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写作文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7-17 19:17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7-17 20:32
满招损,谦受益。
——题记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小学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或者说,我以为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
小时候,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很好,难免就有了沾沾自喜的时候。有一天,我又开始骄傲了,爸爸妈妈把我拉到一旁,说:“《尚书》上都说:满招损,谦受益。你可不能这样。”“满招损,谦受益,什么意思呢?”我十分迷惑。爸爸告诉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如果受到一点表扬就骄傲自满,就肯定不会再进步了。”
光阴似箭,很快,我上初中了,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管什么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成功时志得意满,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表情。一受到一些小挫折,马上就心灰意冷,又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样的态度,不管对什么人,什么事,都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夜郎自大,骄傲自满而失败的例子有很多,因为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成功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并不难,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困难得多。但是,如果能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念和行动,在成功时因为不断向前而无暇自满,失败时忙于走向成功而无暇自卑、自责。那么要做到它或许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吧。
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不错,但我并没有以此为满,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探讨语文没有考好的原因,争取再进一步。因为现在我已经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妈妈又改送我一句话:stayhungry,stayfoolish.什么?叫我“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可是转念一想,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爸爸妈妈和我说过的那句话,这和“满招损,谦受益”不就是同一个意思吗?学习上求知若渴,生活上大智若愚。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7-17 22:39
如果觉得别人写的不好可以上百度自己找下资料在写因为毕竟自己[写得比较真实感人~~~
- 2楼网友:长青诗
- 2021-07-17 21:35
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令人心痛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王淦生
都说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今天看来,中国的孩子又岂止是“听话”而已,他们“说话”的功夫恐怕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
手头就有一则新近发生的现成的事例:重庆某县一所中学的3名初一学生因晚自习期间偷偷翻墙出去看牡丹而受到班主任老师用烟头炙烫。事发后,记者在县医院烧伤科见到了这3位被烫伤的学生,孰料几名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这句被网友们推举为“最恐怖的儿童语言”的“老师是为了我们好”,有人认为乃是源自学校或教师事先的导演,但身在教育界的我反而更愿意相信这完全是几个学生自发(当然未必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异口同声”未必是因为先前被校方“做了手脚”,倒极有可能是我们的学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形成的一种“共识”。
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的“受教育史”(或曰“成长史”),“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实在是我们听得最多以至于耳熟能详的一句最为经典的教育名言。小时侯受父母教育,不管打骂,自然都是“为了我们好”,那句“打是亲,骂是爱”可资佐证;稍长后受老师的教育,无论和风细雨还是急风暴雨,一样都是“为了我们好”,为了使我们成人成器成才;走上社会后接受领导的教育,批评也好处罚也罢,依然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好在社会上立足。
早就听到过不少专家学者批评我们的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可是翻翻我们的教育史,对受教育者来说,这“感恩教育”实在称得上是头道大餐。这种感恩教育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极致,到了以锻造国人逆来顺受的品性、进行奴化教育为宗旨的地步。在多少国人的潜意识中,凡是来自父母、师长、上峰的“教育”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我们好”,都是应当接受的。
有着祖祖辈辈“集体无意识”的基因遗传,再加上平日里学校教育的无声浸润,你想让我们那些单纯可爱的孩子对老师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为了我们好”心存疑问都不容易。我甚至想,这些淳朴的农家孩子当时会不会希望通过老师的处罚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那么,那句异口同声的“老师是为了我们好”,岂不正是他们当时心态的一种自然流露?一句“老师是为了我们好”,透出了学校“洗脑式教育”的巨大成功。
不管这句“老师是为了我们好”是出于校方事先的“统一口径”,还是处于高压之下的学生的违心之语,听来都一样让人感到悲凉。但是如果这完全是学生的心声,或是一种无须经大脑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被格式化了的理念,那给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悲凉了,更让人觉出了教育的一种万劫不复的痛。卢梭有言:“最盲目的顺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如果我们的学校造就出的都是这样一个个只知盲目顺从、在自身权益甚至肉体遭受侵犯后依然为对方歌功颂德的“奴隶”,我们又能指望这样的“人才”支撑起什么样的国家和未来?
此作文来自: 无忧无虑作文网(www.5156chinese.cn) 详细参考: http://www.5156chinese.cn/dyzw/show.asp?id=1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