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沐浴 是什么意思?
焚香沐浴 是什么意思?
洗完澡,烧完香
焚香沐浴:多指寺院的僧人在念经和做法事前进行的准备工作。也包涵着对佛陀的敬仰之意。
焚香: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健身的习俗。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金銮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 古时的诸葛孔明,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时焚香,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观书时,斋中常要焚香。他在诗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画的神奇作用。他说:“观画,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境界;作画,我也于香雾中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 在家中经常焚香,可以醒脑清神,去浊存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且有延年益寿之功
沐浴:1)洗澡。
(2)比喻受润泽:每朵花,每棵树,每根草都~在阳光里。
(3)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他们~在青春的欢乐里。
在古代,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那么“沐浴”又是从何而来呢?
“沐浴”即洗澡,现代口语很少说“沐浴”的,但是它却是古代常用之词。“沐”,濯发也――《说文》,指洗头,亦即洗发;“浴”则指洗身了。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先要沐浴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
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到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曾著有《沐浴经》三卷,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
据史书记载,公元334年,东晋石虎在邺城盖了“龙温池”,这是我国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西安临潼闻名中外的温泉浴室“华清池”,则建于唐代。
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繁荣,营业性的公共浴室应运而生。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有“公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的记载,说明宋代的公共浴室还挂有招徕顾客的标志。非但如此,当时已出现了代客擦背的专职服务人员,他们很受洗澡人的欢迎。苏东坡曾在一首《如梦令》词里赞叹过他们的劳动:“寄词擦背人,昼夜劳君挥肘。”及至16世纪,我国的公共浴室就相当普遍了。
沐浴
气功学术语。指周天功时精气沿任督运行中,呼吸之间换气时小作停顿,撤除意守,休息念虑。《金丹大要》卷七“沐浴心虑须知”引无名子:“不进火候谓之沐浴……不进阴符亦谓之沐浴也。”又《中和集》:“洗心涤虑谓之沐浴。”一般在精气过夹脊时和降下丹田时进行,称为“卯酉沐浴。”
焚香,沐浴,更衣,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