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房看60年来赤峰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 2009-10-16 15:53 字体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 关闭 ] 安居而乐业,乐业而繁荣,家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本,居住条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改善。改革开放30年来,赤峰市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印证了建国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轨迹和辉煌成就。 建国前可以说老百姓是居无定所,民不聊生。解放后人们都有了自己的小窝窝,可是居住条件还是十分有限。到了80年代,人们盖房子考虑的还是经济适用,房间面积普遍都偏小,曾经在全市叫响的百日楼,虽然地理位置临街,但也受当时经济状况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老少同住,三代甚至四代同堂。而在农村,人们盖房子多半是土房,有的甚至是草房,能盖得起砖房的人家少之又少,只有经济条件稍好的人家才盖得起砖房,条件较差的人家甚至人畜同居,更不要提厨房和卫生间了。上了年纪的老人讲,那个时候城里的楼房基本上是每房不过40平方米,虽有卫生间,巴掌大的地儿,一个人进去将转过身来,而且卫生间没有防渗漏隔层,房子过了几年后,常有水从楼上卫生间渗漏下来;厨房也不大,只能放张菜板、锅灶,厨房内没有排烟管道,煮饭菜时,满屋都是油烟;楼顶用的是普通的油毡和沥青,太阳一晒就发软,房屋渗漏的情况特别严重。上学的时候去一位老师家,她家住的就是学校的筒子房,从门口往里面看,走廊便是10户人家的厨房,锅灶排了一溜,张家炖肉,李家炒菜,缺油少盐揪头大蒜都不是什么事儿,只要和邻居言语一声,基本不用再到外面小摊上买去。每到做饭的时候,只听走廊内叮叮当当,锅碗瓢盆交响曲就开始了,除了一走廊的油烟味和分不清谁家的炒菜味道以外,基本上是看不清人影的。曾经居住过筒子房的人们回想起当年的居住条件感慨颇深,但在那个年代,能住上筒子房并且是公家分的,也是当时很多人羡慕的事情。 90年代,有阳台的楼房开始兴起,楼层一般为五至六层,当时人们住房子多是考虑够住,一般不太在意室内装修。现在,无论是自建房还是商品套房,人们除了考虑住得下、住得宽敞外,更加考虑住得舒心、过得顺心,室内外装修装潢更被重视。一般自建房装修费用占建房费用的30%以上,且采光、通风也得到大大改善。单元式套房面积也逐渐变大,大多是三室两厅,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有不少户型是四室两厅两卫,面积可达160-200平方米。室内的设计也日益人性化:通过客厅的落地推拉门,将室外小区园林绿化尽收眼底;窗户是塑钢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性能都很好,这样的套房住起来让人觉得宽敞、明亮。而今,人们购买套房,多选择环境较好、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住宅小区。 60年来的住房变化,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居所,它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一个城市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回首赤峰市60年来居住条件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出有几大特点: 新盖的楼房越来越多了。伴随国家房改制度的深入,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逐年上升,购房积极性提高。据赤峰市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赤峰市城镇居民户均人口3人,户均拥有住房1.03套。 产权私有百姓心里有底了。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基本为公有。1995年赤峰市执行房改政策,住房产权全部变为私有,可以进入市场自行买卖,给城镇居民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实惠。据调查,赤峰市城镇居民原有私房占10.7%,房改私房占15.6%,商品房占69%。 房子结构多样化,老百姓也能住别墅了。从低矮的平房到漂亮的砖瓦房,从筒子楼、单元楼到小高层、复式住宅、别墅,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8年赤峰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6平方米,比改革开放之初增长5.4倍。城镇居民单栋住宅占1%,四居室占9%,三居室占38%,二居室占36%。 室内装修越来越豪华了。30年前的住房显然谈不上装修,地面是土、砖、水泥等硬化材料,墙面是报纸糊墙或低等建筑材料。现如今不但入住新房前会装潢,对旧房屋也会进行设计改造,地面有彩磨、纯木质地板、复合木地板、理石等多种材料,墙面用高级建筑材料,外刷乳胶漆,内置吊顶、楼梯踏步、高档窗帘等,设施齐全。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