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谐音 . . .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23:30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3-22 18:15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谐音 . .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3-22 19:36
“烛”谐音“嘱”,“围棋”谐音“违期”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二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谐音双关“嘱”。长行,古博戏名。唐代李肇《国史补》下:“今之博戏 ,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此处读作游子的“长行”,隐喻“长别”。围棋,音同“违期”。诗人仍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又为下文的“入骨相思”埋下伏笔。三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掷采之骰各面刻有红点,诗人巧以“红豆”喻之,十分形象。红豆即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入骨相思”既是指骰子上鲜红浑圆的红点(红豆),又是指女子的一片入骨的相思痴情。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二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谐音双关“嘱”。长行,古博戏名。唐代李肇《国史补》下:“今之博戏 ,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此处读作游子的“长行”,隐喻“长别”。围棋,音同“违期”。诗人仍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又为下文的“入骨相思”埋下伏笔。三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掷采之骰各面刻有红点,诗人巧以“红豆”喻之,十分形象。红豆即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入骨相思”既是指骰子上鲜红浑圆的红点(红豆),又是指女子的一片入骨的相思痴情。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