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的含义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3-06 09:1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06 10:34
而实际上,众多信用评级的使用者,通常会将信用评级理解为:信用评级基本覆盖企业或行业的全部风险,是对企业或行业当前情况的全面评估,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所有风险,甚至包括国家风险、政策风险等等,这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遗憾的是,不仅广大的信用评级使用者在理解上出现了上述严重的偏差,相当一部分信用评级工作者也犯了上述同样的错误,因此导致对信用评级定位不准确,从而使得信用评级偏离了预定的目标。
因此,笔者在此要特别强调,信用评级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意愿的评估,它的指向是企业的负债,可以是全部的负债也可以是特定的负债。
评级的目的是使用信用评级的出发点,它决定了评估模型和评估结果的巨大差异,要正确理解信用评级,必须要了解它的目的。
信用评级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现在大家可以见到的各种各样的信用评级,一定会惊诧于信用评级模型的千差万别,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那为什么信用评级模型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异性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用评级的目的不同,正是由于信用评级的出发点不同,才导致所使用的信用评级模型的巨大差异。
前面已经提到信用评级的对象是企业的负债,这个负债可以是企业的全部负债,也可以是企业的特定负债;可以是银行贷款,也可以是商业信用;可以是企业债券,也可以是一般企业债务。信用评级的目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信用评级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简单归纳信用评级的各种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获得银行信用为目的的评级。它主要的评级主体为银行,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目的,评级是为了评估企业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
2.以获得商业信用为目的的评级。它主要的评级主体为各个企业,通常是与企业发生商业往来的众多合作者,一般以提供商业信用为主要目的(即通常所说的由赊销引起的应付账款),评级是为了评估企业按时偿还应付账款的能力。
3.以获得公共信用为目的的评级。主要指各种有价证券的评级,包括企业债券的评级,它主要的评级主体是专业的信用评级公司,以发行有价证券为目的,特殊之处在于评级的主体通常并不是信用评级的使用方,而是独立的第三方评级。评级是为了评估企业按时偿还有价证券的能力。
4.以获得政府信用为目的的评级。这主要的评级主体是政府或者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是为了评估企业按时纳税以及履行其他强制义务的能力。
由于企业的各种债务并不具有平等的偿付优先等级,所以通常来说,偿付等级优先的企业债务的信用评级会高于偿付等级较低的企业债务的信用等级。举例来说,对于某一家企业,银行对该企业的信用评级很高,因为银行评级的对象是银行的贷款,而该笔银行贷款可能有足值且变现风险很小的抵押物,因此其偿付能力较强。同样是对该企业,它的供应商对其的评级可能会较低,因为剔除了抵押物的因素外,该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在短期内并不十分理想,从而导致信用评级偏低。
所以,相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信用评级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当评级目的不同的时候。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某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为将要发行的企业债券指定了还款的来源,而它指定的具体的还款来源并不稳定可靠,那将会导致该企业发行的特定企业债券评级偏低。
在我国,《破产法》中规定,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债权人享有就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一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一破产债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对有财产担保的债权的信用评级肯定大于无财产担保的债权的信用评级,税务部门针对纳税能力做的信用评级也肯定大于一般的债权评级,因为前者的偿付等级都优先于后者。
因此,我们在理解和使用信用评级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信用评级的特定目的是什么,因为它决定了信用评级的对象是什么,而决不能简单地对信用评级做横向的比较和理解。
- 1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3-06 11:56
对的
用评估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监督力量的主力军,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资信评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公正、客观的信息,以优化投资选择,实现投资安全性,取得可靠收益,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资信评级作为商业银行确定贷款风险程度的依据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为降低金融风险服务;资信评级是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债券发行的前提条件,也有助于中央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资信评估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搜集成本;等等。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信用经济。在发达国家,如果哪家大企业没有做过信用评级,那是不可思议的。但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长期来由于信用意识薄弱,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对资信评估存在种种模糊甚至不正确的认识。那么资信评估对企业到底有何作用,其存在意义如何呢? 资信等级是一个企业履约状况和偿债能力综合反映, 低等级的企业较难获得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支持,在融资的难易程度和融资成本方面都处于不利的地步。资信评估对企业来说至少有以下四大作用: 1、 融资市场的通行证 债券评级是企业获准发行债券的先决条件;贷款企业资信评估是一定贷款规模以上的企业通过贷款卡年审、获取银行贷款的必需条件。 2、降低融资成本的工具 高等级的信用可以帮助企业较方便的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能够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债券资信级别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发行利率挂钩;人行上海分行要求辖内各商业银行对aa级以上贷款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贷款利率可不上浮,对其商业承兑汇票可优先办理贴现,人民银行优先办理再贴现。特别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几年内实行后,资信等级高的企业的融资成本将大为降低。 3、市场经济中的"身份证" 信用评估有助于企业防范商业风险。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成为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些信用政策,包括信用形式、期限金额等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客户信用状况的科学评估分析基础上,才能达到既从客户的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又将客户信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资信评估了解到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真实情况,降低企业的信息搜集成本。良好的资信等级可以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高等级的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证",它能够吸引投资人与客户大胆放心与之合作,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正日益成为企业的生命。 4、改善经营管理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企业债券发行时要在大众媒体上公告其资信等级,只有级别高的企业才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贷款企业资信等级要登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向各家金融机构通报或向社会公告。这种公示行为本身就对企业有一定压力,将促进企业为获得优良等级而改善经营管理。从资信机构客观的评价中,企业还可以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整改。还可以通过同行业资信状况的横向比较,获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