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局域网的现状如何?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21:30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4-12 14:30
光纤局域网的现状如何?不要一句话的,要详细一点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4-12 15:27
光缆通信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这段历史也就是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和光纤光缆的发展史。光纤光缆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对光缆可用性的探讨;取代市内局间中继线的市话电缆和PCM电缆;取代有线通信干线上的高频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这两个取代应该说是完成了;现正在取代接入网的主干线和配线的市话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并正在进入局域网和室内综合布线系统。目前,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包括邮电通信、广播通信、电力通信和军用通信等领域。
1 光纤
——符合ITU-T G.652.A规定的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n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 G.654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G.653光纤虽然可以使光纤容量有所增加,但是,原本期望得到的零色散因为不能抑制四波混频,反而变成了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障碍。
——为了取得更大的中继距离和通信容量,采用了增大传输光功率和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此时,传输容量已经相当大的G.652普通单模光纤显得有些性能不足,表现在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对这些技术应用的限制。在10Gb/s及更高速率的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可能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之一。光纤的PMD通过改善光纤的圆整度和/或采用“旋转”光纤的方法得到了改善,符合ITU-T G.652.B规定的普通单模光纤的PMDQ通常能低于0.5ps/km1/2,这意味着STM-64系统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大约400km。G.652.B光纤的工作波长还可延伸到1600nm区。G.652.A和G.652.B光纤习惯统称为G.652光纤。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包括受激布里渊散射、受激拉曼散射、自相位调制、互相位调制、四波混频、光孤子传输等。为了增大系统的中继距离而提高发送光功率,当光纤中传输的光强密度超过光纤的阈值时则会表现出非线性效应,从而限制系统容量和中继距离的进一步增大。通过色散和光纤有效芯面积对非线性效应影响的研究,国际上开发出满足ITU-T G.655规定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利用低色散对四波混频的抑制作用,使波分复用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得以应用,并且使光纤有可能在第四传输窗口1600nm区(1565nm-1620nm)工作。目前,G.655光纤还在发展完善,已有TrueWave、LEAF、大保实、TeraLight、PureGuide、MetroCor等品牌问世,它们都力图通过对光纤结构和性能的细微调整,达到与传输设备的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在一根光纤上开放更多的波分复用信道,国外开发出一种称为“全波光纤”的单模光纤,它属于ITU-T 652.C规定的低水吸收峰单模光纤。在二氧化硅系光纤的谱损曲线上,在第二传输窗口1310nm区(1280nm-1325nm)和第三传输窗口1550nm区(1380nm-1565nm)之间的1383nm波长附近,通常有一个水吸收峰。通过新的工艺技术突破,全波光纤消除了这个水吸收峰,与普通单模光纤相比,在水峰处的衰减降低了2/3,使有用波长范围增加了100nm,即打开了第五个传输窗口1400nm区(即1350nm-1450nm区),使原来分离的两个传输窗口连成一个很宽的大传输窗口,使光纤的工作波长从1280nm延伸到1625nm。
——为了提高光缆传输密度,国外开发了一种多芯光纤。据报道,一种四芯光纤的玻璃体部分呈四瓣梅花状,涂覆层外形为圆形,其外径与普通单芯光纤相同(见图1a)。光纤的折射率分布采用突变型时,光纤的平均衰减在1310nm波长上为0.375±0.01dB/km;在1550nm波长上为0.225±0.01dB/km。这种光纤的接头采用硅棒加热可缩套管的方法(见图1b),其接头损耗的平均值为
0.17dB,标准偏差为0.10dB。
2 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
用过。
——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
——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当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干线光缆有松套层绞式和中心管式两种结构,并且优先采用前者。松套层绞式光缆采用SZ绞合结构时的生产效率高,便于中间分线,同时也能使光缆取得良好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目前它已获得广泛采用。
——骨架式光缆的设计原理虽然和松套层绞式光缆相似,但是目前的实际工艺技术难以实现这一设计目标,使光缆拉伸性能难于达到规定的要求。这一点已为国内有关的光缆产品检测所证实,为此.目前我国的干线网已不再使用骨架式光缆。
——在长途线路中,由于距离长、分支少,光缆在系统中所占费用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干线光缆将通过采用G.655光纤和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来扩大容量。光缆本身的基础结构己相对成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光缆的某些防护结构和性能仍有待开发完善。例如,全介质光缆具有众所周知的优良防雷和防强电的性能,但它的直埋结构和防鼠性能始终不尽人意,是值得开发的课题。
——据国外报道,采用玻纤增强塑料圆丝销装结构和外护层中夹入玻璃纱层的结构,或者在护套料中掺杂0.4%的驱兽剂微囊,都能取得良好的防鼠效果。
——海底光缆所受机械力,特别是拉力的作用,往往比陆地光缆要严峻得多。为此,海底光缆结构适应性的研究,以及光缆加强构件蠕变问题的研究,对确保光纤光缆的安全使用都是很重要的。据报道,针对使用环境条件开发了某些实用产品,例如,8000m深海用的轻型光缆,2000m深海、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轻铠光缆,1500m深海、多岩石、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单铠光缆,400m深海、多岩石、多浪、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单铠光缆,200m深海、多岩石、易磨损和压碎、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专门铠装光缆,以及防鲨鱼用的特殊光缆。
——光纤的氢损问题在海底光缆中更加引入关注。据报道,普通单钢丝铠装和双钢丝铠装的光缆,经8-10年之后,在1550nm波长上可测试到0.01-0.O4dB/km的氢损。在光缆填充物中加入吸氢材料和采用金属密封管作松套管,则没有出现光纤的氢损现象。
3 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
——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接入网用光缆中广泛采用光纤带型式,它可使光缆适应芯数大和光纤集装密度高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光纤带整带接续的方式提高光缆接续效率。但是,在小芯数光缆情况下,也直接采用分立的光纤。
——由于光纤带光缆中光纤集装密度增大,可能损害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以及有可能损害光纤的传输衰减。因此,在获得大芯数、小外径要求的同时,光纤带光缆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
——接入网光缆主要用于室外,目前有松套层绞式、中心管式和骨架式三种类型。虽然这些结构在国内都得到应用,但是都还需要在获得高集装密度、小尺寸、良好性能、便于制造、低成本和便于使用(例如便于分线和下线)等方面经受考验。
——在中心管式光缆中,为了获得更大的芯数,往往采用增大光纤带芯数的方法,例如,采用24芯光纤带。据报道:采用24芯光纤带生产864芯的光缆,可以作到大于目前正式采用的1000芯骨架式光缆的集装密度。这种24芯光纤带由两根12芯子带构成,要求既要保持整带的稳定和牢固,又要易于手工分成两根结构独立完整的12芯带,便于整带熔接。
——松管结构中的光纤与松管壁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据国外报道,如果采用柔软聚氯乙烯制造的半紧套管集装12根光纤(见图2),管外径为1.4mm,壁厚为0.2mm,则管子的截面积只有常规松套管的大约30%。不用中心加强构件,用螺旋绞或SZ绞方式把12根这样的半紧套管绞合成缆芯,然后在缆芯外加上中心管式结构的护套,构成144芯光缆。这种光缆适合于在管道内用牵引方法或气送方法安装。
光纤入户(FTTP),又被称为光纤到屋(FTTH),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电话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目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最终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依然在持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光纤入户(FTTH)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FTTH涉及的环节较多,只有通过各方合作,才能够将其推广开来。
首先,从全球范围看,政府是推进FTTH发展的关键因素。日本政府将FTTH的普及程度视为社会信息化先进程度的标志。2001年起日本开始执行e-Japan策略,其着重发展“超高速”宽带接入方式的指导思想使得高速宽带接入服务提供商数量急速增加。在2004年12月日本总务省提出了u-Japan战略。2006年1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又开始制订“IT新改革战略”,于近期特别针对宽带网络的建设部分,提出“新一代宽带战略2010”,其主要目标是在日本全面发展宽带,让无宽带接入的区域降为零。毋庸置疑,这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FTTH发展。韩国这一宽带大国也不甘落后。政府在2003年开始制定“IT839战略规划”,计划逐步发展FTTH替代现有的DSL网络,最终实现u-Korea的目标。美国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宽带接入市场之一,但在FTTH建设早期,曾远远落后于日本等国。但是自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颁布了“FTTH的接入网不必向竞争对手开放”的政策之后,FTTH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FCC的非捆绑政策对发展FTTx的运营商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倾斜,这使得两年时间内,美国FTTx用户数就跃居全球第二位。
其次,运营商应与内容提供商密切合作,推出有针对性的应用,尤其是在视频方面更应该加大合作力度。例如,目前Verizon公司的FIOS数据和视频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该公司计划在美国的16个州提供FIOS业务,2006年底将在FIOS网络上为600万个家庭提供业务。其目标是在今后5年内能占有数据市场的30%,在视频业务市场占25%。Verizon还计划到2006年底为300万到400万的住宅用户提供FIOSTV业务。
最后,运营商应在光纤线路敷设方面与各方开展密切的合作。日本、韩国FTTH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发展规划为指导、运营商建设发展为主体。而在美国新兴的运营商、公用事业公司和市政当局,都在采用各种FTTx技术提供丰富的业务,与传统的主体电信公司竞争,政府只是提供管制政策上的扶持。欧洲67%的FTTx工程由市政部门或电力能源公司承建,剩下的则由房地产开发商和运营商铺设,其中仅有8%的FTTx网络由主导运营商铺设。这些对于我们都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1 光纤
——符合ITU-T G.652.A规定的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n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 G.654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G.653光纤虽然可以使光纤容量有所增加,但是,原本期望得到的零色散因为不能抑制四波混频,反而变成了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障碍。
——为了取得更大的中继距离和通信容量,采用了增大传输光功率和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此时,传输容量已经相当大的G.652普通单模光纤显得有些性能不足,表现在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对这些技术应用的限制。在10Gb/s及更高速率的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可能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之一。光纤的PMD通过改善光纤的圆整度和/或采用“旋转”光纤的方法得到了改善,符合ITU-T G.652.B规定的普通单模光纤的PMDQ通常能低于0.5ps/km1/2,这意味着STM-64系统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大约400km。G.652.B光纤的工作波长还可延伸到1600nm区。G.652.A和G.652.B光纤习惯统称为G.652光纤。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包括受激布里渊散射、受激拉曼散射、自相位调制、互相位调制、四波混频、光孤子传输等。为了增大系统的中继距离而提高发送光功率,当光纤中传输的光强密度超过光纤的阈值时则会表现出非线性效应,从而限制系统容量和中继距离的进一步增大。通过色散和光纤有效芯面积对非线性效应影响的研究,国际上开发出满足ITU-T G.655规定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利用低色散对四波混频的抑制作用,使波分复用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得以应用,并且使光纤有可能在第四传输窗口1600nm区(1565nm-1620nm)工作。目前,G.655光纤还在发展完善,已有TrueWave、LEAF、大保实、TeraLight、PureGuide、MetroCor等品牌问世,它们都力图通过对光纤结构和性能的细微调整,达到与传输设备的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在一根光纤上开放更多的波分复用信道,国外开发出一种称为“全波光纤”的单模光纤,它属于ITU-T 652.C规定的低水吸收峰单模光纤。在二氧化硅系光纤的谱损曲线上,在第二传输窗口1310nm区(1280nm-1325nm)和第三传输窗口1550nm区(1380nm-1565nm)之间的1383nm波长附近,通常有一个水吸收峰。通过新的工艺技术突破,全波光纤消除了这个水吸收峰,与普通单模光纤相比,在水峰处的衰减降低了2/3,使有用波长范围增加了100nm,即打开了第五个传输窗口1400nm区(即1350nm-1450nm区),使原来分离的两个传输窗口连成一个很宽的大传输窗口,使光纤的工作波长从1280nm延伸到1625nm。
——为了提高光缆传输密度,国外开发了一种多芯光纤。据报道,一种四芯光纤的玻璃体部分呈四瓣梅花状,涂覆层外形为圆形,其外径与普通单芯光纤相同(见图1a)。光纤的折射率分布采用突变型时,光纤的平均衰减在1310nm波长上为0.375±0.01dB/km;在1550nm波长上为0.225±0.01dB/km。这种光纤的接头采用硅棒加热可缩套管的方法(见图1b),其接头损耗的平均值为
0.17dB,标准偏差为0.10dB。
2 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上全面采用光缆,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全部采用单模光纤,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
用过。
——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不采用光纤带。
——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在这些光缆中,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目前已停止使用。当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干线光缆有松套层绞式和中心管式两种结构,并且优先采用前者。松套层绞式光缆采用SZ绞合结构时的生产效率高,便于中间分线,同时也能使光缆取得良好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目前它已获得广泛采用。
——骨架式光缆的设计原理虽然和松套层绞式光缆相似,但是目前的实际工艺技术难以实现这一设计目标,使光缆拉伸性能难于达到规定的要求。这一点已为国内有关的光缆产品检测所证实,为此.目前我国的干线网已不再使用骨架式光缆。
——在长途线路中,由于距离长、分支少,光缆在系统中所占费用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干线光缆将通过采用G.655光纤和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来扩大容量。光缆本身的基础结构己相对成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光缆的某些防护结构和性能仍有待开发完善。例如,全介质光缆具有众所周知的优良防雷和防强电的性能,但它的直埋结构和防鼠性能始终不尽人意,是值得开发的课题。
——据国外报道,采用玻纤增强塑料圆丝销装结构和外护层中夹入玻璃纱层的结构,或者在护套料中掺杂0.4%的驱兽剂微囊,都能取得良好的防鼠效果。
——海底光缆所受机械力,特别是拉力的作用,往往比陆地光缆要严峻得多。为此,海底光缆结构适应性的研究,以及光缆加强构件蠕变问题的研究,对确保光纤光缆的安全使用都是很重要的。据报道,针对使用环境条件开发了某些实用产品,例如,8000m深海用的轻型光缆,2000m深海、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轻铠光缆,1500m深海、多岩石、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单铠光缆,400m深海、多岩石、多浪、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单铠光缆,200m深海、多岩石、易磨损和压碎、有船只拖挂危险地区用的专门铠装光缆,以及防鲨鱼用的特殊光缆。
——光纤的氢损问题在海底光缆中更加引入关注。据报道,普通单钢丝铠装和双钢丝铠装的光缆,经8-10年之后,在1550nm波长上可测试到0.01-0.O4dB/km的氢损。在光缆填充物中加入吸氢材料和采用金属密封管作松套管,则没有出现光纤的氢损现象。
3 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分支多,分插频繁,为了增加网的容量,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由于管道内径有限,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是很重要的。
——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接入网用光缆中广泛采用光纤带型式,它可使光缆适应芯数大和光纤集装密度高的要求,而且可以通过光纤带整带接续的方式提高光缆接续效率。但是,在小芯数光缆情况下,也直接采用分立的光纤。
——由于光纤带光缆中光纤集装密度增大,可能损害光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以及有可能损害光纤的传输衰减。因此,在获得大芯数、小外径要求的同时,光纤带光缆还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
——接入网光缆主要用于室外,目前有松套层绞式、中心管式和骨架式三种类型。虽然这些结构在国内都得到应用,但是都还需要在获得高集装密度、小尺寸、良好性能、便于制造、低成本和便于使用(例如便于分线和下线)等方面经受考验。
——在中心管式光缆中,为了获得更大的芯数,往往采用增大光纤带芯数的方法,例如,采用24芯光纤带。据报道:采用24芯光纤带生产864芯的光缆,可以作到大于目前正式采用的1000芯骨架式光缆的集装密度。这种24芯光纤带由两根12芯子带构成,要求既要保持整带的稳定和牢固,又要易于手工分成两根结构独立完整的12芯带,便于整带熔接。
——松管结构中的光纤与松管壁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据国外报道,如果采用柔软聚氯乙烯制造的半紧套管集装12根光纤(见图2),管外径为1.4mm,壁厚为0.2mm,则管子的截面积只有常规松套管的大约30%。不用中心加强构件,用螺旋绞或SZ绞方式把12根这样的半紧套管绞合成缆芯,然后在缆芯外加上中心管式结构的护套,构成144芯光缆。这种光缆适合于在管道内用牵引方法或气送方法安装。
光纤入户(FTTP),又被称为光纤到屋(FTTH),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电话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目前,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最终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依然在持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光纤入户(FTTH)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FTTH涉及的环节较多,只有通过各方合作,才能够将其推广开来。
首先,从全球范围看,政府是推进FTTH发展的关键因素。日本政府将FTTH的普及程度视为社会信息化先进程度的标志。2001年起日本开始执行e-Japan策略,其着重发展“超高速”宽带接入方式的指导思想使得高速宽带接入服务提供商数量急速增加。在2004年12月日本总务省提出了u-Japan战略。2006年1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又开始制订“IT新改革战略”,于近期特别针对宽带网络的建设部分,提出“新一代宽带战略2010”,其主要目标是在日本全面发展宽带,让无宽带接入的区域降为零。毋庸置疑,这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FTTH发展。韩国这一宽带大国也不甘落后。政府在2003年开始制定“IT839战略规划”,计划逐步发展FTTH替代现有的DSL网络,最终实现u-Korea的目标。美国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宽带接入市场之一,但在FTTH建设早期,曾远远落后于日本等国。但是自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颁布了“FTTH的接入网不必向竞争对手开放”的政策之后,FTTH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FCC的非捆绑政策对发展FTTx的运营商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倾斜,这使得两年时间内,美国FTTx用户数就跃居全球第二位。
其次,运营商应与内容提供商密切合作,推出有针对性的应用,尤其是在视频方面更应该加大合作力度。例如,目前Verizon公司的FIOS数据和视频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该公司计划在美国的16个州提供FIOS业务,2006年底将在FIOS网络上为600万个家庭提供业务。其目标是在今后5年内能占有数据市场的30%,在视频业务市场占25%。Verizon还计划到2006年底为300万到400万的住宅用户提供FIOSTV业务。
最后,运营商应在光纤线路敷设方面与各方开展密切的合作。日本、韩国FTTH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发展规划为指导、运营商建设发展为主体。而在美国新兴的运营商、公用事业公司和市政当局,都在采用各种FTTx技术提供丰富的业务,与传统的主体电信公司竞争,政府只是提供管制政策上的扶持。欧洲67%的FTTx工程由市政部门或电力能源公司承建,剩下的则由房地产开发商和运营商铺设,其中仅有8%的FTTx网络由主导运营商铺设。这些对于我们都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4-12 17:04
现在楼层与楼层之间、楼与楼之间都用光纤了。
- 2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4-12 16:06
核心的网络都是用光纤连的...可见其重要性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