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民族传统乐器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21:37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1-30 04:00
小数民族传统乐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1-30 04:47
笙:汉族
马头琴
专业制琴师恩和近20年的制琴经验,多年专门研究马头琴发声原理及雕刻艺术,积累丰富的制琴,调琴技术,他所制做的马头
琴做工精细,声音醇厚,有真正草原的风格,适合各种场所的演出。他的马头琴销往国内外,深得用户的青睐。他多年搜集各种马头琴教学材料、演奏法、马头琴曲
谱提供给马头琴使用者或初学者为大家提供了学马头琴的方便条件。
在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 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马
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
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
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 形的半身像。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
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
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 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用竹管制成,大小不一。芦笙是古老的簧管乐器,约有两
千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南方各少数民族,其中以苗、侗族最盛。芦笙虽由葫芦笙演变而
来,但外形与笙已不相似,它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构成。笙斗用杉木或梧桐木
刳空后制成,形体较长,细端为吹口,中间开有安装整管的洞眼。传统的芦笙,笙管只
有
6根,用长短不同的白枯竹制成,分两排垂直插进共鸣箱中,在每根空管靠近笙斗处,
开有1个按音孔,在管的上端开有一个出音孔,插进共鸣箱的笙管内镶有铜质簧片。吹奏
时,气流从吹口进入,振动簧片,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音色清晰悦耳,兼有簧、管两 种音质,在某种程度上又接近于西洋水管乐器的音色。
芦笙与笙、葫芦笙的显著不同 点是,在笙管上端的出音孔处,套有竹制的共鸣筒或共鸣器,或用竹蔑片摺成三角形小
喇叭,它起着良好的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宏亮,音色优美动听。
葫芦丝、巴乌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
到
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
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
,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
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
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
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 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
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 、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三弦源于古时的弦鼗,元朝时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
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 成,有些加装转调移位山口。琴头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
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琴杆为半圆形的 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胶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三弦最显
著的特征是琴杆无品格。 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鼓框椭圆形,两面 蒙蟒皮(亦有蒙木板者,日本蒙猫皮,叫三味线)。琴马置于蟒皮中央。琴弦使用丝弦,从
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琴弦的一 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3个弦轴上。近年来三弦开始使用 尼龙钢丝弦。
冬不拉
哈萨克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
冬
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各种类繁多,大都有整块松木或桦木制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
大诗人阿巴衣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型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此外还应
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的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它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又有十几种.
无簧哨管乐器“吐良”又称“妥任”,
流行于德宏州。它是用一根约长四十五公分
的细竹管,中间开一方型吹孔制成,也有用
两、三节竹管套接而成的。
演奏时,左手姆指置左管口,右手掌心
置右管口,两手做各种闷、放组合,并配合
以吹气的力度变化,可奏出两个八度以上的
音。它多用于独奏或民间集体舞伴奏。乐曲
如《丰收调》、《山鸟鸣》。多为景颇族使
用。
吃过田螺的大有人在,对田螺津津乐道的也不少。可你聆听过用田螺壳制成田螺笛吹出声音圆润浑厚、韵律甜美的歌声吗?
田
螺笛,原属靖西壮族民间的儿童玩具,在靖西县民族博物馆陈列多年,而挖掘壮族拟声田螺笛则是两年前的事。2002年10月,靖西县组织壮族博物馆和当地民
间艺人根据有关壮族民间口碑和地方志记载,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从多试式样、多试品种、多试音质等大量的策划和改进工作,终于试制出音色浑厚韵律优美
的田螺笛。
壮族拟声田螺笛,在靖西等地历史悠久,只是多年来没引起人们注意。田螺笛的制法很简单。只要选择大个田螺,剪掉尾部尖端处为出音孔,
去掉内肉,在离大口处约2厘米处开一笛孔贴上笛膜即可。吹奏时嘴贴笛口,模拟歌曲调子进行吹唱,声音经笛膜震荡,变成笛音由出音孔传出,音质既像男低音,
又具有喉管乐器的声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间曲调和壮剧、巫伦等曲调,与壮族马骨胡、葫芦胡、葫芦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田螺笛?其实就是一种散发着
泥土芳香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文化。2001年7月,韩国民俗文化考察团到靖西,还专门对田螺笛和葫芦胡等民间民俗文化进行探讨和交流。2002年11
月,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将军到靖西考察,拍下了田螺笛的照片,在京媒体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
透过田螺笛圆润浑厚的韵律,我们深深地感悟到壮族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厚的底蕴。
斯
布斯额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吹管乐器,它的前身是用草原上生长的“丛文依草”(类似芦苇)制成,现在多用松木支撑。斯布斯额中空无簧,管开三孔、四孔或五孔,
管外扎以细线,有的还套上羊肠用以保护木笛。吹奏时将吹口置嘴中,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在乐器发音的同时,还用喉头发出一个持续低音,形
成两个声部。乐曲大多由五声音阶组成,节奏较自由,高音靠气息控制,能奏出泛音。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柔美。由于乐器没有固定的规格,音域一般为f1-
b2。有些牧民在宁静的草原上演奏时,往往把远处的鹿引来,远远静听斯布斯额的演奏,当他们发现不是自己的伙伴在召唤自己的时候,才慢慢地离去。哈萨克族
的《额尔齐斯河》描写了额尔齐斯河的自然景色,是一首有代表性的斯布斯额独奏曲。
尺八的历史尺八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源于竖篴,竹制,长一尺八寸,在隋唐颇为盛行,自宋代后渐少使用。>>
尺八在隋唐之际东传日本。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
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
据
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
奏“尺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
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
八”的祖庭。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在
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
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
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
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
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
电子风琴等合作。
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
侗笛简介侗笛是侗族独特的民间乐器,外形和洞箫相似,吹口装有簧片,竖吹,音色清丽悠扬,富有山野风味,常用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广泛流行于侗族地区。
侗笛:侗族独特的民间乐器,侗语叫“介各”或“济各斯”。外形和洞箫相似,吹口装有簧片,竖吹,音色清丽悠扬,既可表现婉转抒情的情调,又可奏出热烈欢腾的旋律。富有山野风味,常用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流行于黔桂湘交界侗族居住地区,以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最为盛行。
原
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
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三个陶埙,其中一个陶埙已有两个音孔(《中国音乐史图鉴》Ⅰ—22至
Ⅰ—26)。山东维坊姚官庄、山西垣曲古城关东、垣曲丰村、太原市郊义井村、河南郑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庙遗址、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埙,
分属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区域。
制作陶埙要选用土质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粘土,颜色不拘,红、黄或黑土均可。将粘土加清水,反复绞拌揉揣,
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而成。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即制作仿古陶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以来,天
津音乐学院陈重教授改进研制成九孔陶埙。
中央民族乐团杜次文,1984年随团赴美国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艺术节,后又在西班牙、西德等国家表演了埙独奏曲《楚歌》、《唐乐》、《风》等。赵良山在《编钟乐舞》中演奏了《八音齐鸣》,均赢得赞誉。九孔紫砂陶埙已在民族乐队中较普遍使用
塞箫
塞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苗语称展尖,意为堵有软木塞的竹管。汉族称其为塞箫。流 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那坡和云南省广南、富宁等黔、桂、 滇三省区接壤的苗族地区。
管
身竹制,多采用当地生长的苗语称胸叮的竹子制作,这种竹材管径较细而竹节修长,
是制塞箫的良材。管长一般42厘米,中间无节,两端通透。上端管口外径2.1厘米、
内径1.5厘米左右,下端管口外径1.7厘米、内径1.3厘米左右。制作时,在上口塞进一个
长2.6厘米、直径1.5厘米、劈去一侧的软木塞。木塞多用杉木或泡桐木制作,木塞纹理要
与竹管纹理方向一致。将木塞一侧(圆周的1/4弧面)顺纹劈去,然后塞入管首背面,劈
去的部分与竹管内壁就构成一个半月形进气通道。在距上端管口3.7厘米正对气道的背面管
壁上,开一个长方形发音哨孔,孔长1.1厘米、孔宽0.6厘米,孔的下方修削成向内的斜
坡状,作为分气阀。在管身正面中下部开有六个圆形按音孔,第一孔至下端管口为5.8厘米 ,
在发音孔至第一孔的1/2处开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间开第二、三、四、五孔,各按 音孔间距相等。
演奏时,管身竖置,右手无名指、中指、
食指按第一、二、三孔,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 按第四、五、六孔。嘴含管首,气流由气道进入、冲激发音孔,一部分被斜坡状分气阀挡入
管内,使管内空气柱振动,通过按孔改变空气柱长短而发出高低有别的音。用平吹和超吹方
法,音域b—f3。平吹音色柔和、典雅,超吹音色干净、明亮。c3以上的几个音较难吹
奏。常用的有滑音、打音等演奏技巧。用于独奏,所奏乐曲都来自民歌音调,但无固定曲牌
,只有远调与近调之分。远调是为在远处的恋人而吹的,起音较高,音色脆亮而悠扬;近调
是为身旁的恋人而吹的,起音较低,音色柔和而委婉。近调又有五指调、六指调两
种,前者是固定按住第三孔,用另外五指开闭音孔发音,音域较宽;后者则六指均用,音域
只有十二度。每首塞箫乐曲都含有一定的词意内容,有着独特而完美的表达意境。
塞箫是苗族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生活中常用的乐器之一,多由小伙子吹
奏。由于运气方式、 所用指法和演奏乐曲的不同,每个小伙子的演奏都各具特色。即使在深夜,在两人相距较远
的情况下,姑娘也能从情人隐隐约约的远调箫声中,听出他是在孤独叹息,或是在责怪自己
没有赴约,还是呼唤自己快去相会。当两个相爱的恋人依偎在一起的时候,低回婉转的近调
箫声,更使他们难舍难分、情似海深。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在苗族盛大的跳坡节上,
吹奏塞箫更成了青年小伙子们表现才华和技艺的好时机,一个个兴高采烈,一曲曲倾腹而出
,它既是小伙子相互比赛,也是向姑娘们传情,许多美满的姻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小塞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林、西林、那坡,云南省广南、富宁等地。
管
身竹制,外观与塞箫相同,管长24厘米,上口外径1.6厘米、内径1.1厘米,下口
外径1.4厘米、内径0.9厘米。上端管口内置软木塞,在管身背面的气道下方、距管口3.1
厘米处,开一个长方形发音哨孔。管身正面开有六个按音孔,第一孔距下口3.3厘米。在发
音孔至第一孔的1/2处开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间等距开第二至第五孔。
演奏时,竖吹,右手按下三孔,左手按上三孔。运用平吹或超吹,音域g?1—g?3。平吹音 色清脆、带有哨音,超吹音色则较尖锐。用于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生活,多由男子吹奏。
〔大塞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黔、桂、滇三省区相邻广大地区。?
管
身竹制,外观与塞箫相同,管长68厘米,上口外径3.6厘米、内径3厘米,下口外
径3.1厘米、内径2.5厘米。上端管口内置软木塞,在管身背面的气道下方、距上
端5厘米处,开有一个长方形发音哨孔。管身正面开有六个按音孔,第一孔距下口10厘米。
在发音孔至第一孔的1/2处开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间,等距开第二至第五孔。
演奏时,竖吹,右手按下三孔,左手按上三孔。运用平吹或超吹,音域g—d?3。平吹音色 深沉、浑厚,超吹音色甜美、圆润,富于表现力,擅长演奏优美抒情的曲调。用于青年男女 社交和恋爱生活中,多由男子吹奏。
民族奇葩姊妹篇 姊妹箫,又名小唢呐、咪咪。苗语:“占得息”、“力布”、布依族语:“布勒歪练”,它是花溪苗族,布依族同胞的主要乐器,是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时传递爱情的一件最重要的工具。
姊妹箫的曲调很丰富,也很优美动听,可分为三种:一是以民间的唢呐调演变而成的,这一类的流传地域相对广些;第三种是姊妹箫的原始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首,这三首姊妹箫曲调充分表现了姊妹们在娘家时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姊
妹箫这个名称的来历,在广大的民间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上居住着一家贫穷的人户,夫妻俩已年过半百,身边仍无一男儿,但是
却生下了七个聪明伶俐,如花似玉的姑娘,左邻右舍都称之为“七仙女”。他们家虽贫寒,但七个女儿的孝顺和勤俭持家使一家九口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姐妹七个
不但学会了纺纱织布,操持家务。七姐妹还有一付好嗓子,她们的歌声甜美动听,使青年后生们赞叹不已。一年春天,七姐妹在楼上纺纱浆线,她们用从山上砍来的
金竹把浆好的纱线穿在竹杆上晾晒,竹子和浆线的浆汁所散发出的一股股香气引来了山上的野蜂,野蜂把一根根金竹钻通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孔,并在竹筒内安家落户
起来,一天,七姐妹正忙着绣花,徐徐轻风吹来,同时从楼上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音乐声,她们还以为是外寨的后生悄悄跑来楼上吹奏箫筒向她们求爱,待她们上楼一
看,楼上空无一人,细心的七妹仔细查看,才发现音乐声是金竹上的蜂洞被风吹响而传出的。这一发现使得精明的七妹得到启示,她说:“各位姐妹,我们何不上山
另砍一些最好的金竹来各人做一样乐器来吹,这样岂不可以消除我们的寂寞,增加我们的快乐吗?”。七妹的提议得到六个姐姐的赞同,她们各自去砍金竹并按自己
的设想做出了七件乐器,一看,七姐妹做的乐器一模一样,吹出的音也一样,她们感到很单调。后来,还是七妹有心计,她说;“我们是七姊妹,何不在竹杆上钻七
个孔,每个孔代表我们每一个人,这样,孔多了声音就多,就好听了。”她就这样做了一支七孔箫,一次能发出很多音,动听极了,这是大姐提议:“为了体现我们
七姐妹的团结和智慧,选两支最好的联在一起代表我们七姐妹,表示我们姐妹永远不分离。”
乐器做好了,取什么名字又成了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这个
说这样,那个说那样,意见一时无法统一,后来她们请来寨上的后生们帮助取名,有的说此乐器是七仙女发出的,应取名叫仙女箫,有的说仙女箫不好听,提议取叫
美人箫。这时生在一边的父亲对大家说:“依我看取叫姊妹箫最好,因为它像箫,又是你们七姊妹设想并共同做出来的,叫这个名字,纪念意义更大。”从此,人们
就将这个乐器称为姊妹箫。这个乐器便成了苗族,布依族同胞共有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据说,那三首主要曲调还是那七姐妹共同创造的呢。
要真正
追溯姊妹箫的历史和族属,它应为汉代(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37年)的北方民族羌族。由于该乐器来自羌民族,故将其称之为羌笛。在唐代,著名诗人王之
涣曾写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绝句。诗中所指的羌笛便是今天流传的民间的姊妹箫。今天,流传在四川西北的羌笛无论它的形状,体量,音乐旋
律以及演奏方法均与贵州的姊妹箫一模一样,这难道说四川的羌族与贵州中西部的布依族、苗族有其渊源关系?
姊妹箫这一苗族、布依族的乐器在中国民
族乐器的大家族中是有地位的,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古人将它分在中国八大类乐器中的第四类(竹类);在近代,民族音乐家们将它划分在中国民族乐器三大类中的第
一类(管乐类);在今天的民族乐器分类中,民族音乐研究专家们将其划分为中国民族乐器四大类中的第三类(气鸣类)。无论音乐家们把它分入那一类,姊妹箫确
是中国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芒筒,是丹寨苗族同胞最为喜爱也最善长吹奏的一种乐器。
芒筒长短、大小不一,音高各异。中小型芒筒长30—70厘米,大芒筒长150厘米左右,最大者长达2米。其音高依次相隔八度。
民间芒筒依其大小组合在一起称芒筒队。大型芒筒队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组成,分为大、中、小和最小芒筒四组。每组三至五支,与各种芦笙组成芦笙乐队。芒筒以圆润雄厚的持续音加强主音,使乐队音响丰满。
[喉管]
喉管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地区。竹制以双簧哨子发音。乐队中常用的是G调中音喉管和D调低音喉管两着音高相差四度。喉管有七个音孔,只能奏出八个音,按七声音阶次序排列。可奏出音程的跳动,宜可演奏“滑音”、“叠音”、“花舌”、“颤音”等。
喉管没有变音装置,很少转调,偶尔转道属调和下属调。喉管多用于戏曲音乐的伴奏,在某些地区吹打乐队中也有使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喉管有是同其他中、低音乐其结合使用,以加厚乐队的中、低音。
喉管音域很窄,使用受限制,音色不易于其他乐器融合,在乐队中使用要慎重。
二胡
二胡是中国著名的拉弦乐器,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至十世纪的中国唐代,当时主要流行在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戏曲的伴奏乐器 。
二
胡构造简单,一根细细的木制琴杆,长约80厘米,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一把马尾做的琴弓。琴师演奏二胡时采取坐姿,
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二胡的音域可达三个八度。二胡发出的乐音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以接近于人声的音色,成为一种富于歌唱性的乐器
,有人还因此称它为"中国式小提琴"。由于二胡的音色听起来略带忧伤,因而善于表达深沉的情感。
1949年后,二胡的制作、改革和演奏艺术得到了发展,它可以独奏,也可以在歌舞和声乐以及戏曲、说唱音乐中伴奏。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二胡更 是一种主奏乐器,类似西洋管弦乐队中小提琴的角色。
由于二胡制作简单、廉价易学而又音色优美,因而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是中国民间普及率很高的乐器。
高胡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
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
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高胡的构造、制作和用料与二胡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琴筒
较细。由于高胡产生的年代比较晚,因此,乐器制作家们在改造高胡的时候便少有顾虑和束缚。有的乐器制作家把早期高胡的圆形琴筒改为扁圆形状,使音量加大;
有的乐器制作家还把两根弦的高胡改为三根弦,使乐器的音域向下扩展了五度。
高胡的音色清脆高亢,犹如女高音。它的这一特点加上低音区圆
润的特色,使它在乐队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中一般都给高胡配备相当重要的席位。另外,由于高胡有着特别丰富的表现力,适于演奏
抒情、活泼和华丽的旋律。因此,它在乐队中经常以华彩的方式给乐曲的主旋律做伴奏,并且能把主旋律按照情感的需要加以装饰。
板胡
板胡又称作"梆胡"、"秦胡"等,它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
最
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
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
的地方色彩。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但也有区别,主要区别在琴筒上。板胡琴筒的前口不像二胡那样蒙皮,而是用桐木板,这就是板胡发音的关键。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新品种加入了"板胡家族"。其中有中音板胡、高音板胡,三弦板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都是"板胡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板胡形制的发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并为民族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马头琴
专业制琴师恩和近20年的制琴经验,多年专门研究马头琴发声原理及雕刻艺术,积累丰富的制琴,调琴技术,他所制做的马头
琴做工精细,声音醇厚,有真正草原的风格,适合各种场所的演出。他的马头琴销往国内外,深得用户的青睐。他多年搜集各种马头琴教学材料、演奏法、马头琴曲
谱提供给马头琴使用者或初学者为大家提供了学马头琴的方便条件。
在蒙古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马头琴巧夺天工、光彩夺目。当您接触到深情委婉的马 头琴,自然会被她纯美的音色及草原风格的演奏所吸引,领悟到蒙古民族勤劳、朴实的品格。
马
头琴,蒙古人称之为"莫琳胡儿",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也具有构造精细、
携带方便的特点:一棵高傲的马头挺立在上方,细长的琴杆连着梯形的共鸣箱,两支弦轴分立
在马头的左右,紧拉着两根琴弦,还有一把与琴体分离的琴弓。正面看去琴体犹如一匹马变了 形的半身像。
马头琴的音色纯朴、浑厚,极贴近人声。演奏时采用坐势,将共鸣箱夹在两腿之间。早期
的马头琴主要担当史诗说唱及民歌的伴奏,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人声起便可琴声合,
尤其是同蒙古民族的"乌尔图道"(即长调民歌)相结合,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随着社会的发 展,马头琴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芦笙是苗族的主要乐器,用竹管制成,大小不一。芦笙是古老的簧管乐器,约有两
千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南方各少数民族,其中以苗、侗族最盛。芦笙虽由葫芦笙演变而
来,但外形与笙已不相似,它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构成。笙斗用杉木或梧桐木
刳空后制成,形体较长,细端为吹口,中间开有安装整管的洞眼。传统的芦笙,笙管只
有
6根,用长短不同的白枯竹制成,分两排垂直插进共鸣箱中,在每根空管靠近笙斗处,
开有1个按音孔,在管的上端开有一个出音孔,插进共鸣箱的笙管内镶有铜质簧片。吹奏
时,气流从吹口进入,振动簧片,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音色清晰悦耳,兼有簧、管两 种音质,在某种程度上又接近于西洋水管乐器的音色。
芦笙与笙、葫芦笙的显著不同 点是,在笙管上端的出音孔处,套有竹制的共鸣筒或共鸣器,或用竹蔑片摺成三角形小
喇叭,它起着良好的共鸣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宏亮,音色优美动听。
葫芦丝、巴乌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
到
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
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
,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
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
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
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 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
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 、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三弦源于古时的弦鼗,元朝时是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
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 成,有些加装转调移位山口。琴头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
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琴杆为半圆形的 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胶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三弦最显
著的特征是琴杆无品格。 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鼓框椭圆形,两面 蒙蟒皮(亦有蒙木板者,日本蒙猫皮,叫三味线)。琴马置于蟒皮中央。琴弦使用丝弦,从
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琴弦的一 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3个弦轴上。近年来三弦开始使用 尼龙钢丝弦。
冬不拉
哈萨克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
冬
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各种类繁多,大都有整块松木或桦木制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
大诗人阿巴衣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型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此外还应
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的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它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又有十几种.
无簧哨管乐器“吐良”又称“妥任”,
流行于德宏州。它是用一根约长四十五公分
的细竹管,中间开一方型吹孔制成,也有用
两、三节竹管套接而成的。
演奏时,左手姆指置左管口,右手掌心
置右管口,两手做各种闷、放组合,并配合
以吹气的力度变化,可奏出两个八度以上的
音。它多用于独奏或民间集体舞伴奏。乐曲
如《丰收调》、《山鸟鸣》。多为景颇族使
用。
吃过田螺的大有人在,对田螺津津乐道的也不少。可你聆听过用田螺壳制成田螺笛吹出声音圆润浑厚、韵律甜美的歌声吗?
田
螺笛,原属靖西壮族民间的儿童玩具,在靖西县民族博物馆陈列多年,而挖掘壮族拟声田螺笛则是两年前的事。2002年10月,靖西县组织壮族博物馆和当地民
间艺人根据有关壮族民间口碑和地方志记载,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从多试式样、多试品种、多试音质等大量的策划和改进工作,终于试制出音色浑厚韵律优美
的田螺笛。
壮族拟声田螺笛,在靖西等地历史悠久,只是多年来没引起人们注意。田螺笛的制法很简单。只要选择大个田螺,剪掉尾部尖端处为出音孔,
去掉内肉,在离大口处约2厘米处开一笛孔贴上笛膜即可。吹奏时嘴贴笛口,模拟歌曲调子进行吹唱,声音经笛膜震荡,变成笛音由出音孔传出,音质既像男低音,
又具有喉管乐器的声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间曲调和壮剧、巫伦等曲调,与壮族马骨胡、葫芦胡、葫芦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田螺笛?其实就是一种散发着
泥土芳香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文化。2001年7月,韩国民俗文化考察团到靖西,还专门对田螺笛和葫芦胡等民间民俗文化进行探讨和交流。2002年11
月,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将军到靖西考察,拍下了田螺笛的照片,在京媒体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
透过田螺笛圆润浑厚的韵律,我们深深地感悟到壮族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厚的底蕴。
斯
布斯额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吹管乐器,它的前身是用草原上生长的“丛文依草”(类似芦苇)制成,现在多用松木支撑。斯布斯额中空无簧,管开三孔、四孔或五孔,
管外扎以细线,有的还套上羊肠用以保护木笛。吹奏时将吹口置嘴中,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在乐器发音的同时,还用喉头发出一个持续低音,形
成两个声部。乐曲大多由五声音阶组成,节奏较自由,高音靠气息控制,能奏出泛音。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柔美。由于乐器没有固定的规格,音域一般为f1-
b2。有些牧民在宁静的草原上演奏时,往往把远处的鹿引来,远远静听斯布斯额的演奏,当他们发现不是自己的伙伴在召唤自己的时候,才慢慢地离去。哈萨克族
的《额尔齐斯河》描写了额尔齐斯河的自然景色,是一首有代表性的斯布斯额独奏曲。
尺八的历史尺八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源于竖篴,竹制,长一尺八寸,在隋唐颇为盛行,自宋代后渐少使用。>>
尺八在隋唐之际东传日本。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
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
据
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
奏“尺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
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
八”的祖庭。
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在
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
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
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
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
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
电子风琴等合作。
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
侗笛简介侗笛是侗族独特的民间乐器,外形和洞箫相似,吹口装有簧片,竖吹,音色清丽悠扬,富有山野风味,常用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广泛流行于侗族地区。
侗笛:侗族独特的民间乐器,侗语叫“介各”或“济各斯”。外形和洞箫相似,吹口装有簧片,竖吹,音色清丽悠扬,既可表现婉转抒情的情调,又可奏出热烈欢腾的旋律。富有山野风味,常用以独奏或为歌唱伴奏。流行于黔桂湘交界侗族居住地区,以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最为盛行。
原
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
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三个陶埙,其中一个陶埙已有两个音孔(《中国音乐史图鉴》Ⅰ—22至
Ⅰ—26)。山东维坊姚官庄、山西垣曲古城关东、垣曲丰村、太原市郊义井村、河南郑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庙遗址、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埙,
分属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区域。
制作陶埙要选用土质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粘土,颜色不拘,红、黄或黑土均可。将粘土加清水,反复绞拌揉揣,
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而成。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即制作仿古陶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以来,天
津音乐学院陈重教授改进研制成九孔陶埙。
中央民族乐团杜次文,1984年随团赴美国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艺术节,后又在西班牙、西德等国家表演了埙独奏曲《楚歌》、《唐乐》、《风》等。赵良山在《编钟乐舞》中演奏了《八音齐鸣》,均赢得赞誉。九孔紫砂陶埙已在民族乐队中较普遍使用
塞箫
塞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苗语称展尖,意为堵有软木塞的竹管。汉族称其为塞箫。流 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那坡和云南省广南、富宁等黔、桂、 滇三省区接壤的苗族地区。
管
身竹制,多采用当地生长的苗语称胸叮的竹子制作,这种竹材管径较细而竹节修长,
是制塞箫的良材。管长一般42厘米,中间无节,两端通透。上端管口外径2.1厘米、
内径1.5厘米左右,下端管口外径1.7厘米、内径1.3厘米左右。制作时,在上口塞进一个
长2.6厘米、直径1.5厘米、劈去一侧的软木塞。木塞多用杉木或泡桐木制作,木塞纹理要
与竹管纹理方向一致。将木塞一侧(圆周的1/4弧面)顺纹劈去,然后塞入管首背面,劈
去的部分与竹管内壁就构成一个半月形进气通道。在距上端管口3.7厘米正对气道的背面管
壁上,开一个长方形发音哨孔,孔长1.1厘米、孔宽0.6厘米,孔的下方修削成向内的斜
坡状,作为分气阀。在管身正面中下部开有六个圆形按音孔,第一孔至下端管口为5.8厘米 ,
在发音孔至第一孔的1/2处开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间开第二、三、四、五孔,各按 音孔间距相等。
演奏时,管身竖置,右手无名指、中指、
食指按第一、二、三孔,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 按第四、五、六孔。嘴含管首,气流由气道进入、冲激发音孔,一部分被斜坡状分气阀挡入
管内,使管内空气柱振动,通过按孔改变空气柱长短而发出高低有别的音。用平吹和超吹方
法,音域b—f3。平吹音色柔和、典雅,超吹音色干净、明亮。c3以上的几个音较难吹
奏。常用的有滑音、打音等演奏技巧。用于独奏,所奏乐曲都来自民歌音调,但无固定曲牌
,只有远调与近调之分。远调是为在远处的恋人而吹的,起音较高,音色脆亮而悠扬;近调
是为身旁的恋人而吹的,起音较低,音色柔和而委婉。近调又有五指调、六指调两
种,前者是固定按住第三孔,用另外五指开闭音孔发音,音域较宽;后者则六指均用,音域
只有十二度。每首塞箫乐曲都含有一定的词意内容,有着独特而完美的表达意境。
塞箫是苗族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生活中常用的乐器之一,多由小伙子吹
奏。由于运气方式、 所用指法和演奏乐曲的不同,每个小伙子的演奏都各具特色。即使在深夜,在两人相距较远
的情况下,姑娘也能从情人隐隐约约的远调箫声中,听出他是在孤独叹息,或是在责怪自己
没有赴约,还是呼唤自己快去相会。当两个相爱的恋人依偎在一起的时候,低回婉转的近调
箫声,更使他们难舍难分、情似海深。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在苗族盛大的跳坡节上,
吹奏塞箫更成了青年小伙子们表现才华和技艺的好时机,一个个兴高采烈,一曲曲倾腹而出
,它既是小伙子相互比赛,也是向姑娘们传情,许多美满的姻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小塞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兴义、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林、西林、那坡,云南省广南、富宁等地。
管
身竹制,外观与塞箫相同,管长24厘米,上口外径1.6厘米、内径1.1厘米,下口
外径1.4厘米、内径0.9厘米。上端管口内置软木塞,在管身背面的气道下方、距管口3.1
厘米处,开一个长方形发音哨孔。管身正面开有六个按音孔,第一孔距下口3.3厘米。在发
音孔至第一孔的1/2处开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间等距开第二至第五孔。
演奏时,竖吹,右手按下三孔,左手按上三孔。运用平吹或超吹,音域g?1—g?3。平吹音 色清脆、带有哨音,超吹音色则较尖锐。用于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生活,多由男子吹奏。
〔大塞箫〕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黔、桂、滇三省区相邻广大地区。?
管
身竹制,外观与塞箫相同,管长68厘米,上口外径3.6厘米、内径3厘米,下口外
径3.1厘米、内径2.5厘米。上端管口内置软木塞,在管身背面的气道下方、距上
端5厘米处,开有一个长方形发音哨孔。管身正面开有六个按音孔,第一孔距下口10厘米。
在发音孔至第一孔的1/2处开第六孔,在第一孔至第六孔之间,等距开第二至第五孔。
演奏时,竖吹,右手按下三孔,左手按上三孔。运用平吹或超吹,音域g—d?3。平吹音色 深沉、浑厚,超吹音色甜美、圆润,富于表现力,擅长演奏优美抒情的曲调。用于青年男女 社交和恋爱生活中,多由男子吹奏。
民族奇葩姊妹篇 姊妹箫,又名小唢呐、咪咪。苗语:“占得息”、“力布”、布依族语:“布勒歪练”,它是花溪苗族,布依族同胞的主要乐器,是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时传递爱情的一件最重要的工具。
姊妹箫的曲调很丰富,也很优美动听,可分为三种:一是以民间的唢呐调演变而成的,这一类的流传地域相对广些;第三种是姊妹箫的原始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首,这三首姊妹箫曲调充分表现了姊妹们在娘家时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姊
妹箫这个名称的来历,在广大的民间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山上居住着一家贫穷的人户,夫妻俩已年过半百,身边仍无一男儿,但是
却生下了七个聪明伶俐,如花似玉的姑娘,左邻右舍都称之为“七仙女”。他们家虽贫寒,但七个女儿的孝顺和勤俭持家使一家九口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姐妹七个
不但学会了纺纱织布,操持家务。七姐妹还有一付好嗓子,她们的歌声甜美动听,使青年后生们赞叹不已。一年春天,七姐妹在楼上纺纱浆线,她们用从山上砍来的
金竹把浆好的纱线穿在竹杆上晾晒,竹子和浆线的浆汁所散发出的一股股香气引来了山上的野蜂,野蜂把一根根金竹钻通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孔,并在竹筒内安家落户
起来,一天,七姐妹正忙着绣花,徐徐轻风吹来,同时从楼上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音乐声,她们还以为是外寨的后生悄悄跑来楼上吹奏箫筒向她们求爱,待她们上楼一
看,楼上空无一人,细心的七妹仔细查看,才发现音乐声是金竹上的蜂洞被风吹响而传出的。这一发现使得精明的七妹得到启示,她说:“各位姐妹,我们何不上山
另砍一些最好的金竹来各人做一样乐器来吹,这样岂不可以消除我们的寂寞,增加我们的快乐吗?”。七妹的提议得到六个姐姐的赞同,她们各自去砍金竹并按自己
的设想做出了七件乐器,一看,七姐妹做的乐器一模一样,吹出的音也一样,她们感到很单调。后来,还是七妹有心计,她说;“我们是七姊妹,何不在竹杆上钻七
个孔,每个孔代表我们每一个人,这样,孔多了声音就多,就好听了。”她就这样做了一支七孔箫,一次能发出很多音,动听极了,这是大姐提议:“为了体现我们
七姐妹的团结和智慧,选两支最好的联在一起代表我们七姐妹,表示我们姐妹永远不分离。”
乐器做好了,取什么名字又成了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这个
说这样,那个说那样,意见一时无法统一,后来她们请来寨上的后生们帮助取名,有的说此乐器是七仙女发出的,应取名叫仙女箫,有的说仙女箫不好听,提议取叫
美人箫。这时生在一边的父亲对大家说:“依我看取叫姊妹箫最好,因为它像箫,又是你们七姊妹设想并共同做出来的,叫这个名字,纪念意义更大。”从此,人们
就将这个乐器称为姊妹箫。这个乐器便成了苗族,布依族同胞共有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据说,那三首主要曲调还是那七姐妹共同创造的呢。
要真正
追溯姊妹箫的历史和族属,它应为汉代(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37年)的北方民族羌族。由于该乐器来自羌民族,故将其称之为羌笛。在唐代,著名诗人王之
涣曾写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绝句。诗中所指的羌笛便是今天流传的民间的姊妹箫。今天,流传在四川西北的羌笛无论它的形状,体量,音乐旋
律以及演奏方法均与贵州的姊妹箫一模一样,这难道说四川的羌族与贵州中西部的布依族、苗族有其渊源关系?
姊妹箫这一苗族、布依族的乐器在中国民
族乐器的大家族中是有地位的,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古人将它分在中国八大类乐器中的第四类(竹类);在近代,民族音乐家们将它划分在中国民族乐器三大类中的第
一类(管乐类);在今天的民族乐器分类中,民族音乐研究专家们将其划分为中国民族乐器四大类中的第三类(气鸣类)。无论音乐家们把它分入那一类,姊妹箫确
是中国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芒筒,是丹寨苗族同胞最为喜爱也最善长吹奏的一种乐器。
芒筒长短、大小不一,音高各异。中小型芒筒长30—70厘米,大芒筒长150厘米左右,最大者长达2米。其音高依次相隔八度。
民间芒筒依其大小组合在一起称芒筒队。大型芒筒队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组成,分为大、中、小和最小芒筒四组。每组三至五支,与各种芦笙组成芦笙乐队。芒筒以圆润雄厚的持续音加强主音,使乐队音响丰满。
[喉管]
喉管流行于我国广东、广西地区。竹制以双簧哨子发音。乐队中常用的是G调中音喉管和D调低音喉管两着音高相差四度。喉管有七个音孔,只能奏出八个音,按七声音阶次序排列。可奏出音程的跳动,宜可演奏“滑音”、“叠音”、“花舌”、“颤音”等。
喉管没有变音装置,很少转调,偶尔转道属调和下属调。喉管多用于戏曲音乐的伴奏,在某些地区吹打乐队中也有使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喉管有是同其他中、低音乐其结合使用,以加厚乐队的中、低音。
喉管音域很窄,使用受限制,音色不易于其他乐器融合,在乐队中使用要慎重。
二胡
二胡是中国著名的拉弦乐器,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至十世纪的中国唐代,当时主要流行在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戏曲的伴奏乐器 。
二
胡构造简单,一根细细的木制琴杆,长约80厘米,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一把马尾做的琴弓。琴师演奏二胡时采取坐姿,
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二胡的音域可达三个八度。二胡发出的乐音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以接近于人声的音色,成为一种富于歌唱性的乐器
,有人还因此称它为"中国式小提琴"。由于二胡的音色听起来略带忧伤,因而善于表达深沉的情感。
1949年后,二胡的制作、改革和演奏艺术得到了发展,它可以独奏,也可以在歌舞和声乐以及戏曲、说唱音乐中伴奏。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二胡更 是一种主奏乐器,类似西洋管弦乐队中小提琴的角色。
由于二胡制作简单、廉价易学而又音色优美,因而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是中国民间普及率很高的乐器。
高胡
高胡是"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
广东音乐"是流行在中国广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当地的地方戏剧和民间音乐。起初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高胡这种乐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前
后,"广东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吕文成先生对二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把传统二胡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提高了定弦,并用两腿夹着琴筒进行演奏,这种音色清澈
明亮的高音二胡,就被人们称作高胡,并且很快成为"广东音乐"中的灵魂乐器。
高胡的构造、制作和用料与二胡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琴筒
较细。由于高胡产生的年代比较晚,因此,乐器制作家们在改造高胡的时候便少有顾虑和束缚。有的乐器制作家把早期高胡的圆形琴筒改为扁圆形状,使音量加大;
有的乐器制作家还把两根弦的高胡改为三根弦,使乐器的音域向下扩展了五度。
高胡的音色清脆高亢,犹如女高音。它的这一特点加上低音区圆
润的特色,使它在乐队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此,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中一般都给高胡配备相当重要的席位。另外,由于高胡有着特别丰富的表现力,适于演奏
抒情、活泼和华丽的旋律。因此,它在乐队中经常以华彩的方式给乐曲的主旋律做伴奏,并且能把主旋律按照情感的需要加以装饰。
板胡
板胡又称作"梆胡"、"秦胡"等,它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
最
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
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
的地方色彩。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但也有区别,主要区别在琴筒上。板胡琴筒的前口不像二胡那样蒙皮,而是用桐木板,这就是板胡发音的关键。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新品种加入了"板胡家族"。其中有中音板胡、高音板胡,三弦板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都是"板胡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板胡形制的发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并为民族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