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脾虚的症状?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5 22:11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4-15 04:41
谁知道脾虚的症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4-15 06:02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精气化生之所。
脾的作用就是将吃的五谷杂粮化生为水谷精微存于气血精液,然后将它们运输到全身。
脾虚则五谷化生不畅,气血精液输布障碍。
表现为消化不良,气血亏虚,以及耳鸣遗精盗等肾虚的症状
另外,脾统血,脾虚也可以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阏,出血等症。
归脾丸不错。如果虚得厉害建议配合用阿胶
脾的作用就是将吃的五谷杂粮化生为水谷精微存于气血精液,然后将它们运输到全身。
脾虚则五谷化生不畅,气血精液输布障碍。
表现为消化不良,气血亏虚,以及耳鸣遗精盗等肾虚的症状
另外,脾统血,脾虚也可以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阏,出血等症。
归脾丸不错。如果虚得厉害建议配合用阿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4-15 09:25
症状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 2楼网友:行路难
- 2021-04-15 08:33
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或水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 3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15 07:27
一、辨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伤脾耗气所引起。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或水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气不足,运化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纳少、腹胀、便溏和气虚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等气虚证的定性症状。
④有纳少、腹胀、便溏、消瘦、水肿等脾病的定位症状。
二、辨脾气下陷证
脾气下陷证是指脾虚无力升举,反而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又称中气下陷证。常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或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小便如米泔等气陷特征。伴见纳少,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气虚,升举无力而陷下为主要病机。
②以脾气虚和下陷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纳少、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等脾气虚证的定位症状。
④有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内脏下垂症状,以及便意频数,或久泄不止、小便如米泔等气陷特征。
三、辨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不足,统血无权,血溢出脉外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或劳倦伤脾所引起。
[临床表现] 便血、尿血、崩漏,或月经量多,或皮下出血。伴见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气不足,统血无权为主要病机。
②以出血和脾气虚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脾气虚的定位症状。
④以出血为主症,有血色淡、病程长、病势缓的特点。
四、辨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中焦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常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所引起。
[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畏寒肢冷,面白无华,或肢体困倦,或周身水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阳虚衰,中焦阴寒内盛为主要病机。
②以脾气不足和虚寒性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腹胀纳少、大便稀溏、肢体困倦,或周身水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清稀等脾病的定位症状。
④有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虚寒的定性症状。
此外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的鉴别:此四证为脾病常见的证候,以脾气虚证为基本证候,脾气虚证是在气虚特点的基础上,以纳呆,腹胀为主症;脾阳虚证较前者重,有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水肿等虚寒特征;脾气下陷证则兼有内脏下垂、头晕目眩、久泄久痢、下坠等气陷特征;脾不统血证则以出血为主症。
五、辨脾阴虚证
脾阴虚证是指脾的阴液亏虚,运化功能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香燥,伤及脾阴,或胃阴不足病及于脾所致。
[临床表现] 不饥不食,涎少,腹胀,消瘦,伴见五心烦热,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您怠乏力,舌红无苔或光剥,脉细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脾有不足,运化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不饥不食、腹胀、大便秘结和阴虚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消瘦、五心烦热、口唇干燥、小便短少、舌红无苔或光剥、脉细数等虚热的定性症状。
④有不饥不食、倦怠乏力、腹胀、大便秘结等脾病定位症状。
六、辨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常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居处潮湿所引起。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疼痛,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肢体困重,或水肿,小便不利;面目肌肤发黄,色泽晦暗如烟熏,舌体胖苔白腻,脉濡缓。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寒湿内盛,中阳困阻为主要病机。
②以脾运失健和寒湿中阻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脘腹胀满疼痛、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水肿、肢体困重等脾病的定位症状。
④有黄疸、晦暗如烟熏、舌体胖苔白腻、脉濡缓等寒湿偏盛的定性症状。
七、辨脾胃湿热证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又称中焦湿热或湿热蕴阻脾胃证。常由感受湿热邪气,或过食肥甘,积湿化热所引起。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湿热蕴阻中焦,脾胃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脾运失健和湿热内阻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有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等湿热蕴结脾胃的定位症状。
④有黄疸、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湿热蕴蒸的定性表现。
⑤脾胃湿热证和寒湿困脾证的鉴别:两证都属中焦的实性证候,都具有湿盛的特征,所区别的是脾胃湿热证,可见身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热象特征;寒湿困脾证则以湿盛为主,可见舌胖苔白腻、脉濡缓等寒湿征象。
以上着重对脾病虚证(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和脾病两个实证(寒湿困脾证、脾胃湿热证)进行了讲述。脾病虚证是以脾气虚为核心病机,气虚不能升清而陷于下,便会形成脾气下陷证。脾气不足,统血无力而致出血,即可产生脾不统血证。脾气不足日久,便会波及脾阳而发展为脾阳虚证。所以脾气诸虚证较脾阳虚证为轻,而且都可发展为脾阳虚证。脾有喜燥恶湿特性,所以一旦脾失健运,便会有湿浊内生,或者化热而成脾胃湿热证;或者寒化而成寒湿困脾证,所以脾之实证总与湿有关,正如《内经》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是辨脾病证候时要关注的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