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19:37
如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最佳答案
新《劳动法》的强制实施、国际金融风暴带来的经营环境变差、物价指数连续上升、各类人才的缺乏与竞争,致使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如何有效降低人力成本?难道只有裁员这一招?

  在一般的情况下,很多人一想到减少人力成本支出首先想到的是以降低工资,或干脆删减必需的福利成本,再就是想到裁减员工,这都是舍本逐末、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向内外交困的死胡同。

  更有甚者,为降低人力成本,不少企业情慌意乱之际竟然犯了“病急乱投医”的错误。如新《劳动法》实施前后,要求员工“自愿”辞职、重签劳动合同、强迫员工无薪休假等现象在不少企业(其中不乏号称世界500强的名企)不同程度地上演。

  上述“病急乱投医”之举带来的后果是企业不愿意承受的,实际上它们并没有有效地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相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人力成本损失。为什么呢?误区何在?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弄明白人力成本的真正内涵,降低人力成本不光是简单地支付尽可能低的人力价格,不是砍掉一些必要的人力成本,而是指提高人力成本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无效成本。

  人力成本=有效成本+无效成本

  人力成本率和无效成本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HR忽视的概念,本书就是从提高人力成本率和减少无效成本的角度告诉读者如何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率和无效成本与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工作质量与绩效、薪酬设计、人员组合、业务优势、员工素质模型以及离职率等紧密关联,降低人力成本的有效策略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而现状却不容乐观,为降低人力成本不少企事业单位常常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率下降,无效成本增加。

  所谓无效能力成本,就是不能为产品或者是服务增值的人力成本。通俗地讲,就是组织花了这个钱,它不会提高产量,也不会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至少,它不会很直接的为产品或服务增值,它们之间的必然关联更难找到。在现代企事业单位内,无效人力成本一般包括以下4种形式:

  (1)不需要的职能、工作或程序而用到的人员

  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这种情况在政府部门或者是国营单位还是不少的,某些职能或是人员,其存在对于组织的绩效根本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甚至有时候是副作用。那为什么要留下这个岗位或人员呢?原因很简单:上面某某单位存在某某部门,我们就一定得增设这个部门,否则上面来检查就会通不过。

  (2)需要但工作量不饱和的富余的人员或时间

  这种情况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以前很多单位都有“微机”这个岗位,其实就是打字员。真的天天有那么多字要打吗?肯定没有,只是一个月的某几天,一天的某个时间比较忙,其余时间这个打字员都是无所事事的。所以,现在这个岗位已经逐渐消失了,如果现在哪个公司还有打字员的话,那么这个公司的管理和员工的计算机能力就太差了。

  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师曾到内地去做咨询,发现某些国企还是把打字员看得很宝贵、很重要。全公司就一个电脑室,里面两台电脑,进去的时候所有人员一律得消毒、戴口罩、穿鞋套,说是避免把病毒带进去,感染了电脑。咨询师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这里的计算机水平如此之低,对病毒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些打字员的工作,每天就是打字,有东西拿过来就打,没东西拿过来就没有事干了,喝茶聊天打发时间。所以,这些岗位都的作用是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必要的。其实,每个公司里面都多多少少存在有一些这样的岗位和人员。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简人员,这是将本书会详细讲述的。

  (3)成本投入与绩效产生比较低的人员

  这里就要提到三三制薪酬理论里的三大价值导向。那三大价值导向呢?第一,个人价值,亦称“固有价值”,即员工个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不易随着服务对象、岗位的变化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它主要包括学历、专业、职称、工龄、素质等方面。

  第二,岗位价值,亦称“使用价值”,即把具有一定量的固有价值的员工安排在某一特定的岗位上,而岗位的职责与特征是决定员工所能做出的贡献大小的基础平台。从理论上讲,岗位价值是不会因为担当该岗位的责任者的不同而会发生变化的,它是一个相对静态的价值系数。

  第三,贡献价值,亦称“市场价值”,即员工在某一特定岗位上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值得企业发生购买行为。因为从雇佣关系的意义上讲,员工其实也是一个商品,只不过企业购买的不是员工的身体,也不是员工的学历、专业、职称等固有价值,而是员工在工作期间运用固有价值所创造出来的绩效。
全部回答
在企业里,hr部门往往被看作成本中心,因为hr部门没有办法象其他业务部门一样,直接为企业创造可以量化的绩效。但是,谁也没有否认,hr部门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整合部门,既然牵涉到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就不应该是一个纯粹的成本中心,而应该是一个“资源的管理与增值”部门,应该可以用成本-收益来衡量hr部门的管理绩效。 由于hr部门不参与直接的业务运作,所以,它在收益上的贡献体现在降低成本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hr部门自身运作成本的降低;二是帮助组织将运营成本降低。 人力资源部门自身的实际运作成本相对而言是很有限的。现代企业在行政费用控制方面,已经做得很好。真正的问题在于,hr部门运营着现代企业发展所需的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资源——人力资源,如何在资源的整合与增值过程中降低成本,是hr部门需要考虑的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如果说降低自身运作成本是节流的话,那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则是典型的开源了。节流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控制”来加以实现,但开源则需要更复杂的“运营系统优化”。也就是说,hr部门对成本-收益的贡献,就在于透过运营系统优化,来不断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产出效率。 hr运营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五个阶段入手: 第一阶段,通过履行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尽可能控制职能性费用。在管理上,我们经常会要求八个字:各负其责、各尽其能。这是管理的基础,按照组织的要求尽能力、尽责任把事情做好,且不说创造绩效奇迹,但起码让组织付出的资源有了一个恰当的回报。hr部门的基本职能有四个:帮助业务部门招人,协助员工自己学习与发展(育人),协助业务部门提升绩效与提供激励(用人),员工忠诚度管理(留人)。有的职能是hr部门直接执行的,有的职能是由hr部门协助执行的,不管属于直接执行还是协助执行,hr部门都应该尽职尽责在其职能范围内做好管理工作,这是控制作业成本的基础;直接向公司管理部门负责,并且根据其要求,竭尽全力把成本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第二阶段,通过“作业成本控制”,把职能性费用降到最低水平。仅仅是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把各项成本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原则性意识。具体到四个基本职能,作业成本控制的原则是: 1、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职能界定与岗位描述等手段,将招聘作业纳入规范化、流程化轨道,招人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招人之时做到有的放矢,招人之后做到定岗定责,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招人时的无序与随意,降低招聘成本; 2、通过建立培训体系、内部知识管理与分享制度、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协助员工学习发展,不断提升员工的从业素养与从业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并不断提升创利能力。在此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控制点: 应该有一位合格的培训经理。 他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培训导师,但他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计划者和采购谈判专家。他应该清楚地知道,公司有限的培训预算应该怎么花,应该花在哪些地方,应该怎样选择培训合作伙伴,应该如何配合培训导师一起,控制好培训质量,应该做哪些工作,才能把培训成果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知识资源。最后,他还应该是个操守高洁的人,不会为了培训回扣而出卖公司利益。从发展的角度看,现在的培训经理大多半路出家,真正符合资质要求的很少; 在公司内部有知识文本化、员工之间的“传帮带”经验传递等制度,让优秀员工的优秀经验变成可以复制的知识,并最大限度地传递给更多员工; 为员工、特别是关键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他发展个人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帮助组织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员工流失了,那该怎么办?前面的育人成本岂不是全白花了吗?遇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检讨:一方面,员工流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找找自己的原因,降低员工流失率?另一方面,在双向选择的市场里,员工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你不可能指望每个员工都忠心耿耿地为组织奉献一生,你不可能百分百地获取他们的未来,你唯一能拥有的就是他们的现在——也就是在你公司里工作的那一段时间。良好的学习与发展规划,能让员工们的“现在”增值,使他们在你公司工作的那一段时间里,为公司贡献更大更多的利润。如果没有培训与发展规划,你不但无法指望员工们的未来,还会失去他们的现在; 3、有了前面的基础,接下来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降低用人成本的问题。用人成本的降低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化管理,需要以用人部门为主导,hr部门全力配合来完成。为此,建立过程化导向的全面绩效管理体系是有必要的。过程化导向的全面绩效管理的特征是: 目标分解、责任到人——过程管控、细节督导——双向沟通、强化团队——奖惩分明、即时体现——攻心为上、专注改善 4、恐怕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员工流失率过高——尤其是关键员工的流失,会让公司遭受到重大损失。过高的员工流失率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招聘成本、育人成本与用人成本,而关键员工的流失更可能加剧公司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弱化。问题是,到底怎样来留人,才是符合成本-收益要求的合理方式呢? 如果真的出现员工流失率过大或者精英员工连续流失的话,你可能得先躲到墙角里,扇自己几个耳光,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为什么不防患于未然?为什么到了他们舍公司而去才发现?员工不会无缘无故大量流失,也不会一夜之间同时萌生去意,一定是管理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而且延续了一段时间的漏洞,以至于造成不可收拾的状况。所说,招人、育人也好,用人、留人也罢,过程化的管理思想应该贯彻始终,才能做到积极预警而非单纯的消极应对。 其次,在留人的时候应尽可能将重点放在非金钱面。以情留人、以事留人相对来说,更容易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公司的薪酬在行业中是有竞争力的。 最后,留人是好事,但有时候将“留人”转化为一种激励手段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有些公司实行在业绩上实行“末位淘汰制”,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完全以业绩为衡量指标未免有一刀切之嫌。对于那些一时业绩不佳,但工作态度积极努力的员工,不妨适当的时候表示“挽留”之意,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留人的重点不在“留人”,而在于平时“留心”,留的住人留不住心,工作业绩上不来,反而要占用公司资源,只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支出。 第三阶段,hr部门在执行经营管理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与各直线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平衡。hr部门应该配合直接业务部门一起,致力于降低与市场营销、销售、工程技术支持、场地服务支持、信息技术费用、行政费用等有关联的成本。也就是说,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还应该帮助其他部门做好他们的工作。至少,你可以做到不给其他部门的工作带来麻烦,也不过度增加部门硬性开支。 在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如果没有必要,或者公司目前的规模及发展状况还没有达到需要引进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那么,千万不要随意建议你的老板在公司里引进一些诸如kpi、平衡记分卡(bsc)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系统——即便是这样做可以全面凸显hr部门的专业性以及你的重要性。如果这些新系统除了增加业务部门的工作量,并无法证明对于提升经营业绩有明显效果的话,只会增加管理成本,并引起所有其他直线职能部门的抵制。 第四阶段,引进客户服务意识,把组织内员工当成客户,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的目的。 第五阶段,力争让hr部门由传统意义上的职能性部门,成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部门。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充分发挥hr部门在企业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组织内部,只有hr部门才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主导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因为企业文化是承载于“人”的基础之上的,而hr部门恰恰就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它应该主动承担起构建企业文化体系的重任,这也是hr部门成为战略合作部门的基础。透过hr部门的努力,企业建立起强势的文化,才能充分发挥组织影响力和团队凝聚力,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以更认可的方式投入到业绩创造中去。如果说前面的四个阶段只是从战术上对hr部门成本优化进行分析的话,那么,到了这一阶段,hr部门的成本优化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也只有这样,hr部门才能真正进入投入-收益良性循环,并为建设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贡献更多。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狗的心脏在哪里
停车场(军官公寓东)怎么去啊,我要去那办事
为什么叫实验小学,这有什么来历吗
停车场(新体大街)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
邮政储蓄银行每年交30是什么费用?
天工美术社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点事
用手机能制作一寸红底半身照吗?
七年级下册历史简答题帮帮忙!要有答案!谢谢
高中常见盐类的水解的PH值?
从山东东阿县打的去遥墙机场多少公里?多少钱
6道求圆形直径和求半径的题,带过程的.有答案
一个老男人送女孩的礼物应该怎么谢让他开心
停车场(森茂住宅楼北)怎么去啊,我要去那办事
都说蓝绿手机那是什么手机
停车场(虎山雅园西北)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
推荐资讯
患者若伴随腰膝酸软、遗精等,说明脏腑间哪种
遂溪县广前路段测速监控摄像头在哪里?【湛江
火影里的两对主角爱情有可能嘛
中山大学MPAcc学 费多少钱
安卓手机QQ2011中的xml文件怎样修改,我是想
女孩进 你们会因为什么原因放男孩鸽子
本科热水器用着怎么样
男人驼背适合穿啥衣服的,能穿立领的衣服么
Come and buy...=什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猫真的听得懂人话吗,我家猫特别精,怎么办
金芦庄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