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写的《回答》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4-28 12:36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28 13:17
何其芳《回答》内容分析
何其芳的诗歌《回答》写于19世纪中叶,此时的诗界存在普遍的艺术困境。在这个困境的旋涡中,有的诗人努力的更新自己,很好的处理好了这个矛盾,走出了旋涡,有的诗人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观点,总是遭到批判,更有的诗人认识到矛盾难以调和,逐渐的停止了诗歌的创作,何其芳就是其中之一。
《回答》这首诗共分为九节,前五节完成于1952年1月,后四节完成于1954年劳动节前后。这首诗无论是从时间的跨度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表现了作者努力想跳出困境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诗的前五节主要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时代主旋律和引出回答的问题,后四节是作者的国家感情,是宏大的国家话语。从前五节到后五节完成的时间的跨度上,我们可以推想在这段时间里,作者的思想肯定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从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段时间里试图改变自己原有的诗歌创作理论,试图接受诗服务于政治,诗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诗歌创作理念,结果,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苦苦挣扎,作者还是不能接受这种新的诗歌创作理念,正如诗歌的结尾所说的:“请接受吧,这就是我的回答。”
《回答》的具体内容
首先,从题目来看,又问才有答,而问的问题是什么,则只能从诗歌的内容中去寻求答案,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使读者更加有兴趣读下去。
第一节中写到“从什么地方吹来奇异的风”。风,本是空气流动引起的自然现象,而作者却说是奇异的,说明此中的风并不是指的自然界中的风,而是指变化莫测的政治风云。作者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吹来”说明作者对这种“风”的迷茫和不理解。接着作者又说“吹得我的船帆不停的颤动”表明作者感受到了这股“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吹来”的风并且有着持续的感受。因而结合时代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我们可以知道这股“风”不仅仅是指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也象征着当时诗歌理论的变更。作者对这种诗歌服务于政治,和现实生活,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诗歌理论的不理解。后面用“甜蜜”和“惊恐”这对极端的反义词,表明作者在这种诗歌理论下极其矛盾的情感。面对这种诗歌理论的变更,作者即想“勇敢的前行”而又害怕“迷失了道路”。
第二节的前四行表面上是写“灼热”“沉默”“狭窄”“苛刻”的爱情,而实质上作者并不是真正的在谈论爱情,而是在说诗歌理论。后面的四句,则是在为自己所坚信的诗歌理论以及他自己的创作做辩护。
第三节作者先否定了他的辩护,说他的辩护是不对的,说自己的“只是另一类”而同时他有觉得自己的诗歌理论是“像天空一样广阔,柔和,没有忌妒,也没有痛苦和眼泪”。后面四句又提出时代的主旋律,表明作者在这种诗歌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想坚持自己的理论,可是却又不被大家所认可,只能是“另一类”,表明作者的无可奈何,处在一个极其矛盾的状态之中。
第四节写出了作者自责的心理,是作者的感叹、反省。同时也说明在这个时期何其芳的作品是很少的。何其芳的诗歌作品一向为许多人所喜爱,后因为这个时候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理论和他的诗歌理论的不符合,以及他对这种理论的不理解,逐渐放弃了写作,这就使得他的一些读者感到不理解,而他的这首《回答》就是对他一位读者提出的质疑的回答。
第五节基本上回答了读者的鼓励,可是面对读者的鼓励作者又感到更加的惶恐,表现作者的无能为力。
第六、七、八节作者使用反复咏叹,复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渴望创造,为自己在一次提出要求,希望自己能够从新的振作,为读者留下更多的作品。这几节都是宏大的国家话语,作者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勉强的让自己接受了当时的诗歌理论,而站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来抒发自己国家感情。
第九节回到现实,回到了自己。作者用“沉重”“尘土”“悲恸”等词,表现作者的无能为力。而“我也要努力飞上天空”又表明作者希望自己能够调和这个矛盾,走出困境。最后的“请接受吧,这就是我的回答”实质上并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因为作者本身就一直处在矛盾之中,想要努力的调节矛盾,可是结果实在是没有办法。
全诗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一波三折。先是迷茫,困惑,后坚持自己的理念,之后又否定自己的理念,勉强的接受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观念,高亢的歌颂祖国,最后又以模糊的话语来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表明作者在经历了总总的挣扎后,依旧没有找到答案。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4-28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