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当年为什么要出山??
答案:6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0:38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01-28 21:09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1-28 21:16
经不住刘备的再三恳求。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8]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8] 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1-29 00:57
刘备需要诸葛亮,同样诸葛亮也需要刘备来成就自己的抱负和政治理想
- 2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1-28 23:26
切 都不对 因为郭嘉死了 第一聪明的人死了 当然他这个第二的出山了 否则在郭嘉没死前 出来只会丢人现眼 哈哈 就是因为这个 至于其他的还有几个原因 比如被刘备哭出来的,还有啊 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
- 3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1-28 23:17
诸葛亮才华横溢,只因未遇明主,才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感动诸葛亮,认为此人必是一代明君,遂出山辅佐刘备。
- 4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1-28 22:14
原因应该不只一个 我自己分析是这样的:A 三国志上记载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刘备是"凡三往 乃见"可见是有一部分原因是感动于刘备的多次亲往B 诸葛亮经常自比"管""乐" 他应该是想发挥自己的本事 又见到象刘备这么好的君主 就出山了
- 5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1-28 21:54
如果你想知道三国演义:那就是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后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 如果你想知道历史:那就是诸葛亮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名士,他有政治抱负,就是兴复汉室,所以他选择了刘备,因为刘备姓刘,汉朝也姓刘。并且历史上是诸葛亮先毛遂自荐后才有刘备的三顾茅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