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6:54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1-04 04:30
解答题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的放射性含量 ,原因是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理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01-04 05:04
(1)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2)a.升高;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点于上清液;b.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3)先用32P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大量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解析⑴不具有放射性,说明DNA已全部注入;⑵上清液具有放射性,说明部分亲代噬菌体未侵染大肠杆菌或部分子代噬菌体已释放出来;⑶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的生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1-04 05:49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