去!在家给我学习!”⑩“快睡觉吧,明天又该起晚了!”“把电视关了!有什么好看的!”
家长可能觉得这些话都是必须要叮嘱的,甚至有的认为:“我天天嘱咐他,他还记不住呢!”可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这种简单的说教在内心世界日益丰富的孩子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天天讲,月月讲,不把孩子说烦才怪呢!
同样还是河南浚县的这些中学生,我还向他们调查了一个问题: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孩子们告诉我,他们最想对爸爸妈妈说:“请给我一片天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哪怕就那么一点点,因为我长大了!”“别整天唠叨我!”“严格要求,我没意见,可别太严了,太严了我受不了!”“请支持我做些我喜欢做的事!”“让我有点自己的小秘密,好吗?”“你们不要吵架了,好吗?”(写这条的占被统计同学的20%)“我每次考不好,都想自杀,帮帮我,别让我失去信心。”“我希望得到鼓励,别总是责备。”“别动不动就打我!吵我!”“别老当着别人的面指责我,行吗?我也有自尊心!”“爸爸去喝酒了,妈妈去打麻将了,谁来管我?”“爸爸您别喝了,酒会伤身体的。”
孩子们的要求不仅不过分,而且很中肯,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最低的、最起码的做人的要求。家长要求孩子如何如何,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家长很少考虑这些要求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能让孩子接受,也很少考虑孩子会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要了解他们,要接纳他们已经长大的事实;否则的话,家长就是天天讲,月月讲也讲不到孩子心里,因为您讲的不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这样一厢情愿的教育只会增加成长中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二、要尊重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眼中的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代表着家庭中的领导和权威,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是孩子获取信息的惟一来源,所以当时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
孩子上了中学后,面对身体的变化,他们除了有各种的矛盾、困惑,还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和兴奋,那就是“我长大了!我和爸爸妈妈一样高了。”所以,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特别是来自成年人、来自家长的理解和尊重。
一次,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欣欣和她爸爸与我在街上相遇了,我说:“几天不见,欣欣都成大姑娘了,而且越长越好看了。”可欣欣的爸爸马上说:“您还夸她呢,整个一个缺心眼。”欣欣脸上的笑容马上没有了,很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欣欣的父亲可能觉得,欣欣是自己的女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或许欣欣真的有点缺心眼,但他忘了欣欣是个上了中学的大姑娘了,随随便便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或伤孩子的尊严,这无疑会拉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不少家长在工作单位很重视与同事的相处,能做到尊重别人,但到了家似乎就可以随随便便地对自己的孩子说话,常常伤及孩子的尊严,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尊严!”这种错误的想法无疑会影响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所以,要和孩子沟通,要走近孩子,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他的意见,尊重他的隐私,尊重他的选择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三、掌握几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知心姐姐”卢勤在《写给世纪父母》一书中专门有一章介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在这里我把它简单地介绍给您。
1、让孩子倾诉——坐下来听。家长不要只爱听“好消息”,如果是这样,就会慢慢堵塞沟通的渠道。家长要坐下来,面对面地、专注地、静静地听孩子的倾诉。这有时会胜过千言万语,是和孩子沟通的一个奥秘。
2、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有许多事情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看,怎么样也理解不了,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有换位意识,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
3、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卢勤从自己孩子成长的经验总结道:“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儿子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和平等、尊重和友谊。
4、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家长要把选择的权利给孩子,切不可包办代替。
5、给孩子写信——巧妙地表达。当家长觉得有一肚子话要对孩子讲,又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时,尤其是遇到比较敏感的问题的时候,给孩子写信,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方法。
6、替孩子着想——留点面子。孩子最怕的是失去尊严,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了。
7、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不要把孩子关在狭窄的空间里,放他们出去,多认识社会、多结交朋友,否则的话,他心灵的世界越缩越小,最后只剩下自己,这是很可怕的。
8、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大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如果能对孩子说声:“对不起,我错怪你了!”这在孩子心目中会很有分量。
9、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放下架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拜孩子为师,能使大人变得年轻,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很多。
好了,今天我们先谈到这儿吧:要想与孩子沟通,我的建议是: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这是走近孩子的前提;其次要尊重孩子,因为这是走近孩子的关键;另外还要科学地艺术地与孩子相处,这是走近孩子的方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