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与丑的故事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08-24 08:5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8-24 09:07
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的直线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感就不存在.但人的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感等,也无不以形象思维的方式,渗入到美感的形象里面,构成美感的具体内容.因此,美感是形象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的美感不是人的自然的禀赋,而是在人的自然的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感觉到美,有的客观事物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又认为不美?对于这些关于美学现象的最普通的问题,从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超人的智慧和努力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仍然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解决.本文利用观念主义的哲学思想,试图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探索一条途径.
一,主观感觉
人的正常的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的认识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人类文化,从功能上分为知识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三种文化范畴.观念文化是人产生“自我”感觉的文化基础[1].
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行为,称为人的主观感觉.人的“自我”形态,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人在主观上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形态,人就会以一定的“自我”形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一定的主观愿望(欲望),由一定的主观愿望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需求,由一定的主观需求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感觉[2].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是“快乐感觉”和“痛苦感觉”.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当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感觉.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好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吃卤猪肘时,卤猪肘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好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美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看到一只刚出锅的卤猪肘时,卤猪肘的形状、色泽和香味等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美感.当客观事物没有满足人的观需求时,人因此而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缺憾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非常想吃卤猪肘而没有吃到时的饥饿焦急感觉,就称为缺憾感.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坏感”.如,一个人被蛇咬伤后所产生出的痛苦感觉,就称为坏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损害人的主观利益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丑感”.如,一个怕蛇的人看到蛇时,蛇的花纹、形状和动作使人所产生出的痛苦感觉,就称为丑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损害自己主观利益的客观事物远离自己或不存在时所产生出的快乐感,称为“安全感”.如,一个怕蛇的人被告知“没有蛇”时所产生出的快乐感,就称为安全感.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01 20:10 二,主观欲望
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产生于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产生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欲望.人的主观欲望,产生于人的一定形态的“自我”与一定的生活环境所发生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主观上通常有十四种较为典型的生活欲望,这就是饮食欲、性欲、安全舒适欲、运动欲、情感交流欲、认知欲、求新欲、欣赏欲、征服占有欲、表现欲、嫉妒欲、复仇欲、自由欲、社会改良欲等.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一切主观行为,绝大多数都源于这十四种主观欲望[3].一定的客观事物,如果满足或损害了人的以这十四种主观欲望为根据所产生出的主观需求,人就会相应地产生出一定的主观感.如,食物能够满足人的饮食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女人能够满足男人的性欲而使男人产生快乐感觉,朋友能够满足人的情感交流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成就能够满足人的表现欲而使人产生快乐感觉,灾祸能够满足人的复仇欲而使仇人产生快乐感觉,社会动乱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改良欲而使社会底层的人产生快乐感觉等等.反之,人就会产生出痛苦感觉
三,主观需求
人以主观欲望为根据,对具体的客观事物的需求,称为人的主观需求.人的主观需求,有些是由人的原始需求和文化需求共同构成的,比如饮食欲和性欲等等.有些是由人的文化需求单独构成的,如表现欲、社会改良欲等等.人天生对性行为的需求,就是人的原始需求.而需要什么样的性对象,是同性的还是异性的,是胖的还是瘦的等等,就是人的文化需求.文化是人在后天的生命活动中通过认知行为获得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文化通常有两大途径:一是人对自己生活经验的认识和积累,二是在与他人的文化交流中获取他人的文化创造和积累.不同的人,其文化积累的内容和数量都是不同的.由于具有不同的文化积累,不同的人,其主观需求往往会大不相同.同样是需要食物满足饮食欲,南方人多喜欢甜味的食物,而北方人多喜欢酸辣味的食物.同样是需要女人满足性欲,有的年代或有的地方的男人喜欢肥胖体型的女人,有的年代或有的地方的男人则喜欢削瘦体型的女人等等.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是以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为基础的.而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需求,又会以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为根据.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感觉的客观事物,人在主观上就会表现出需求的欲望.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和主观需求,最终体现为人的文化创造和积累,尤其是观念文化的创造和积累.
四,主观感觉成因
人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形成,源于人相应的观念文化形态的形成.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观念文化形态的形成,通常有两种途径.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形成,也分为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人对自己或他人生活经验的认识所创造出的观念文化形态,从而形成的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这种途径形成的主观感觉,称为经验型主观感觉.如,从没吃过卤猪肘的人,吃了卤猪肘后,或是看他人吃卤猪肘时很好的神态表情后,人就会认为卤猪肘很好吃和很有必要吃,并且很想吃.此后,卤猪肘使人产生的美感和缺憾感,就称为人对卤猪肘的经验型主观感觉.经验型主观感觉的本质特征,是其的产生完全依赖于人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的“亲身经历”.二是通过人与他人的文化交流而获得对一定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这种途径形成的主观感觉,称为文化型主观感觉.如,从没有吃过芒果的人,听他人说芒果是如何的好吃,如何的珍贵.人就会认识到芒果很好吃和很有必要吃,并且很想吃,此后,芒果的出现,就会使人产生美感和缺憾感.这就称为人对芒果的文化型主观感觉.文化型主观感觉的本质特征,是其的产生完全依赖于人与他人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