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煤油灯】爷爷的煤油灯童话故事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先生.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06:58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2-13 17:54
【爷爷的煤油灯】爷爷的煤油灯童话故事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先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2-13 19:16
【答案】 玩捉迷藏游戏时钻到仓房角落里的东一拿着煤油灯出来.
那是一只形状珍奇少见的的煤油灯.用一米来长的粗竹筒制成的灯台,上面罩一只精致的玻璃灯罩,灯罩里还残留着些微点燃过的痕迹,乍一见,你甚至认不出它会是一盏煤油灯.
大家都还当它是早年的步枪呢.
“啥东西,是步枪吧?”刚刚还蒙着眼睛捉别人的宗八就就这么说.
东一的爷爷开始也没弄看清楚那是个啥东西,隔着老花眼镜定定地瞧了好半天,才认出它是只煤油灯,接着就教训起这群孩子来:“瞧瞧,看你们都把什么翻腾出来了!你们这帮孩子呀,让你们好好玩,可是说不上就翻出什么东西,神出鬼没的,简直就是偷吃的搀猫.行了行了,把那东西交给我,你们都到外面玩去吧!外边不是有电线杆什么的吗,够你们玩的了!”
挨了训斥的孩子们知道做过了头,就不用说翻出煤油灯的东一了,连什么也没碰的几个附近住的孩子也都像做错事一样,垂头丧气地溜之大吉.
在户外,春风时而将路上的尘土吹扬起来,白色的蝴蝶匆忙地从慢吞吞的牛车后边一飞而过.电线杆倒是东一根西一根的,可孩子根本不想围着电线杆玩.在孩子们看来,大人叫玩什么就玩什么,那才让人瞧不起呢.
于是,孩子们向广场的方向飞奔而去,衣服口袋里的玻璃球哗啦啦响个不住.没多久,玩兴就让他们把刚才煤油灯的事忘在了九霄云外.
黄昏时分东一回家来,里屋的角落里放着那只煤油灯.想到提及煤油灯难免爷爷又要唠叨,就没吭声.吃了午饭,百无聊赖,东一一会儿靠在衣柜上,把抽屉的拉环弄出大大的响动;一会儿跑到店铺里,定定地注视着一位留着小胡子的农艺学校老师向老板定购一本书名好难记的什么《萝卜栽培技术之理论和实践》的书.对这些没了兴趣后,他又跑回里屋,趁爷爷不在,凑到煤油灯那儿,把灯罩摘下来,转动有五分硬币那么大的扳手,让灯芯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鼓捣的时间一长,到底还是被爷爷发现了.不过,这回爷爷没有责备他,让下人倒好茶,吧嗒一下从嘴里抽出烟袋嘴,说:
“东一啊,爷爷对这盏煤油灯太有感情了.这么长时间,我倒要把它遗忘了,今天东一把它从仓库里翻出来,让爷爷又想起了过去的事情.像爷爷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遇到煤油灯或者别的什么早年的旧东西,就别提有多高兴啦.”
东一愣愣地看爷爷的脸,刚刚爷爷还叙叙道道地他的生气呢,这回还不得发更大的火?哪想到爷爷重见旧物,还挺高兴.爷爷说:“孩子,过来,坐下,爷爷给你讲讲从前的故事.”
东一就喜欢听故事,早就乖乖地坐在爷爷面前.接受说教时往往会觉得不舒服,东一特地作出在家里听故事时的姿势,就是趴在铺上两腿后蹬,时而将两只脚背相互磕碰.
下面就是爷爷讲给东一的故事.
那还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刚好是日俄战争的时候.在岩滑新田村有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叫己之助.
己之助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让村里人收留他,他什么活儿都干.像帮别人家干点跑腿儿的活计,像帮别人照看小孩儿,帮人家捣米什么的,但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他经常想,生为男人,就这么给别人看孩子、捣米,那太没有意义了.
男人必须自强自立.可己之助每天一个人糊口都勉勉强强,凭什么自立呀?连买一本书的钱都没有;就是有钱买书,也没工夫看啊.
己之助暗暗等待着自立于世的契机.
某一年夏天的过午时分,有人求他拉人力车.那时候,岩滑新田村经常有两三个拉人力车的.从名古屋方向赶来洗海澡的游客大多乘火车到半田下车,然后搭乘人力车从半田到知多半岛西海岸的大野镇或新舞子去,岩滑新田刚好在其沿途一线上.
人力车要人来拉,速度不可能太快,加上有一座山岭拦在岩滑新田和大野之间,要格外花些时间,更何况那时候的车轮还是嘎吱嘎吱响的笨重铁轮呢.这样,着急的客人就加倍付钱,请两个车夫拉车.请己之助拉车的就是急于赶路的避暑游客.
己之助把绑在车辕上的绳索缆在肩头,吭吃吭吃地奔跑在夕阳照射下的路上.刚开始干这活儿,煞是辛苦,但他全不介意,内心充满对这分活计的好奇心.因为自打懂事以后,他还没有走出村庄一步,山岭那一边的城镇是啥样,住着怎样的人家,他一无所知.
天快黑时,他总算到了大野镇,暮色中的人们宛如一个个模糊的白点儿.己之助头一次看到大野镇的景物,鳞次栉比的大商店最令他大开眼界.己之助他们村只有一家商店,而这惟一的小商店也就卖些村里人常用的点心啦、草鞋啦,纺线用的工具啦,治病用的膏药、装在贝壳里的眼药之类的东西.
然而最让己之助震惊的是,那大商店里点着的一盏盏像花朵般特别好看的玻璃罩的煤油灯.己之助他们村里好多人家夜里都不点灯.人们就像盲人一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家里摸索着找水、找石磨、找顶梁柱.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就用娶媳妇时当嫁妆带过来的灯笼照明.那种用纸张贴成四方型的灯罩,里边放一装煤油的小碟,在小碟边上伸出一根灯芯,燃着樱花花蕾一样小的火苗,把四周的纸映成桔黄颜色,照得附近多少也就有些光亮.多么好的灯笼,都没有己之助在大野镇见到的煤油灯那么亮.
而且,那煤油灯是用当时很少见的玻璃制成的,比容易熏黑弄破的纸灯笼不知要好到哪里去.正是有了这些煤油灯,己之助觉得整个大野镇亮堂堂宛如水底龙宫.他甚至不想回自己的村子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从明亮的地方再回到黑暗的地方.
己之助收下拉脚的15个铜钱,离开了人力车,就像喝醉酒一样在镇上徘徊不停.他被这座海涛阵阵的海边城镇迷住了,被那么多商店和里边的煤油灯迷住了.
在制衣店,老板在煤油灯下展开用山茶花染出的绸缎;在稻米店,伙计们在煤油灯下一粒粒从小豆堆里挑拣出成色差的;他看见某家的女孩子在煤油灯下撒着白色的贝壳,玩着游戏;他看见一处商店,有人在里面将细小的珍珠用线串起来,做成念珠.在己之助看来,在煤油灯青幽幽的光芒里人们如同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世界,美好极了.
己之助以前也听说过“文明开化已经到来”的说法,今天他才感受到什么是文明开化.
走着走着,己之助来到了一家挂着五花八门煤油灯的商店,那一定是专卖煤油灯的商店.他手里攥着15个铜钱犹豫再三,还是下决心闯了进去.己之助用手一指:
“把那东西卖给我一个!”那时候他还叫不出煤油灯这个词呢.
店里的人把己之助手指的煤油灯摘下来.可是这盏灯15个铜钱买不下来.
“能便宜一点不?”
“不能便宜.”卖货的回答.
“用批发价卖我吧.”
己之助常到村里的杂货铺卖自己编的草鞋,知道做买卖有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要底得多.比如,村里的杂货铺用每双一个半铜板的批发价收了己之助的葫芦状草鞋,然后用两个半铜板的价格零售给拉人力车的车夫.
煤油灯商店的老板没想到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伙计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吃惊地望着己之助的脸.他说:“你说要用批发价卖给你,如果你是专门卖灯的,我可以给你批发价,但对普通顾客是不能按批发价卖货的.”
“你是说,如果我是卖灯的就能按批发价卖我?”
“是这样.”
“那好啊,我就是卖灯的,你按批发价给我好了.”
“你是卖灯的,哈哈哈.”老板手里拿着煤油灯笑起来.
“老板,我说的是真的,我从此以后就要卖煤油灯了.所以我求求你今天先按批发价卖我一盏,等下一次来,我一定一次上很多货,一定.”
老板笑了,他被己之助的真诚感染了,在问了许多有关他的身世后把煤油灯递给他:“好,那我就按批发价卖给你一盏,其实就是按批发价15个铜钱也不够,我佩服你的认真劲儿,就赔钱卖了.你可要好好做生意,替我们多卖货喽.”
己之助请教了一下煤油灯的用法,然后就赶回村子.一路上,他不是打着纸糊的灯笼,而是直接点着煤油灯为自己照亮.这样,即使走进灌木从和松树林也毫不胆怯,因为他提着一盏花朵般的煤油灯.
己之助的心里点燃着另外一盏明灯,那是一盏希望的明灯:靠着买来的这盏文明的利器,他要让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黑暗村庄里人们的生活亮堂起来!
己之助的新生意起初一无进展,因为村民们对任何新事物都报有怀疑的态度.想来想去,他拿着那盏煤油灯来到村里惟一的杂货店,求他在店里暂时用他的煤油灯照明,不收费,免费借用.
杂货店的老板娘好说歹说才算应承下来,在店里的顶棚上钉了根钉子,把煤油灯吊起来,当晚就点亮它.
大约过了五天光景,己之助又去推销他的草鞋,只见杂货店的老板娘喜滋滋地告诉他,说这煤油灯真是太好了,晚上也有人来买货了,看中什么就买,找钱也不会出错了.老板娘还说,知道煤油灯种种好处的村里人向己之助订购了三盏煤油灯,听得己之助高兴得要跳起来.
从杂货店拿到订购煤油灯的钱和卖草鞋的钱,他立即直接奔向大野镇.他跟灯店老板讲明缘由,不足的部分暂时赊账,将买来的三盏煤油灯很快卖给订货的人.
此后,己之助的生意越来越好.开始是按照订货数量到大野镇上货,慢慢有了些余钱,无人订货,他也备上很多货.
这时候,己之助全力投入煤油灯生意,再也不干帮别人跑腿儿和照看孩子的事情了.他制做了一辆像晾衣台那样的带围拦的车,在本村或到附近的村落叫卖,车上挂满煤油灯和灯罩,推起车来发出玻璃轻微触碰的动听声响.
己之助没少挣钱,更要紧的是他喜欢做这种生意.以前黑暗的房间陆续都点燃起从己之助那里买来的煤油灯,己之助感觉就像把文明开化的光明之火一一点燃,照亮一个又一个家庭.
己之助已经是一名青年,以前他没有自己的家,一直暂借乡长家的仓房住.这回有了钱,他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屋,经媒人介绍娶了媳妇.
有一天在邻村宣传煤油灯时,他把从乡长那里听来的话讲给人听,说:“在煤灯油底下,把报纸摊开在铺席上都能看清上面的字.”一位顾客反问:“真的?”讨厌说假话的己之助要自己试试看,就从乡长那里索要几张旧报纸,在煤油灯下展开来看.
乡长说的一点不假.报纸上的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己之助喃喃自语:“我做生意啥时候说假话呀.”然而,灯光下的字迹再清楚对己之助也毫无意义,因为他不认识上面的字.
“有了煤油灯可以看报纸,可是不识字还不算文明开化.”己之助这么说,以后他每天晚上都到乡长那里请教识字.
认真学习一年,己之助能读报纸了,一点也不比村里小学毕业的人差.后来他又学会了看书.
己之助从青年变成了壮年,有了两个孩子.他经常想,尽管算不上发迹,不管怎么说也算自立于世了.每次这么想,心里就充满一种幸福满足的感觉.
有一次己之助到大野镇采购煤油灯的灯芯,路上看到五六个小工在路边挖坑,埋一种有粗又长的杆子.那杆子上方有两根手臂一样的横木固定在那里,横木上还长着若干个像瓷不倒翁模样的东西.他正弄不懂为什么要把这怪物立在路边呢,往前又走了一段,又有相同的高高的杆子立在那里,有几只麻雀在那横杆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在路边每隔大约50米左右,就立起一根怪怪的杆子.
己之助忍不住去问一家面条店老板,那正在阳光下晾面条的老板告诉他,马上要用上电灯了,看来以后就用不着点煤油灯了.
己之助听不大懂,他全然不知道电是怎么一回事,好像用电能顶替煤油灯,那电肯定也是一种灯.灯在家里点上就得,为啥要在路边竖起那么多根不知干啥用的杆子?
一个月以后,己之助再次到大野去,看见竖起的粗杆子上拉起几条黑黑的线.黑线从横木上的瓷不倒翁的脖子上绕一圈,然后搭向另外的大杆子上;在那上边的瓷不倒翁的脖子上绕一圈,又架到下一根杆子上,以此类推,没完没了.
仔细观察发现,各处的大杆子上总是有两根黑线从瓷不倒翁的脖子那里分出来,连接到住户的房檐处.
“哦,电真是给人照明用的东西?这不就是一张网吗,简直就是麻雀和燕子落脚休息的好去处啊!”
己之助不无嘲讽地想着,走进一家经常光顾的甜酒店.向来在房子正中的饭桌上吊着的大煤油灯被收拾到墙边不起眼的地方,一根看似挺结实的线从天棚那里伸出来,把一盏怪模怪样的灯吊在原来的地方,比煤油灯要小得多,里边也没有煤油.
“这是怎么回事,把这怪怪的东西吊在这里,原来的煤油灯不好用了吗?”己之助问.
“啊,这回有电灯了.这电灯真方便,又亮堂,又安全,还不用划火柴呢.”甜酒店老板说.
“不过,吊着这怪怪的东西不大好吧,顾客就看不出这是卖甜酒的店了,顾客会减少的.”
甜酒店老板想起对方是卖煤油灯的,就不再说电灯如何便利了.
“喂,老板,你看天棚那里,多年使用煤油灯,那里被熏得漆黑,说明煤油灯在那里用很久了.就因为有了所谓更便利的电灯,就把煤油灯弄到墙角里去,看着怪不舒服的.”就这样,肩上抗着煤油灯的己之助就是不愿意承认电灯的好处.
然而到了夜晚,己之助还是吃惊不小.没划一根火柴,甜酒店突然像白昼一般亮起来.因为太亮了,己之助不禁回头看了一下.
“知道了吧,这就是电,己之助.”
己之助咬紧呀关,长时间注视着电灯,表情就像怒视着敌人.他久久地看着,眼睛都看痛了.
“己之助,这么说吧,煤油灯真没法和电灯比,不信,你到门外瞧瞧吧.”
己之助闷声不响地打开拉门向马路上望去.所有的人家和所有的商店都点着和甜酒店一样的电灯.家里装不下的光芒把路都照亮了.对习惯于煤油灯的己之助来说,电灯亮得刺眼.尽管他内心窝火至极,像要窒息一般难受,还是长时间地望着.
他想,煤油灯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以前总是把文明开化挂在嘴边的己之助也弄不懂电灯是比煤油灯更进一步文明开化的工具这样的道理.再聪明的人,在面临失业的时候,往往难以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他从内心感到恐惧,说不定哪一天,自己村子里也要通电的,如果家家都用上电灯,村里人也要像甜酒店老板那样,不把煤油灯弄到墙角,也要扔到仓库的隔层去.如此一来,还用得着做煤油灯生意吗?
不过,连让村里人用上煤油灯都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可能他们对电灯也会心怀恐惧,不愿接近吧.己之助想到这里,又不那么担心了.
但是没多久就有了消息,说马上要召开村委会决定有关通电的事情,这时己之助像挨了当头一并棒:强大的敌人真的找上门来.
己之助再也坐不住了,在村民间散布反对意见.
“电这东西要从山那边用长长的电线引过来,到了晚上,山里的狐狸什么的顺着电线进村,会把附近的的庄稼地糟蹋坏!”为了守住自己轻车熟路的煤油灯生意,己之助说了不少这类荒唐话,甚至说这话时他都觉得自己有些思想落伍.
村委会开过了,听说很快就要在岩滑新田村通电,己之助又挨了当头一棒.他想,总那么挨棒子也不行,这样脑袋瓜就会不正常的.
确实如此,头脑真有些不正常了.从开完村委会那天起,己之助大白天盖着被子,一连躺了三天,这就说明问题.他特别想把怨恨归结到某个人身上,那就只有怨恨在村委会上主持会议的乡长了!于是就寻找怨恨乡长的理由.通常头脑没问题的人在遇到生意失败的关头都会失去正确的判断,毫无根据地怨恨别人.
月光温柔地撒在油菜花地上.不知从哪个村子传来准备春祭的微弱鼓声.己之助没有走大路.他像黄鼠狼似的弯着腰通过排水沟,像丧家犬一样穿越灌木丛,怕被别人发现的时候,人就像动物那样鬼鬼祟祟.
曾经长期吃住在乡长家,他了解乡长家是什么样子.他甚至刚出门就想象出最适合放火的地方就是草房顶的牛棚.
正房里的人都已入睡,静悄悄的;牛棚也杳无声息.虽然没有动静,但无法判定牛是不是睡觉了,睡不睡觉牛总是那么安静.就是牛睁着眼睛,你去放火,它们也不会怎么样.己之助没带着火柴来,他带来还没有火柴时候用过的打火石.出家门时他在灶台上摸火柴,摸了半天没摸到,就把顺手摸到的打火石拿来了.
己之助开始用打火石取火.火花飞溅,可能是火绒潮湿的关系吧,就是点不着火.己之助想,这打火石太不好用了,打不着火,却发出好大的声音,要把入睡的人吵醒的.
“糟糕.”己之助自语道,“要把火柴带来就好了.这打火石太过时了,关键时刻不顶用啊.”
这么说着,己之助突然对自己的话若有所思.
“太过时,关键时刻不顶用……关键时刻不顶用……”
月亮当空,天空煞是明亮,己之助脑海里让自己的这句话一下子点亮了.
现在,己之助豁然明白都是自己错了!煤油灯就是那过时的工具,文明开化的标准是向前发展的.己之助你要还是国家的一个国民,你就应该为这样的进步高兴才对啊.因为怕自己无法再做原来的生意,就干起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事情,就要怨恨没有任何过错的人,还要放火……作为一个男子汉,这该有多么丢脸啊.如果社会进步要使人失去原有的生意,男子汉就应该彻底抛开原来的生意,找到有利于大家的新生意重打鼓另开张!
己之助立即返回家去.
然后又做了些什么呢?
他把睡梦中的妻子唤醒,让她把家里所有的煤油灯注满煤油.
妻子问他大半夜的要干什么,己之助沉默不语,他知道如果说明自己要干什么,肯定会受到阻拦.
煤油灯大大小小五花八门,总共有五十个,全班都注满煤油.像平时出去卖货时一样,把这些煤油灯挂满一车推车走了.这次他没有忘记带火柴……
一路来到西边山坡处,那里有一个叫做半田池的大水塘.春暖花开,积满水的水塘在月光下宛如银盘泛着白光.水塘岸边赤杨和垂柳亭亭玉立,像在张望着湖水.
己之助选择了这少有人来的地方.
那么,他到底要做什么呢?
己之助点亮煤油灯.每点亮一盏,就把它挂在水塘岸边的树衩上,大小掺在一块,挂满一树.一棵树挂不完,就往旁边的树上挂,所有的煤油灯挂满三棵大树.静夜无风,煤油灯连眼都不眨地无声地燃烧着,灯光将四下照耀得如同白昼般明亮,追随光亮而来的鱼儿在水中泛出小刀似的幽光.
“就用这样的方式和我的煤油灯生意告别吧!”己之助独自说道.但他不愿离去,长久地低垂着双手凝视着挂满煤油灯的树.
煤油灯,煤油灯,令人怀念的煤油灯,老朋友一样的煤油灯.
“就用这样的方式和我的煤油灯生意告别吧!”
己之助随后来到水塘另一侧的路上.此刻,对岸五十个煤油灯仍然点燃着,一个不落.而且水里有五十个煤油灯的倒影闪闪发光.己之助站在那里,又凝望良久.
煤油灯,煤油灯,令人怀念的煤油灯.
己之助弯腰从脚下捡起一快石头,瞄准那最大的煤油灯用力投掷过去.随着“啪”地一声,那最大的灯火熄灭了.
“你们的时代过去了,社会进步了!”
己之助说罢又捡起一块石头.那盏第二大的煤油灯随着“啪”的一声响也黯然熄灭.
“社会进步了,电气时代来到了!”
第三盏煤油灯被打碎的时候,己之助热泪迎眶,已经无法瞄准煤油灯了.
就这样,己之助再也不做煤油灯生意了.他又开始了新的事业,在镇里开起书店来.
“己之助现在还在开书店,当然现在他上了年岁,店里的事情都是儿子在忙活.”
东一的爷爷说到这儿,喝了一口变凉的茶水.己之助就是东一的爷爷,东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爷爷的脸.不知不觉间,东一坐到爷爷面前,几次把手放在爷爷的膝盖上.
东一问爷爷:“那,剩下的四十七盏煤油灯哪去了?”
“不知道,也可能天亮后有人见到,给拿走了.”
“那家里一盏煤油灯都没有了?”
“可不,一盏都没有,除了这盏.”爷爷看了一眼白天东一翻出来的煤油灯.
“那可亏大了,四十七盏灯被别人拿走了.”东一说.
“损失的确不小,现在想来好像也没必要偏要那么做,因为就算岩滑新田通电以后,50盏煤油灯也还是能卖出去的.岩滑新田南部叫做深谷的小村庄直到现在还在用煤油灯呢,还有别的村子通电也很晚.可爷爷那时侯年轻气盛,没什么顾虑,把那些煤油灯说砸就砸了.”
“爷爷够傻的呀!”作为孙子,东一可不客气.
“嗯,是有点傻,不过,东一呀……”爷爷把膝盖上的烟袋杆抓在手里说,“爷爷的做法是有点傻,可是爷爷一直觉得告别煤油灯生意的方式相当漂亮.爷爷想说的是,国家在进步,爷爷原来的生意对国家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要彻底放弃它.总是固守着旧的东西,总是怀念生意兴隆的过去,憎恨社会进步的新事物,这样没志气的事情,爷爷绝对不做.”
东一无语,仰望着爷爷的不是很大却意气风发的脸膛,良久才说:
“爷爷真了不起!”
东一看着身边的旧煤油灯,就像看他最要好的朋友.
(亦明 译)
那是一只形状珍奇少见的的煤油灯.用一米来长的粗竹筒制成的灯台,上面罩一只精致的玻璃灯罩,灯罩里还残留着些微点燃过的痕迹,乍一见,你甚至认不出它会是一盏煤油灯.
大家都还当它是早年的步枪呢.
“啥东西,是步枪吧?”刚刚还蒙着眼睛捉别人的宗八就就这么说.
东一的爷爷开始也没弄看清楚那是个啥东西,隔着老花眼镜定定地瞧了好半天,才认出它是只煤油灯,接着就教训起这群孩子来:“瞧瞧,看你们都把什么翻腾出来了!你们这帮孩子呀,让你们好好玩,可是说不上就翻出什么东西,神出鬼没的,简直就是偷吃的搀猫.行了行了,把那东西交给我,你们都到外面玩去吧!外边不是有电线杆什么的吗,够你们玩的了!”
挨了训斥的孩子们知道做过了头,就不用说翻出煤油灯的东一了,连什么也没碰的几个附近住的孩子也都像做错事一样,垂头丧气地溜之大吉.
在户外,春风时而将路上的尘土吹扬起来,白色的蝴蝶匆忙地从慢吞吞的牛车后边一飞而过.电线杆倒是东一根西一根的,可孩子根本不想围着电线杆玩.在孩子们看来,大人叫玩什么就玩什么,那才让人瞧不起呢.
于是,孩子们向广场的方向飞奔而去,衣服口袋里的玻璃球哗啦啦响个不住.没多久,玩兴就让他们把刚才煤油灯的事忘在了九霄云外.
黄昏时分东一回家来,里屋的角落里放着那只煤油灯.想到提及煤油灯难免爷爷又要唠叨,就没吭声.吃了午饭,百无聊赖,东一一会儿靠在衣柜上,把抽屉的拉环弄出大大的响动;一会儿跑到店铺里,定定地注视着一位留着小胡子的农艺学校老师向老板定购一本书名好难记的什么《萝卜栽培技术之理论和实践》的书.对这些没了兴趣后,他又跑回里屋,趁爷爷不在,凑到煤油灯那儿,把灯罩摘下来,转动有五分硬币那么大的扳手,让灯芯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鼓捣的时间一长,到底还是被爷爷发现了.不过,这回爷爷没有责备他,让下人倒好茶,吧嗒一下从嘴里抽出烟袋嘴,说:
“东一啊,爷爷对这盏煤油灯太有感情了.这么长时间,我倒要把它遗忘了,今天东一把它从仓库里翻出来,让爷爷又想起了过去的事情.像爷爷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遇到煤油灯或者别的什么早年的旧东西,就别提有多高兴啦.”
东一愣愣地看爷爷的脸,刚刚爷爷还叙叙道道地他的生气呢,这回还不得发更大的火?哪想到爷爷重见旧物,还挺高兴.爷爷说:“孩子,过来,坐下,爷爷给你讲讲从前的故事.”
东一就喜欢听故事,早就乖乖地坐在爷爷面前.接受说教时往往会觉得不舒服,东一特地作出在家里听故事时的姿势,就是趴在铺上两腿后蹬,时而将两只脚背相互磕碰.
下面就是爷爷讲给东一的故事.
那还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刚好是日俄战争的时候.在岩滑新田村有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叫己之助.
己之助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让村里人收留他,他什么活儿都干.像帮别人家干点跑腿儿的活计,像帮别人照看小孩儿,帮人家捣米什么的,但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他经常想,生为男人,就这么给别人看孩子、捣米,那太没有意义了.
男人必须自强自立.可己之助每天一个人糊口都勉勉强强,凭什么自立呀?连买一本书的钱都没有;就是有钱买书,也没工夫看啊.
己之助暗暗等待着自立于世的契机.
某一年夏天的过午时分,有人求他拉人力车.那时候,岩滑新田村经常有两三个拉人力车的.从名古屋方向赶来洗海澡的游客大多乘火车到半田下车,然后搭乘人力车从半田到知多半岛西海岸的大野镇或新舞子去,岩滑新田刚好在其沿途一线上.
人力车要人来拉,速度不可能太快,加上有一座山岭拦在岩滑新田和大野之间,要格外花些时间,更何况那时候的车轮还是嘎吱嘎吱响的笨重铁轮呢.这样,着急的客人就加倍付钱,请两个车夫拉车.请己之助拉车的就是急于赶路的避暑游客.
己之助把绑在车辕上的绳索缆在肩头,吭吃吭吃地奔跑在夕阳照射下的路上.刚开始干这活儿,煞是辛苦,但他全不介意,内心充满对这分活计的好奇心.因为自打懂事以后,他还没有走出村庄一步,山岭那一边的城镇是啥样,住着怎样的人家,他一无所知.
天快黑时,他总算到了大野镇,暮色中的人们宛如一个个模糊的白点儿.己之助头一次看到大野镇的景物,鳞次栉比的大商店最令他大开眼界.己之助他们村只有一家商店,而这惟一的小商店也就卖些村里人常用的点心啦、草鞋啦,纺线用的工具啦,治病用的膏药、装在贝壳里的眼药之类的东西.
然而最让己之助震惊的是,那大商店里点着的一盏盏像花朵般特别好看的玻璃罩的煤油灯.己之助他们村里好多人家夜里都不点灯.人们就像盲人一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家里摸索着找水、找石磨、找顶梁柱.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就用娶媳妇时当嫁妆带过来的灯笼照明.那种用纸张贴成四方型的灯罩,里边放一装煤油的小碟,在小碟边上伸出一根灯芯,燃着樱花花蕾一样小的火苗,把四周的纸映成桔黄颜色,照得附近多少也就有些光亮.多么好的灯笼,都没有己之助在大野镇见到的煤油灯那么亮.
而且,那煤油灯是用当时很少见的玻璃制成的,比容易熏黑弄破的纸灯笼不知要好到哪里去.正是有了这些煤油灯,己之助觉得整个大野镇亮堂堂宛如水底龙宫.他甚至不想回自己的村子了,因为没有人愿意从明亮的地方再回到黑暗的地方.
己之助收下拉脚的15个铜钱,离开了人力车,就像喝醉酒一样在镇上徘徊不停.他被这座海涛阵阵的海边城镇迷住了,被那么多商店和里边的煤油灯迷住了.
在制衣店,老板在煤油灯下展开用山茶花染出的绸缎;在稻米店,伙计们在煤油灯下一粒粒从小豆堆里挑拣出成色差的;他看见某家的女孩子在煤油灯下撒着白色的贝壳,玩着游戏;他看见一处商店,有人在里面将细小的珍珠用线串起来,做成念珠.在己之助看来,在煤油灯青幽幽的光芒里人们如同生活在如诗如画的世界,美好极了.
己之助以前也听说过“文明开化已经到来”的说法,今天他才感受到什么是文明开化.
走着走着,己之助来到了一家挂着五花八门煤油灯的商店,那一定是专卖煤油灯的商店.他手里攥着15个铜钱犹豫再三,还是下决心闯了进去.己之助用手一指:
“把那东西卖给我一个!”那时候他还叫不出煤油灯这个词呢.
店里的人把己之助手指的煤油灯摘下来.可是这盏灯15个铜钱买不下来.
“能便宜一点不?”
“不能便宜.”卖货的回答.
“用批发价卖我吧.”
己之助常到村里的杂货铺卖自己编的草鞋,知道做买卖有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要底得多.比如,村里的杂货铺用每双一个半铜板的批发价收了己之助的葫芦状草鞋,然后用两个半铜板的价格零售给拉人力车的车夫.
煤油灯商店的老板没想到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伙计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吃惊地望着己之助的脸.他说:“你说要用批发价卖给你,如果你是专门卖灯的,我可以给你批发价,但对普通顾客是不能按批发价卖货的.”
“你是说,如果我是卖灯的就能按批发价卖我?”
“是这样.”
“那好啊,我就是卖灯的,你按批发价给我好了.”
“你是卖灯的,哈哈哈.”老板手里拿着煤油灯笑起来.
“老板,我说的是真的,我从此以后就要卖煤油灯了.所以我求求你今天先按批发价卖我一盏,等下一次来,我一定一次上很多货,一定.”
老板笑了,他被己之助的真诚感染了,在问了许多有关他的身世后把煤油灯递给他:“好,那我就按批发价卖给你一盏,其实就是按批发价15个铜钱也不够,我佩服你的认真劲儿,就赔钱卖了.你可要好好做生意,替我们多卖货喽.”
己之助请教了一下煤油灯的用法,然后就赶回村子.一路上,他不是打着纸糊的灯笼,而是直接点着煤油灯为自己照亮.这样,即使走进灌木从和松树林也毫不胆怯,因为他提着一盏花朵般的煤油灯.
己之助的心里点燃着另外一盏明灯,那是一盏希望的明灯:靠着买来的这盏文明的利器,他要让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黑暗村庄里人们的生活亮堂起来!
己之助的新生意起初一无进展,因为村民们对任何新事物都报有怀疑的态度.想来想去,他拿着那盏煤油灯来到村里惟一的杂货店,求他在店里暂时用他的煤油灯照明,不收费,免费借用.
杂货店的老板娘好说歹说才算应承下来,在店里的顶棚上钉了根钉子,把煤油灯吊起来,当晚就点亮它.
大约过了五天光景,己之助又去推销他的草鞋,只见杂货店的老板娘喜滋滋地告诉他,说这煤油灯真是太好了,晚上也有人来买货了,看中什么就买,找钱也不会出错了.老板娘还说,知道煤油灯种种好处的村里人向己之助订购了三盏煤油灯,听得己之助高兴得要跳起来.
从杂货店拿到订购煤油灯的钱和卖草鞋的钱,他立即直接奔向大野镇.他跟灯店老板讲明缘由,不足的部分暂时赊账,将买来的三盏煤油灯很快卖给订货的人.
此后,己之助的生意越来越好.开始是按照订货数量到大野镇上货,慢慢有了些余钱,无人订货,他也备上很多货.
这时候,己之助全力投入煤油灯生意,再也不干帮别人跑腿儿和照看孩子的事情了.他制做了一辆像晾衣台那样的带围拦的车,在本村或到附近的村落叫卖,车上挂满煤油灯和灯罩,推起车来发出玻璃轻微触碰的动听声响.
己之助没少挣钱,更要紧的是他喜欢做这种生意.以前黑暗的房间陆续都点燃起从己之助那里买来的煤油灯,己之助感觉就像把文明开化的光明之火一一点燃,照亮一个又一个家庭.
己之助已经是一名青年,以前他没有自己的家,一直暂借乡长家的仓房住.这回有了钱,他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屋,经媒人介绍娶了媳妇.
有一天在邻村宣传煤油灯时,他把从乡长那里听来的话讲给人听,说:“在煤灯油底下,把报纸摊开在铺席上都能看清上面的字.”一位顾客反问:“真的?”讨厌说假话的己之助要自己试试看,就从乡长那里索要几张旧报纸,在煤油灯下展开来看.
乡长说的一点不假.报纸上的小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己之助喃喃自语:“我做生意啥时候说假话呀.”然而,灯光下的字迹再清楚对己之助也毫无意义,因为他不认识上面的字.
“有了煤油灯可以看报纸,可是不识字还不算文明开化.”己之助这么说,以后他每天晚上都到乡长那里请教识字.
认真学习一年,己之助能读报纸了,一点也不比村里小学毕业的人差.后来他又学会了看书.
己之助从青年变成了壮年,有了两个孩子.他经常想,尽管算不上发迹,不管怎么说也算自立于世了.每次这么想,心里就充满一种幸福满足的感觉.
有一次己之助到大野镇采购煤油灯的灯芯,路上看到五六个小工在路边挖坑,埋一种有粗又长的杆子.那杆子上方有两根手臂一样的横木固定在那里,横木上还长着若干个像瓷不倒翁模样的东西.他正弄不懂为什么要把这怪物立在路边呢,往前又走了一段,又有相同的高高的杆子立在那里,有几只麻雀在那横杆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在路边每隔大约50米左右,就立起一根怪怪的杆子.
己之助忍不住去问一家面条店老板,那正在阳光下晾面条的老板告诉他,马上要用上电灯了,看来以后就用不着点煤油灯了.
己之助听不大懂,他全然不知道电是怎么一回事,好像用电能顶替煤油灯,那电肯定也是一种灯.灯在家里点上就得,为啥要在路边竖起那么多根不知干啥用的杆子?
一个月以后,己之助再次到大野去,看见竖起的粗杆子上拉起几条黑黑的线.黑线从横木上的瓷不倒翁的脖子上绕一圈,然后搭向另外的大杆子上;在那上边的瓷不倒翁的脖子上绕一圈,又架到下一根杆子上,以此类推,没完没了.
仔细观察发现,各处的大杆子上总是有两根黑线从瓷不倒翁的脖子那里分出来,连接到住户的房檐处.
“哦,电真是给人照明用的东西?这不就是一张网吗,简直就是麻雀和燕子落脚休息的好去处啊!”
己之助不无嘲讽地想着,走进一家经常光顾的甜酒店.向来在房子正中的饭桌上吊着的大煤油灯被收拾到墙边不起眼的地方,一根看似挺结实的线从天棚那里伸出来,把一盏怪模怪样的灯吊在原来的地方,比煤油灯要小得多,里边也没有煤油.
“这是怎么回事,把这怪怪的东西吊在这里,原来的煤油灯不好用了吗?”己之助问.
“啊,这回有电灯了.这电灯真方便,又亮堂,又安全,还不用划火柴呢.”甜酒店老板说.
“不过,吊着这怪怪的东西不大好吧,顾客就看不出这是卖甜酒的店了,顾客会减少的.”
甜酒店老板想起对方是卖煤油灯的,就不再说电灯如何便利了.
“喂,老板,你看天棚那里,多年使用煤油灯,那里被熏得漆黑,说明煤油灯在那里用很久了.就因为有了所谓更便利的电灯,就把煤油灯弄到墙角里去,看着怪不舒服的.”就这样,肩上抗着煤油灯的己之助就是不愿意承认电灯的好处.
然而到了夜晚,己之助还是吃惊不小.没划一根火柴,甜酒店突然像白昼一般亮起来.因为太亮了,己之助不禁回头看了一下.
“知道了吧,这就是电,己之助.”
己之助咬紧呀关,长时间注视着电灯,表情就像怒视着敌人.他久久地看着,眼睛都看痛了.
“己之助,这么说吧,煤油灯真没法和电灯比,不信,你到门外瞧瞧吧.”
己之助闷声不响地打开拉门向马路上望去.所有的人家和所有的商店都点着和甜酒店一样的电灯.家里装不下的光芒把路都照亮了.对习惯于煤油灯的己之助来说,电灯亮得刺眼.尽管他内心窝火至极,像要窒息一般难受,还是长时间地望着.
他想,煤油灯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以前总是把文明开化挂在嘴边的己之助也弄不懂电灯是比煤油灯更进一步文明开化的工具这样的道理.再聪明的人,在面临失业的时候,往往难以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他从内心感到恐惧,说不定哪一天,自己村子里也要通电的,如果家家都用上电灯,村里人也要像甜酒店老板那样,不把煤油灯弄到墙角,也要扔到仓库的隔层去.如此一来,还用得着做煤油灯生意吗?
不过,连让村里人用上煤油灯都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可能他们对电灯也会心怀恐惧,不愿接近吧.己之助想到这里,又不那么担心了.
但是没多久就有了消息,说马上要召开村委会决定有关通电的事情,这时己之助像挨了当头一并棒:强大的敌人真的找上门来.
己之助再也坐不住了,在村民间散布反对意见.
“电这东西要从山那边用长长的电线引过来,到了晚上,山里的狐狸什么的顺着电线进村,会把附近的的庄稼地糟蹋坏!”为了守住自己轻车熟路的煤油灯生意,己之助说了不少这类荒唐话,甚至说这话时他都觉得自己有些思想落伍.
村委会开过了,听说很快就要在岩滑新田村通电,己之助又挨了当头一棒.他想,总那么挨棒子也不行,这样脑袋瓜就会不正常的.
确实如此,头脑真有些不正常了.从开完村委会那天起,己之助大白天盖着被子,一连躺了三天,这就说明问题.他特别想把怨恨归结到某个人身上,那就只有怨恨在村委会上主持会议的乡长了!于是就寻找怨恨乡长的理由.通常头脑没问题的人在遇到生意失败的关头都会失去正确的判断,毫无根据地怨恨别人.
月光温柔地撒在油菜花地上.不知从哪个村子传来准备春祭的微弱鼓声.己之助没有走大路.他像黄鼠狼似的弯着腰通过排水沟,像丧家犬一样穿越灌木丛,怕被别人发现的时候,人就像动物那样鬼鬼祟祟.
曾经长期吃住在乡长家,他了解乡长家是什么样子.他甚至刚出门就想象出最适合放火的地方就是草房顶的牛棚.
正房里的人都已入睡,静悄悄的;牛棚也杳无声息.虽然没有动静,但无法判定牛是不是睡觉了,睡不睡觉牛总是那么安静.就是牛睁着眼睛,你去放火,它们也不会怎么样.己之助没带着火柴来,他带来还没有火柴时候用过的打火石.出家门时他在灶台上摸火柴,摸了半天没摸到,就把顺手摸到的打火石拿来了.
己之助开始用打火石取火.火花飞溅,可能是火绒潮湿的关系吧,就是点不着火.己之助想,这打火石太不好用了,打不着火,却发出好大的声音,要把入睡的人吵醒的.
“糟糕.”己之助自语道,“要把火柴带来就好了.这打火石太过时了,关键时刻不顶用啊.”
这么说着,己之助突然对自己的话若有所思.
“太过时,关键时刻不顶用……关键时刻不顶用……”
月亮当空,天空煞是明亮,己之助脑海里让自己的这句话一下子点亮了.
现在,己之助豁然明白都是自己错了!煤油灯就是那过时的工具,文明开化的标准是向前发展的.己之助你要还是国家的一个国民,你就应该为这样的进步高兴才对啊.因为怕自己无法再做原来的生意,就干起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事情,就要怨恨没有任何过错的人,还要放火……作为一个男子汉,这该有多么丢脸啊.如果社会进步要使人失去原有的生意,男子汉就应该彻底抛开原来的生意,找到有利于大家的新生意重打鼓另开张!
己之助立即返回家去.
然后又做了些什么呢?
他把睡梦中的妻子唤醒,让她把家里所有的煤油灯注满煤油.
妻子问他大半夜的要干什么,己之助沉默不语,他知道如果说明自己要干什么,肯定会受到阻拦.
煤油灯大大小小五花八门,总共有五十个,全班都注满煤油.像平时出去卖货时一样,把这些煤油灯挂满一车推车走了.这次他没有忘记带火柴……
一路来到西边山坡处,那里有一个叫做半田池的大水塘.春暖花开,积满水的水塘在月光下宛如银盘泛着白光.水塘岸边赤杨和垂柳亭亭玉立,像在张望着湖水.
己之助选择了这少有人来的地方.
那么,他到底要做什么呢?
己之助点亮煤油灯.每点亮一盏,就把它挂在水塘岸边的树衩上,大小掺在一块,挂满一树.一棵树挂不完,就往旁边的树上挂,所有的煤油灯挂满三棵大树.静夜无风,煤油灯连眼都不眨地无声地燃烧着,灯光将四下照耀得如同白昼般明亮,追随光亮而来的鱼儿在水中泛出小刀似的幽光.
“就用这样的方式和我的煤油灯生意告别吧!”己之助独自说道.但他不愿离去,长久地低垂着双手凝视着挂满煤油灯的树.
煤油灯,煤油灯,令人怀念的煤油灯,老朋友一样的煤油灯.
“就用这样的方式和我的煤油灯生意告别吧!”
己之助随后来到水塘另一侧的路上.此刻,对岸五十个煤油灯仍然点燃着,一个不落.而且水里有五十个煤油灯的倒影闪闪发光.己之助站在那里,又凝望良久.
煤油灯,煤油灯,令人怀念的煤油灯.
己之助弯腰从脚下捡起一快石头,瞄准那最大的煤油灯用力投掷过去.随着“啪”地一声,那最大的灯火熄灭了.
“你们的时代过去了,社会进步了!”
己之助说罢又捡起一块石头.那盏第二大的煤油灯随着“啪”的一声响也黯然熄灭.
“社会进步了,电气时代来到了!”
第三盏煤油灯被打碎的时候,己之助热泪迎眶,已经无法瞄准煤油灯了.
就这样,己之助再也不做煤油灯生意了.他又开始了新的事业,在镇里开起书店来.
“己之助现在还在开书店,当然现在他上了年岁,店里的事情都是儿子在忙活.”
东一的爷爷说到这儿,喝了一口变凉的茶水.己之助就是东一的爷爷,东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爷爷的脸.不知不觉间,东一坐到爷爷面前,几次把手放在爷爷的膝盖上.
东一问爷爷:“那,剩下的四十七盏煤油灯哪去了?”
“不知道,也可能天亮后有人见到,给拿走了.”
“那家里一盏煤油灯都没有了?”
“可不,一盏都没有,除了这盏.”爷爷看了一眼白天东一翻出来的煤油灯.
“那可亏大了,四十七盏灯被别人拿走了.”东一说.
“损失的确不小,现在想来好像也没必要偏要那么做,因为就算岩滑新田通电以后,50盏煤油灯也还是能卖出去的.岩滑新田南部叫做深谷的小村庄直到现在还在用煤油灯呢,还有别的村子通电也很晚.可爷爷那时侯年轻气盛,没什么顾虑,把那些煤油灯说砸就砸了.”
“爷爷够傻的呀!”作为孙子,东一可不客气.
“嗯,是有点傻,不过,东一呀……”爷爷把膝盖上的烟袋杆抓在手里说,“爷爷的做法是有点傻,可是爷爷一直觉得告别煤油灯生意的方式相当漂亮.爷爷想说的是,国家在进步,爷爷原来的生意对国家没有什么意义的时候,就要彻底放弃它.总是固守着旧的东西,总是怀念生意兴隆的过去,憎恨社会进步的新事物,这样没志气的事情,爷爷绝对不做.”
东一无语,仰望着爷爷的不是很大却意气风发的脸膛,良久才说:
“爷爷真了不起!”
东一看着身边的旧煤油灯,就像看他最要好的朋友.
(亦明 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2-13 20:42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