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环的起源,包括解法,越全越好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8 00:41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5-07 10:01
九连环的起源,包括解法,越全越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5-07 10:11
九连环起源于算盘。这一论断有待考证。关于它的发明,我国有许多民间传说。最早记载这种玩具的典籍是《战国策》。其中提到秦始皇派使臣入齐时,带有一种玉连环。宋朝周邦彦《解连环》词中,就有“信妙手,能解连环”。九连环的定型大约与中国古代以“9”作为“阳数之极”有关。它流传之后,尤受妇女的喜爱。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就有黛玉在宝玉房中玩九连环的描写。 九连环早在16世纪时就传到国外。一位叫卡尔达诺夫的数学家在1550年出版的著作中就提到了九连环。旧上海明信片中就画有母子玩九连环图。明信片于1909年5月25日从上海寄往英国,可以作为九连环外传的证据。 也有说是诸葛亮发明给他媳妇的…… 九连环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据古代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距今已有两千两百余年。《战国策·齐策》上说:"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文中所说的玉连环,就是现在的九连环。 九连环是中国民间玩具。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游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而为一。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九连环从中折断”的句子。清代,《红楼梦》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记载。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同时,九连环也是按照一种顺序来解的。解九连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可以训练人的耐心。不仅如此,九连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加环数提高难度,但环数增加将使解开步骤呈几何级数递增,且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解环方法,因此通常所见仍是九环为主。 西汉才女,辞赋家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曾提及九连环:……,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卓文君生於西汉,诸葛亮生於东汉末年,其时汉室江山已分崩离析。二人相差几百年。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之前几百年的西汉,九连环已经存在。故“九连环由诸葛亮发明”之说并不正确,可能系後世误传。 今天,解九连环的世界纪录是237秒,由中国人王仲彬创造红楼梦中的九连环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开头说了点儿贾母去宁府看戏的事,不过是起个头儿。宝玉送贾母回来,本想还看戏的, “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这是有伏笔的,前一回宝 玉和黛玉玩九连环时,听说宝钗身上不大好,便吩咐丫头去看望,“论理我该亲自来的, 就说才从学里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自来看。 至于九连环戒指,貌似是从九连环演化而来,有说是一种武器,也有说是一种暗器,还有说是避邪等作用,说法不一,记载稀少。比较靠谱的说是象征爱情。客家山歌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如:“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它一般又多作“定情信物”,因此,歌中的戒指便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