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传统礼仪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1:55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2-06 02:08
汉族的传统礼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2-06 03:25
汉族的传统风俗习惯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
彩,丰富异常。
1. 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2.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4.建筑形式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余下全文>>汉族习俗 汉族传统礼仪有哪些 汉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这个我知道:汉族有什么民族习俗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婚姻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 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殓”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要尽量做得好,有的富贵人家是用珍贵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还要油漆彩画。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余下全文>>汉族的习俗和节日 汉族节日: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1)春节:春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旧俗春节临近,一般人家均买活鱼养在缸内,等到春节时食用,寓意“年年有余(鱼)”或“吉庆有余(鱼)”。除此之外,家家还要剪窗花,贴年画,挂春联,贴“福”字。贴“福”字讲究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气氛非常浓。除夕晚,民间又叫“三十”,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辞别”,也就是辞旧岁迎新年。除夕之夜,外出的家人要赶回家,与全家人团聚共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家家都备有丰富的菜品,用鸡、鸭、鱼、肉、海鲜及各种新鲜蔬菜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这顿饭必有鱼(余),预祝“年年有余”。除夕夜一般要守岁,半夜零点,钟声一响,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正月初一,北方人通常吃饺子,南方人则吃汤圆,不少地区有吃年糕的饮食习俗,寓意一年的好运更比一年高(好)。春节期间,有相互拜年、馈赠礼物的习俗,人们见面要相互道“过年好”。许多地方还有逛庙会、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等民间活动。(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这天要吃江米(糯米)面元宵或水磨面汤圆。馅芯大致有白糖玫瑰、黑芝麻、豆沙、什锦、椰奶等。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元宵节之夜,还有猜谜语、观灯等民间活动,更增添了节日热闹的气氛。(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由于五为阳数,所以又叫端阳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粽子多为三角形,品种很多,有小枣粽、豆沙粽、火腿粽、咸肉粽等。一些地区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喝雄黄酒,樱桃的习俗。此外,还有赛龙舟的民间活动。(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普遍都很重视这个节日,合家团聚,赏月,品尝各式月饼,吃应季的水果,如葡萄、石榴、柿子、各种瓜类等。各地区都有传统月饼,如北京的自来红等。每至中秋佳节,人们争相购买月饼,馈赠亲友,互祝团圆。(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另外,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6)冬至: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还有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这个节气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发展,也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面蔽等。曰(7)腊八节: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腊八粥作为我国的节令小吃,主要由糯米、花生仁、莲子、黄豆、赤豆、绿豆、百果、红枣等干果熬煮而成。腊八粥其味多样、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体正常饮食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因此在有的地方,腊八粥又称为福德粥,意思是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能增添喜庆。...余下全文>>汉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年画:财神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在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初五日是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余下全文>>汉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食俗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 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余下全文>>汉族注重礼仪吗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汉族都有哪些习俗礼仪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是汉族的一种庄重的礼节,主要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常作臣对君之拜。
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的拜礼。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此外还有只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时极流行。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但并未绝迹,直到解放后才彻底摒弃,但民间下辈对上辈有时也偶用此礼以示敬重。同时,打拱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并未完全绝迹。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各有什么礼仪习俗?汉族有哪些禁忌? 琦善在後世的评价中,以负面居多,但也 有人认为当年琦善有“自知之明”,他所约 订的《穿鼻草约》已是晚清损失最小的条 约。
彩,丰富异常。
1. 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2.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4.建筑形式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余下全文>>汉族习俗 汉族传统礼仪有哪些 汉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这个我知道:汉族有什么民族习俗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婚姻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 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殓”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要尽量做得好,有的富贵人家是用珍贵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还要油漆彩画。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余下全文>>汉族的习俗和节日 汉族节日: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1)春节:春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旧俗春节临近,一般人家均买活鱼养在缸内,等到春节时食用,寓意“年年有余(鱼)”或“吉庆有余(鱼)”。除此之外,家家还要剪窗花,贴年画,挂春联,贴“福”字。贴“福”字讲究倒着贴,寓意“福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气氛非常浓。除夕晚,民间又叫“三十”,除夕的“除”字,原意是“辞别”,也就是辞旧岁迎新年。除夕之夜,外出的家人要赶回家,与全家人团聚共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家家都备有丰富的菜品,用鸡、鸭、鱼、肉、海鲜及各种新鲜蔬菜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这顿饭必有鱼(余),预祝“年年有余”。除夕夜一般要守岁,半夜零点,钟声一响,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正月初一,北方人通常吃饺子,南方人则吃汤圆,不少地区有吃年糕的饮食习俗,寓意一年的好运更比一年高(好)。春节期间,有相互拜年、馈赠礼物的习俗,人们见面要相互道“过年好”。许多地方还有逛庙会、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等民间活动。(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这天要吃江米(糯米)面元宵或水磨面汤圆。馅芯大致有白糖玫瑰、黑芝麻、豆沙、什锦、椰奶等。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元宵节之夜,还有猜谜语、观灯等民间活动,更增添了节日热闹的气氛。(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由于五为阳数,所以又叫端阳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粽子多为三角形,品种很多,有小枣粽、豆沙粽、火腿粽、咸肉粽等。一些地区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喝雄黄酒,樱桃的习俗。此外,还有赛龙舟的民间活动。(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普遍都很重视这个节日,合家团聚,赏月,品尝各式月饼,吃应季的水果,如葡萄、石榴、柿子、各种瓜类等。各地区都有传统月饼,如北京的自来红等。每至中秋佳节,人们争相购买月饼,馈赠亲友,互祝团圆。(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要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另外,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6)冬至: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做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还有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这个节气经过数千年的延续发展,也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面蔽等。曰(7)腊八节:腊八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腊八粥作为我国的节令小吃,主要由糯米、花生仁、莲子、黄豆、赤豆、绿豆、百果、红枣等干果熬煮而成。腊八粥其味多样、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体正常饮食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因此在有的地方,腊八粥又称为福德粥,意思是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能增添喜庆。...余下全文>>汉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贴“赤口”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送年”
一般晚上举行送年仪式,是送诸神和祖先回天。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年画:财神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在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习俗预兆招财进宝。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初五日是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余下全文>>汉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食俗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 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余下全文>>汉族注重礼仪吗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汉族都有哪些习俗礼仪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是汉族的一种庄重的礼节,主要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常作臣对君之拜。
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的拜礼。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此外还有只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时极流行。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但并未绝迹,直到解放后才彻底摒弃,但民间下辈对上辈有时也偶用此礼以示敬重。同时,打拱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并未完全绝迹。汉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各有什么礼仪习俗?汉族有哪些禁忌? 琦善在後世的评价中,以负面居多,但也 有人认为当年琦善有“自知之明”,他所约 订的《穿鼻草约》已是晚清损失最小的条 约。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