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汞的挥发性,对土壤汞的采集应注意什么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2:49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4-05 14:17
鉴于汞的挥发性,对土壤汞的采集应注意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4-05 15:06
汞易挥发,空气、土壤、和水中都存在。但危害最大的汞污染在海洋。
通常无机态的汞(金属汞、汞离子)可以被排除体外,且不易在体内积累,比如人们曾用银汞合金补牙。微量的无机态的汞我们人体可以应付,但有机态的汞难以排除体外,这是汞中毒的主要元凶。
无机态的汞散发到大气中并最终随降雨汇入海洋,但从海水的汞浓度看,远远低于危害人身体的浓度,但在海水浮游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汞大都被转化成甲基汞(有机态的形式),甲基汞难以排除生物体外,开始在浮游生物中富集,然后就是小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小虾,大鱼吃小鱼,一直到海洋生物链的最顶端,每一次的生物链传导,汞富集的浓度都会几个数量级的增加,到了普通的鱼类,甲基汞的浓度已经极高了,当然还有更高的--鲨鱼翅,食物链的次顶端,最顶端是吃鱼翅的人。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大吃海鲜、鱼翅的人通常会满面红光的原因,应为汞中毒的一个表征就是面色发红。
由于汞在海洋食物链传导过程中的富集作用,导致了汞在海洋鱼类体中的高浓度,这才是汞污染的最大危害。
通常无机态的汞(金属汞、汞离子)可以被排除体外,且不易在体内积累,比如人们曾用银汞合金补牙。微量的无机态的汞我们人体可以应付,但有机态的汞难以排除体外,这是汞中毒的主要元凶。
无机态的汞散发到大气中并最终随降雨汇入海洋,但从海水的汞浓度看,远远低于危害人身体的浓度,但在海水浮游生物的作用下,这些汞大都被转化成甲基汞(有机态的形式),甲基汞难以排除生物体外,开始在浮游生物中富集,然后就是小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小虾,大鱼吃小鱼,一直到海洋生物链的最顶端,每一次的生物链传导,汞富集的浓度都会几个数量级的增加,到了普通的鱼类,甲基汞的浓度已经极高了,当然还有更高的--鲨鱼翅,食物链的次顶端,最顶端是吃鱼翅的人。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大吃海鲜、鱼翅的人通常会满面红光的原因,应为汞中毒的一个表征就是面色发红。
由于汞在海洋食物链传导过程中的富集作用,导致了汞在海洋鱼类体中的高浓度,这才是汞污染的最大危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