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祠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9 08:18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11-28 22: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①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益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②乂③,不格奸”,“瞽瞍④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释】①有鼻,地名,曾有象祠,毁于唐。②烝烝,上进的样子。③乂,治理。④瞽瞍,舜父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咸神而祠之 咸:全,都 B.斯祠之肇也 肇:创建 C.克谐以孝 克:能够 D.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信:相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其下诸苗夷之居者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①毁之乎,其新之也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①皆尊奉而禋祀焉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D.①吾将以表于世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本文从贵州苗民为象立祠祭祀谈起,认为象之所以被苗民纪念,是因为他在圣人的感化下能弃恶扬善的缘故。 B.象祠是特为祭祀舜的弟弟象所建的庙堂,作者认为,对舜是可以修祠纪念的,但对象的祭祀却可存有异议。 C.作者认为象受到祭祀的原因:一是舜德深入人心,百姓爱屋及乌;二是舜在后期受到了象德的感化,有德政于世。 D.本文在为象祠作记时,还阐述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这一观点,意在告诉人们,对有错误的人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短句。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2)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3)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2-18 00:42
1.选D信:确实 2.选A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B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C代词,相当于“之”。/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D介词,用。/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3.选A (B“存有异议”与文末意思不符。C应为“象在后期受到了舜德的感化,有德政于世”。D“意在告诉人们,对有错误的人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错。应为“鼓励人们努力改不善为善”。) 4.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 5.译文: (1)宣慰使安君根据苗民的请求,重新修整了象祠中的房屋,并请我为象祠作记。 (2)象的不仁爱,可能是他最初的情况,又怎么知道他最终没有被舜感化呢? (3)君子修养品德,如果到了最高境界,那么,即使(遇到)像象那样的不仁爱,也还是可以感化他的啊。 附:《象祠记》参考译文 灵博山上有座象祠。在山下居住的苗民,都把象当作神祭祀它。宣慰使安君根据苗民的请求,重新修整了象祠中的房屋,并请我为象祠作记。我问:“是把它毁掉呢,还是重新修复呢?” 宣慰使回答说:“重新修复它。”“重新修复它,凭什么呢?”(注:“居”在此处作“凭”解,和成语“居功自傲”的“居”一样。)回答说:“这个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的原委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们的父亲、祖父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上,都尊敬信奉,并诚心祭祀他,全都不敢废止呢。”我说:“为什么会这样呢?有鼻这个地方的象祀,唐代的人曾经废毁过。象的为人,作为儿子不算孝顺,作为弟弟则显得傲慢无礼。他在唐代受斥责,却在今天还存留;他的祠庙在有鼻被拆毁,在这儿受礼敬的程度却盛于那里,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知道这个道理了:君子喜爱这个人,会将爱推及到在这个人屋子上停留的乌鸦,何况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而不是象啊。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桀骜不驯的人难道还少吗?可唯独象的祠庙延续在世。我由此更感受到了舜的德行的高尚,深入人心,而恩泽流传久远啊! 象的不仁爱,可能是他最初的情况,又怎么知道他最终没有被舜感化呢?《尚书》中不是说:“舜能用孝心使家庭和谐,一天天上进向善,不走到邪路上去。”“舜的瞎眼的父亲也变得忠诚老实了。”就是说(瞽瞍)已经被感化为慈祥的父亲了。象如果还不尊敬哥哥舜的话,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不断向善的方面发展,就不会演变为奸恶;不向奸恶方向发展,就一定会进入善的境界。确实如此啊,象已被舜感化了! 我由此更加(拥有)相信人的本性善良(的依据),天下没有不可以被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人毁弃象祠,是根据象的早期表现;现在苗民供奉象,依据的是象的后期表现。这个道理,我将向世人说明,使人们知道,即使像象那样不善的人,也是可以改变的;而君子修养品德,如果到了最高境界,那么,即使(遇到)像象那样的不仁爱,也还是可以感化他的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4-14 15:08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