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孤独的灵魂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0 04:2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孤独的灵魂

①在这样一个繁星之夜,我读着一本司马迁的传记,脑海中却浮现出另外一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影子——但丁。我突然觉得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种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和笔的人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

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头顶的冥冥星空浩瀚且深邃。仿佛显示出一种历史的纵深。

③或许是灵魂和命运的相似吧。这是两个什么样的灵魂呢?因为生前受了深重苦难的洗礼,而显得高贵、纯净。他们是拥护统治制度的人,不是起义领袖和宗教异端,所以没有遭到屠杀和火刑。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勇敢正义的灵魂,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所驾驭和驱使,也同样遭遇了不幸的命运。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的牵连,但丁因为佛罗伦萨教皇党内部白党和黑党之争的牵连,同样被他们时代的统治者判了死刑。最后,司马迁因为交不起五千万铢的赎命钱而改受腐刑。但丁也幸运不到哪去,他在全部财产充公后被驱逐,从此以后过着一种悲痛的流浪生活。

④可就是在这两个人背上命运沉重的十字架之时,司马迁写就了《史记》,但丁写就了《神曲》。关于这两本无以伦比的传世之作,人们赞誉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借用鲁迅的话来评说《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借用卡莱尔的话来评说《神曲》:但丁用一个沉默10世纪的声音,向人民唱出他那神秘高深莫测的歌。但这两本书,连同他们的作者,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本人,在他们的时代并没有得到真诚、中肯的评价。于是,司马迁的余生中伴随带着身体上巨大的痛苦,而但丁,终究没能回到他深爱的佛罗伦萨,在56岁时,客死在佛罗伦萨北部的小城市拉文那。

⑤我们敬畏他们,崇拜他们,歌颂他们,是因为他们是世界性的伟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宽阔,而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深刻。司马迁与但丁,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在中国,司马迁这个人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黄帝,建立了中华民族的谱系,确立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他的思想深入了这个民族的骨髓,他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在欧洲,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善与恶。欧洲人几个世纪以来都在顶礼膜拜但丁的思想,即但丁揭示的基督教道德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

⑥就是这样的伟大的两个人,却都为他们的时代所不容。可是他们却向死而生。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而但丁说:“我们因苦难而完善起来。”司马迁用十四年的心血铸成《史记》,他的《史记》在他死后才公诸于世。而但丁,他完成了《神曲》后就去世了。仿佛他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带给人们这些思想,他们的思想就像是重病病人用来延续生命的氧气,一旦他们的思想用文字、木简、羊皮纸这样的物质方式保存下来以后,他们也就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几千年来,当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

⑦终于说到了生与死的话题。这是一个和宇宙和天空一样严肃和神秘的话题。我觉得这不仅是将司马迁与但丁联系起来的东西,而且是将整个历史伟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东西。这个哲学命题在这两个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看来,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的是生之重,死之轻,肉的痛苦和灵的升华。他们告诉人类和历史,我们应该轻蔑什么,信仰什么,对什么真诚,对什么漠视,对什么执著,对什么超脱。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课题。卡莱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历史只是这些伟人思想的外部反应。唯物主义者说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可是,当我们现代人折服于这些几千年来依然鲜活的思想,不由自主地仰视这些伟人的时候,我们清楚: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但是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文题中的“孤独”,表明司马迁、但丁二人由于具有独特的人格、过人的勇敢、深刻而超群的思想,因而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

B.第②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一句,既承接上文司马迁、但丁二人“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又引发下文对他们“灵魂和命运的相似”的解说。

C.第④段引用鲁迅、卡莱尔的话,意在证明《史记》《神曲》这两部传世之作的伟大;第⑥段引用司马迁、但丁的话,意在解说“向死而生”的涵义。

D.结尾“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写作《史记》与《神曲》,带给人们深入骨髓的思想,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其精神永存,思想永在。

E.文章自始至终将司马迁与但丁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着重求取两人精神方面的共同点,并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性。

2.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与但丁的哪两大相似的遭遇?哪一遭遇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是一个比喻句。在文中另找一个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答题纸上),说说议论性文本中这类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的意思是什么?(4分)

最佳答案
【答案】

1.A E

2.(6分)司马迁与但丁尽管拥护当时的统治制度,由于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驾驭和驱使,分别被判了腐刑与死刑(或流放)(1分),司马迁与但丁分别在困境中(1分)写成《史记》《神曲》而不为时代(或时人)认同(或“真诚、中肯的评价”)(1分)。后者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1分)。因为精神产品与思想观念不为时代认可远远比肉体上遭受惩罚更具有孤独性,因为思想、精神的摒弃比生命的失去更具有灵魂的孤独性(说,均减3分)

3.例:几千年来,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之时,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符合比喻2分)使议论形象生动(或使议论形象化,或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富有文采,或具体形象,或文质兼美,或文思畅通,或具有美感,2分)

4.(4分)司马迁“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2分)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或“揭示了基督教道义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2分)

【解析】

1.A “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错,后来为人们肯定与崇拜),(E文章并没有“着重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性”

2.仔细阅读原文③④,可提取其遭遇。遭遇不幸却成就伟大,而蕴于作品中的灵魂是孤独的。答题关键词为“思想”“精神”与“灵魂”“孤独”等关键词大体说通即可得。

3.第⑥自然段也有这样的一句话。修辞是比喻,题干中已经指出,我们还要指出其表达效果。一般比喻的作用就是形象化、生动化。

4.仔细阅读第⑤段,题干中的句子揭示了本段的中心,后面的内容用司马迁和但丁的例子分别阐述了这句话的内涵。找出代表其精神的句子即可。

全部回答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南京到句容开车怎么走
若关于x的方程2x-(2a-1)x+3=0的解是x=3,则
万盛花苑停车场地址好找么,我有些事要过去,
灵宝市三门峡仁爱门诊这个地址怎么能查询到,
为什么我的小米5s使用数据流量时特别慢
手臂纹身什么字母好看
沛公已去,间至关中的间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
代练通找到上家和公共频道有什么区别
根据18×170=3060,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寐字用五笔怎么拆分
如何在手机淘宝店铺首页如何设置收藏按钮
----How did your interview with the manage
男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抽烟?
特变电工待遇
推荐资讯
它们的英语怎么写
抹上珀莱雅爽肤水和乳液有刺痛不红
志在五行中属什么
资本金账户香港汇丰银行汇入国内浙商银行
弄清影的弄是什么意思
迈巴赫是哪个国家的汽车品牌?是什么车型?价
聂湾村委会位置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办理业
本科生物想到美国读计算机硕士可以吗?
英语周报的刊号是什么?
连词成句 (5分)【小题1】often, and, about
公司离职率怎么算
空调为什么不制冷了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