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司谏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14:51
- 提问者网友:孤凫
- 2021-02-03 15:3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与高司谏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结,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 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 非:不认同 B.禀之于天 禀:天赋 C.以智文其过 文:掩饰 D.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 败:败露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质疑高司谏“非君子”的事实依据的一项是 ( ) ①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 ②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 ③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 ④足下深非希文所为 ⑤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 ⑥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同期考中进士的人中,高司谏默默无闻,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地方,这让当时还年少的欧阳修心存疑虑。 B.欧阳修的友人尹师鲁在他面前极力赞赏高司谏的为人,这仍然未能打消他心中的疑虑。后来尹师鲁待罪,高司谏身为谏官,表现得并不“正直”。 C.高司谏的辩才深得欧阳修认可,但高司谏的为官为人,欧阳修颇不以为然,“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 D.在结尾一段里,欧阳修列举了范希文勤勉为官的事实,并从正反两面有力地论述了在这次事件中高司谏身为谏官的失职行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0-11-06 13:54
1.B.禀:承受 2.C 3.B 4.(1)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 (2)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了。 (3)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恐怕是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吧。 【参考译文】 欧阳修顿首再拜,禀告高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住在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结交,又住在僻远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几个人,因文学著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本就疑惑您是一个很一般的人。 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可还是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师鲁说您“为人正直并且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是有些怀疑。所谓正直,就是不可弯曲;所谓有学问,就一定能明辨是非。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这不能不使我怀疑啊!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您一脸正气,纵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啊,据有这样的辨才向人显示,谁会不爱戴您呢?虽然是我,也私下认为您大概是个真君子吧?这是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 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范希文的为人。我开始听到这些话,还怀疑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然后我就不再怀疑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又因为正直敢言触怒了宰相而得罪,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可怪了。说起人的性格,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受之于天,不可勉强改变。即使是圣人,也不会用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如今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即使是朝廷中的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而不会用必须办到来要求您的。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恐怕是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吧。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那就成了君子的敌人了。 况且希文难道真的不贤吗?从三四年以来,从大理寺丞做到前行员外郎,他在做待制的时候,每天备作皇帝的顾问,如今同僚中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人。这难道是天子仓促起用不贤之人吗?假使天子把不贤之人当作贤人,那是聪明之中的疏忽。您身为司谏之官,是天子的耳目,当希文仓促间被起用之时,为什么不马上为天子辨明他的不贤,反而默默地不讲一句话。等到他失势了,然后跟着别人说他的不是。如果希文真是贤人,那么如今天子和宰相因为他违背自己的心意而斥逐贤人,您就不得不出来讲话。如此说来,那么您认为希文贤,也不免遭受责备;认为希文不贤,也不免遭受责备,大概您的过错就在于默默无言罢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19-07-09 04:00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