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公,齐桓公,齐桓候是什么关系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6 14:15
- 提问者网友:ミ烙印ゝ
- 2021-11-16 10:37
蔡桓公,齐桓公,齐桓候是什么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11-16 10:47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齐宣王,姓田,名辟疆(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01年),他是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
齐宣王,姓田,名辟疆(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01年),他是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11-16 11:31
齐桓公
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 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首先指正一下。有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国国君原本以“公”为最大。但到了春秋末期,天子早已名存实亡。所以诸侯也有称王的。诸侯国国王的封号这时几乎成了实力的反映,有实力者先后称王。
关于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六八五——前六四三年在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姓,名午。(公元前三七四——前三五七年在位)。他父亲发动政变取代姜氏,所以后人将此时的齐国称为田齐。
战国时称呼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用都城来做号. 因为齐桓公时期齐国都城是上蔡, 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 真正的蔡国在扁鹊的时代早已湮灭,而真正的蔡国的桓公是(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 ,年代不符。
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 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首先指正一下。有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国国君原本以“公”为最大。但到了春秋末期,天子早已名存实亡。所以诸侯也有称王的。诸侯国国王的封号这时几乎成了实力的反映,有实力者先后称王。
关于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六八五——前六四三年在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姓,名午。(公元前三七四——前三五七年在位)。他父亲发动政变取代姜氏,所以后人将此时的齐国称为田齐。
战国时称呼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用都城来做号. 因为齐桓公时期齐国都城是上蔡, 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 真正的蔡国在扁鹊的时代早已湮灭,而真正的蔡国的桓公是(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 ,年代不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