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寻幽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5:33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3-16 22:09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回答问题。杜甫草堂寻幽熊泽民 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杜甫诗中的“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一个“幽”字,是能看出杜甫当时的心境的。如今,我们在这儿还能寻觅到幽吗? 走进草堂,扑面而来的绿,绿,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草堂内好多好多的树,树多竹也多,这儿的竹子似乎更翠,更绿,水灵灵的,惹人喜爱。溪流、河塘都被染成了绿色,仿佛碧玉似的。整个建筑掩映在浓绿之中,就像被一个硕大的绿盖子罩着似的。从南大门进草堂,要走过一段长长的竹树掩映、红墙相夹的花径,打这儿经过,像探古寻幽似的,仿佛在历史的隧道中行进。草堂内建筑和景观颇多,五重主体建筑一字儿排列,或连或分,幽深难测,人其内,恍人迷宫。整个草堂是由建筑、园林、景点组成的,古朴典雅,扑朔迷离。掩映在竹树丛中的茅屋景区。充满着田野气息,与大自然连为一体。与草堂相邻的草堂寺,无疑拓展了草堂的视觉空间,是草堂景观的延伸。草堂还真大,重重叠叠,虚虚幻幻。草堂内是听不到噪音,也听不到喧嚣声的,似乎远离城市,很静,很静,静谧得让人神思飞扬,仿佛听见杜甫吟诵着他的得意之作。胜景何处是,此时堪静幽。置身于此,你难道不会有一种静幽幽的感觉吗? 杜甫是受人尊敬的,在草堂,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无论在何处,他总是那样的忧国忧民,在他的“三吏”“三别”里,那颗忧国忧民之心,清晰可见,惟其如此,杜甫才走进了人们的心中,似高山,似沧海。杜甫在草堂只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而作为文化圣堂的草堂是不朽的。杜甫在寓居草堂期间,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胸中波澜汇聚于笔底,万物风情跃然于纸上。这些诗作与杜甫的全部创作一脉相承,互为呼应。自然,杜甫与草堂是连在一起的。而草堂也就成了人们情感所系的地方。自唐末起,草堂便一再兴修,且规模不断扩大,草堂的建筑、设施,乃至一草一木,都是依据杜诗设计和营造的,颇有“杜诗遗风”。各种版本的杜诗,存列于一室,林林总总,令人炫目。而满园的苍楠翠竹,又将杜甫烘托得高洁之极。杜甫为历代诗人所推崇,他们寄情于草堂,写出一篇篇吟咏草堂的诗文。草堂也牵引着历代画坛大师,把对杜甫的崇敬化为一幅幅诗韵盎然的墨宝。岁月移,情无限。是啊,一个一生漂泊不定,忧国忧民,一个一生都在写诗留下瑰丽诗史的人,又怎能不受到人们的崇敬!一切源于其诗。“三吏”“三别”,何等的切中时弊,何等的忧国忧民。“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等的奇思妙语,何等的人文关怀。一座诗歌筑起的草堂,历经千年而不衰,挺立于巴山蜀水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一座诗歌筑起的草堂,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经年累月,游人如织,脚步轻轻,赞叹声声。胜景何处是,此处藏幽情。置身于此,你难道不生出一种情幽幽的感觉吗?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我默诵着朱德题书的匾联,在暮色弥漫之时,匆匆走出草堂。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杜甫的受人尊敬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较多的笔墨写竹树掩映的绿以及掩映在浓绿之中的草堂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题目是“杜甫草堂寻幽”,作者寻找到了哪些“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引用了杜甫的很多诗句,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与草堂是连在一起的。而草堂也就成了人们情感所系的地方。”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0-05-28 16:41
答案:略解析: (1)他总是那样的忧国优民;杜甫在寓居草堂期间,共作诗二百四十余首,这些诗作与杜甫的全部创作一脉相承,互为呼应。 (2)探古寻幽,渲染出一种情幽幽的氛围;满园的苍楠翠竹,又将杜甫烘托得高洁之极。 (3)草堂的幽静;草堂的幽怀。 (4)开头引用“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用来点题;第三段中引用杜甫的诗句,表现杜诗“何等的切中时弊,何等的忧国忧民”,“何等的奇思妙语,何等的人文关怀”。 (5)杜甫在草堂只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而一座诗歌筑起的草堂,历经千年而不衰,挺立在巴山蜀水间。杜甫为历代诗人所推崇,他们寄情于草堂,把对杜甫的崇敬化为对草堂的崇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19-10-22 22:06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