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里的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4:49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04-04 00:47
心经里的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4-04 01:16
《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多个字,但是其中却浓缩了佛教中的精华。普巴先生开创了科学说菩提的先河,这句话在科学说心经中理解为-精神系统的运行,包含了物质世界在心灵里的作用于反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04-04 03:24
“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出自《般若波若蜜多心经》。
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
在色蕴之后,加一句亦复如是,意思就是都一样是空。
即可说: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
在色蕴之后,加一句亦复如是,意思就是都一样是空。
即可说: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 2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4-04 03:00
受想行识,佛教用语,“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 3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4-04 01:29
佛教用语,“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出自《般若波若蜜多心经》。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