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疏影》哪首最佳?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4-28 00:4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4-28 02:08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东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南宋词人姜白石的《暗香》、《疏影》,脍炙人口,为人传诵。《疏影》中的“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前人对“昭君”一词有种种解释,对词本身的意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昭君”句指徽钦二帝北狩,有人说“昭君”只指徽宗,也有人说“昭君”指的是那个从金国逃回的女人柔福,更有人说这首词写的是姜白石“合肥情侣”。我个人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可靠。
姜白石词的特点,在这两首词中突出表现出来。他不同于周美成,用景物、事件、最有特征的情节构造一个故事;而是在用景物、事件的同时,将景物、事件浸染上他个人特有的主观感觉和感受;再把这种感受,一片一片地缀合起来构成一幅若明若暗的,不是丹青而是水墨的图画。要是一个没有和他一样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感受的人,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现出一幅统一的整体画面。以《疏影》为例:“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看来他见到一幅画,上面有两只小鸟站在梅枝上。这是一个片断的景物。因为这首词作于冬天,不会有翠禽枝上同宿的。只有画图中才如此。但作者在这片断景物中寄寓了什么样的特殊感受,作者却没有明白说出来。他另有一首《鬲溪梅令》(丙辰冬[1196]自无锡归,作此寓意)说:“好花不与
- 1楼网友:旧脸谱
- 2021-04-28 03:51
- 2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04-28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