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以补心肌缺血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29 03:51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07-28 07:41
吃什么可以补心肌缺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7-28 08:27
心肌缺血的食疗方法:应减少饮食热能以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单糖和双糖摄入量,供给适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
(一)热能
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其中年龄和体力活动程度最重要。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和日常其他活动相对减少,基础代谢率也不断下降,因此每天所需的热能也相应减少。若有超重,应减少热能的供给以降低体重。评价体重是否正常,最简便方法是身高厘米数减去105作为体重上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30岁以上>15%过重,30岁以下>标准体重10%为过重,>标准体重20%为肥胖。蛋白质占总热能13%~15%、脂肪<20%、碳水化物65%左右为宜。有高胆固醇血症者,脂肪比例可降至16%,高甘油三酯血症者,碳水化物应控制在55%上下。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饱,最好少量多餐,每天4—5餐。
(二)控制脂肪
脂肪量占总热能20%,不应超过25%。多用植物油。作为预防饮食时,P/S比值应该>1;治疗饮食时,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5~20g/d,P/S比值应>2.o;禁用动物脂肪高的食物。
(三)限制胆固醇
食物胆固醇供给,作为预防饮食时限制在300mg/d以下,治疗饮食低于200mg/d;禁用高胆固醇食物。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及P/S比值可参考表18—2。
(四)碳水化物
宜选用多糖类碳水化物,占热能<65%。因纤维素、谷固醇、果胶等可降低胆固醇;肥胖者主食应限制,可吃些粗粮、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防治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有益。应限制含单糖和双糖高的食品。
(五)蛋白质
蛋白质按劳动强度供给,其中轻度体力劳动为1.26g/kg;极重度体力劳动可达1.75g/kg,动物蛋白占蛋白总量30%。冠心病饮食蛋白质应占总热能15%,或按2g/kg供给。尽量多用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其他如绿豆、赤豆也很好;因豆类含植物固醇较多,有利于胆酸排出,且被重吸收量减少,胆固醇合成随之减少。鱼类中河鱼或海鱼,大部分含胆固醇较低,如青鱼、草鱼、鲤鱼、甲鱼、黄鱼、鲳鱼、带鱼等胆固醇的含量<100mg%;故每天吃250g鱼,其胆固醇含量<300mg/d,鱼油在防治冠心病中有重要的价值。牛奶含抑制胆固醇合成因子,牛奶中脂肪和胆固醇使人担忧,但每l瓶牛奶仅含脂肪9g,胆固醇30mg,故冠心病患者不必禁牛奶。鸡蛋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是蛋黄中的胆固醇,1只鸡蛋约含250mg胆固醇;健康人每天增加1只鸡蛋,不影响血胆固醇;事实上适量吃鸡蛋有益无害,但不宜多吃。
(六)供给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食用新鲜绿叶蔬菜,深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素C。蔬菜体积大可饱腹,含粗纤维多,减少胆固醇吸收。水果含热能低,维生素C丰富,含有大量果胶;山楂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外,还有黄酮类物质,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和镇静作用,多聚黄烷有降压强心功能。海藻类,如海带、紫菜、发菜及黑木耳等富含蛋氨酸、钾、镁、铜、碘,均有利于冠心病治疗,但蛋氨酸不宜过多;配制饮食时应注意锌/铜比值不宜过高。
(一)热能
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其中年龄和体力活动程度最重要。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活动和日常其他活动相对减少,基础代谢率也不断下降,因此每天所需的热能也相应减少。若有超重,应减少热能的供给以降低体重。评价体重是否正常,最简便方法是身高厘米数减去105作为体重上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30岁以上>15%过重,30岁以下>标准体重10%为过重,>标准体重20%为肥胖。蛋白质占总热能13%~15%、脂肪<20%、碳水化物65%左右为宜。有高胆固醇血症者,脂肪比例可降至16%,高甘油三酯血症者,碳水化物应控制在55%上下。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饱,最好少量多餐,每天4—5餐。
(二)控制脂肪
脂肪量占总热能20%,不应超过25%。多用植物油。作为预防饮食时,P/S比值应该>1;治疗饮食时,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5~20g/d,P/S比值应>2.o;禁用动物脂肪高的食物。
(三)限制胆固醇
食物胆固醇供给,作为预防饮食时限制在300mg/d以下,治疗饮食低于200mg/d;禁用高胆固醇食物。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及P/S比值可参考表18—2。
(四)碳水化物
宜选用多糖类碳水化物,占热能<65%。因纤维素、谷固醇、果胶等可降低胆固醇;肥胖者主食应限制,可吃些粗粮、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对防治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均有益。应限制含单糖和双糖高的食品。
(五)蛋白质
蛋白质按劳动强度供给,其中轻度体力劳动为1.26g/kg;极重度体力劳动可达1.75g/kg,动物蛋白占蛋白总量30%。冠心病饮食蛋白质应占总热能15%,或按2g/kg供给。尽量多用黄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等,其他如绿豆、赤豆也很好;因豆类含植物固醇较多,有利于胆酸排出,且被重吸收量减少,胆固醇合成随之减少。鱼类中河鱼或海鱼,大部分含胆固醇较低,如青鱼、草鱼、鲤鱼、甲鱼、黄鱼、鲳鱼、带鱼等胆固醇的含量<100mg%;故每天吃250g鱼,其胆固醇含量<300mg/d,鱼油在防治冠心病中有重要的价值。牛奶含抑制胆固醇合成因子,牛奶中脂肪和胆固醇使人担忧,但每l瓶牛奶仅含脂肪9g,胆固醇30mg,故冠心病患者不必禁牛奶。鸡蛋对冠心病的影响,主要是蛋黄中的胆固醇,1只鸡蛋约含250mg胆固醇;健康人每天增加1只鸡蛋,不影响血胆固醇;事实上适量吃鸡蛋有益无害,但不宜多吃。
(六)供给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食用新鲜绿叶蔬菜,深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素C。蔬菜体积大可饱腹,含粗纤维多,减少胆固醇吸收。水果含热能低,维生素C丰富,含有大量果胶;山楂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外,还有黄酮类物质,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和镇静作用,多聚黄烷有降压强心功能。海藻类,如海带、紫菜、发菜及黑木耳等富含蛋氨酸、钾、镁、铜、碘,均有利于冠心病治疗,但蛋氨酸不宜过多;配制饮食时应注意锌/铜比值不宜过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7-28 09:59
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
心脏为什么会缺血呢?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粘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还有一种情况,心脏供血没有减少,但心脏氧需求量增加了,这是一种相对心肌缺血。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冠状动脉,开口在升主动脉内。
临床显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心肌缺血对心脏和全身都可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的。心脏没有“氧仓库”,完全依赖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会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减小,使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时,代谢的废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时地清除,易产生不利影响。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缩,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这种情况突然发生,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与这种情况相关
心肌缺血还会损害舒张功能。收缩不良和舒张不良结合起来,易导致心室充盈压升高,引起肺充血,还可引起复杂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心肌电活动失常。因此,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应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才可避免潜在的严重后果。
心机缺血 是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方案为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或其缓释剂型),作用为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还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一方面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风等。
所谓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诊断已确定的颊呙挥辛俅残慕释粗⒆矗?B >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如心电图典型缺血性ST段变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但由于无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电图可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猝死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此外,有人报道,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亦有人对520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30年随访观察中发现,25%的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其10年内死亡率为84%。结果表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医学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因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它可影响各型冠心病的预后,所以应积极诊断与治疗。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饮食,六个字,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