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欧洲货币体系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04:02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2-13 11:21
试述欧洲货币体系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英国为什么要退出欧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2-13 12:25
一、欧洲货币体系历史背景,主要内容:
(1)固定汇率制在70年代初解体后,整个西方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便处于一种学会如何适应浮动汇率制的状态中,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国家更是如此。浮动汇率使欧洲联合进程中又冒出一个货币问题。
(2)对欧共体国家来说,欧洲货币体系首先是一个政治考虑,它是欧洲全面联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欧洲联合的进程不放弃,欧洲货币体系就得维持。1970年10月,欧洲共同体就提出了"沃纳报告"(the Werner Report),建议共同体到1980年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由于这一目标要求有完全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纯自由的资本流动,这一报告的设想并不现实。欧共体因而在1972年4月提出了货币汇率"蛇形浮动"的设想,即把欧共体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就像蛇在一管道内爬行一样,超出这个范围,中央银行就得不断进行干预。这便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早期设想。以后随着欧洲联合的目标越来越高,欧洲统一货币的问题就变成一个很现实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根据1999年欧洲大联合的设想,欧洲货币体系要不断缩小和固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以至到1999年,能达到欧洲货币同盟的最终目标,欧共体只有一种货币和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
(3)对于欧共体来说,实行欧洲货币体系当然还有更多的经济原因。首先,欧洲的现代史经常使许多欧洲人对汇率的大动荡所触发的经济灾难记忆犹新。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曾触发工业国家靠货币贬值来扩大出口的贸易战。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当年的这种贸易战扰乱了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导致了当年欧洲民主的崩溃,使法西斯上台。有鉴于此,二次大战后西方建立了固定汇率制。
(4)欧共体本身的存在使它的成员国更需要货币汇率的稳定。欧共体并不是一个经济和贸易对外十分开放的实体,进口在90年代初占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0%略多,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并不很大,所以欧洲货币与美元或日元的汇率波动并不是欧共体经常忧虑的问题。但是,欧共体内部却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实体,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关税壁垒,成员国之间的外贸额都占国内生产总值很高的比重,有的甚至高达70%。因而,任何汇率上的大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欧共体对汇率大幅度波动的忧虑实际上从欧共体一成立就产生了。欧共体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而共同的农业市场首先就得依靠稳定的汇率才能维持。因为法国的谷物和德国的谷物并没有什么区别,而谷物价格在欧共体国家也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汇率的变化势必造成价格变化,使粮食贸易在欧共体内部受到干扰。
(5)对欧共体的各个成员国来说,加入欧洲货币体系也各有自己的考虑。对德国而言,欧洲货币体系可以保护德国的外贸竞争力。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的出口不仅数量最大,而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德国马克一直有升值的压力。欧洲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稳定了德国的贸易条件。根据对德国贸易统计资料的分析,德国的外贸竞争力在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后,已明显地比以前稳定。
(6)对其他国家如法国来说,参加欧洲货币体系有助于稳定国内的物价。从70年代开始,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直受到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本国货币也就受到贬值的压力。而德国马克坚挺,德国中央银行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一直有很高的信誉。欧洲货币体系是把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相互间固定住。因此,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对法国等来说,就意味着能从德国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中借"信誉",即德国中央银行会致力于维持低通货膨胀的政策,而法国等则致力于维持本国货币如法郎与马克的汇率,那么,法国等的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受到抑制,本国工资增长就不致于太快。
二、退出欧盟的原因:
(1)英国退欧的种子早在加入欧盟时就已埋下,其根源在于流淌在英国人血液中的主权意识。英国曾经日不落帝国荣耀加身,日不落帝国梦碎但余念犹存,对欧盟保持政治独立、牢牢控制主权是其不忘大英帝国初心之体现。
(2)无奈英国在逐渐衰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其不得不面对现实。为求经济繁荣的“实用主义”思想萌芽,促使其调整对欧政策并在1961年申请加入欧盟。法国总统戴高乐称其为美国用来打入欧共体的“特洛伊木马”。
(3)退欧的导火索: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欧盟愈发认识到,只有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欧元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一理念推动下,欧洲大陆经济体要求加强欧洲政治联盟的呼声增强,而其正是英国一贯反对的。
(1)固定汇率制在70年代初解体后,整个西方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便处于一种学会如何适应浮动汇率制的状态中,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国家更是如此。浮动汇率使欧洲联合进程中又冒出一个货币问题。
(2)对欧共体国家来说,欧洲货币体系首先是一个政治考虑,它是欧洲全面联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欧洲联合的进程不放弃,欧洲货币体系就得维持。1970年10月,欧洲共同体就提出了"沃纳报告"(the Werner Report),建议共同体到1980年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由于这一目标要求有完全统一的中央银行和纯自由的资本流动,这一报告的设想并不现实。欧共体因而在1972年4月提出了货币汇率"蛇形浮动"的设想,即把欧共体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浮动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就像蛇在一管道内爬行一样,超出这个范围,中央银行就得不断进行干预。这便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早期设想。以后随着欧洲联合的目标越来越高,欧洲统一货币的问题就变成一个很现实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根据1999年欧洲大联合的设想,欧洲货币体系要不断缩小和固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以至到1999年,能达到欧洲货币同盟的最终目标,欧共体只有一种货币和一个统一的中央银行。
(3)对于欧共体来说,实行欧洲货币体系当然还有更多的经济原因。首先,欧洲的现代史经常使许多欧洲人对汇率的大动荡所触发的经济灾难记忆犹新。在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曾触发工业国家靠货币贬值来扩大出口的贸易战。至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当年的这种贸易战扰乱了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导致了当年欧洲民主的崩溃,使法西斯上台。有鉴于此,二次大战后西方建立了固定汇率制。
(4)欧共体本身的存在使它的成员国更需要货币汇率的稳定。欧共体并不是一个经济和贸易对外十分开放的实体,进口在90年代初占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0%略多,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并不很大,所以欧洲货币与美元或日元的汇率波动并不是欧共体经常忧虑的问题。但是,欧共体内部却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实体,相互之间基本上没有关税壁垒,成员国之间的外贸额都占国内生产总值很高的比重,有的甚至高达70%。因而,任何汇率上的大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欧共体对汇率大幅度波动的忧虑实际上从欧共体一成立就产生了。欧共体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而共同的农业市场首先就得依靠稳定的汇率才能维持。因为法国的谷物和德国的谷物并没有什么区别,而谷物价格在欧共体国家也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汇率的变化势必造成价格变化,使粮食贸易在欧共体内部受到干扰。
(5)对欧共体的各个成员国来说,加入欧洲货币体系也各有自己的考虑。对德国而言,欧洲货币体系可以保护德国的外贸竞争力。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它的出口不仅数量最大,而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德国马克一直有升值的压力。欧洲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稳定了德国的贸易条件。根据对德国贸易统计资料的分析,德国的外贸竞争力在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后,已明显地比以前稳定。
(6)对其他国家如法国来说,参加欧洲货币体系有助于稳定国内的物价。从70年代开始,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一直受到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本国货币也就受到贬值的压力。而德国马克坚挺,德国中央银行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一直有很高的信誉。欧洲货币体系是把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相互间固定住。因此,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对法国等来说,就意味着能从德国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中借"信誉",即德国中央银行会致力于维持低通货膨胀的政策,而法国等则致力于维持本国货币如法郎与马克的汇率,那么,法国等的通货膨胀压力就会受到抑制,本国工资增长就不致于太快。
二、退出欧盟的原因:
(1)英国退欧的种子早在加入欧盟时就已埋下,其根源在于流淌在英国人血液中的主权意识。英国曾经日不落帝国荣耀加身,日不落帝国梦碎但余念犹存,对欧盟保持政治独立、牢牢控制主权是其不忘大英帝国初心之体现。
(2)无奈英国在逐渐衰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其不得不面对现实。为求经济繁荣的“实用主义”思想萌芽,促使其调整对欧政策并在1961年申请加入欧盟。法国总统戴高乐称其为美国用来打入欧共体的“特洛伊木马”。
(3)退欧的导火索: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欧盟愈发认识到,只有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财政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欧元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一理念推动下,欧洲大陆经济体要求加强欧洲政治联盟的呼声增强,而其正是英国一贯反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