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最常用的无指代词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11:10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12-02 02:27
古汉语最常用的无指代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12-02 02:56
无指代词即不定代词,即指向不明确的代词。
无指代词可分为肯定性和否定性两类。
肯定性无指代词主要有“有”、“或”、“鲜”、“多”等;否定性无指代词主要有“无”、“亡”、“莫”、“罔”等。
常翻译为“有的人”,“很少人”,“大多人”,“没有人”,“无处”,“没有什么”。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韩愈《师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有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初并天下,罔不宾服。《史记 秦始皇列传》
无指代词可分为肯定性和否定性两类。
肯定性无指代词主要有“有”、“或”、“鲜”、“多”等;否定性无指代词主要有“无”、“亡”、“莫”、“罔”等。
常翻译为“有的人”,“很少人”,“大多人”,“没有人”,“无处”,“没有什么”。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韩愈《师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有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初并天下,罔不宾服。《史记 秦始皇列传》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