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桃花源记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2:54
后世把“桃花源记”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最佳答案
整体感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段落层次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段(第四、五自然段),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研讨 (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因为桃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3)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       (用四个字:避秦时乱)(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答案应是两方面: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6)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7)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似有实无,似真而幻,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8)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9)本文出的七个成语是:——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落英缤纷,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桃花源记 (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答: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象的? 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5)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出一种神秘的色彩,为下文写渔人进出桃花源作铺垫。 (6)从哪里看出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原文,不超过9个字) 答:山有小口,初极狭。 (7)由“豁然开朗”我们能联想到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 (8)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什么? 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什么? 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生活宁静的句子是什么? 答: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1)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什么?(原文)另一种问法:第二段中最能表达作者理想的句子是什么? 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本段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希望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和平相处,安居乐业的社会理想 (14)本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 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2]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3]人们生活:自由,快乐 (15)本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答:[1]环境[2]穿戴[3]心情 (16)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有何反映?(原文)说明了什么? 答:“乃大惊”;说明了桃花源人与外界隔绝久远,从未有外人来过。 (17)桃花源中人见到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什么? 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8)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 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意出去。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什么?/桃花源中人的祖先为什么避世? 答:“避秦时乱” 。 (20)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什么? 答: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1)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原文)/(自己的话) 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世上的老百姓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2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因为他们害怕外人来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 (2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是什么? (第三段文字写的内容概括地说是什么?) 答:在桃花源中作客、辞去的经过。 (24)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哪些? 答: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5)本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 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6)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10字以内) 答: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27)最后写刘子骥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花源增添奇异的色彩。 (2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29)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答: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30)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 答:①发现桃花源 ②访问桃花源 ③离开桃花源 ④再寻桃花源 31中心思想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画卷,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 32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略写) 第二部分(2-3) 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一层 (2) 桃花源中宁静的的生活环境 第二层 (3) 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5) 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33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不足为外人道;鸡犬相闻。 34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12.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 1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桃源 □□桃源 □□桃源. 1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12(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咸来问讯 (4)先世避秦时乱 (5)与外人间隔 13.发现桃源 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4.C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全部回答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2011年银行最新调整商业类以及住宅类利率表
皇竹草养猪是骗局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位于______洲
河南鹿邑赵劲松拍卖客房部
雍容华贵是什么动物
老家定期存款单外地能取出来吗?
融融人间情阅读答案
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
给我讲讲进制数的换算!
Alice to see his aunt if she free tomorro
用饿了么订餐,怎么给商家打电话,在线等
单选题Pleaseremindyourgrandpatotakemedic
销售为主的小公司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
单选题已知点M(1,-a)和N(a,1)在直线l:
今晚有球赛吗
推荐资讯
为什么三极管基极电容反接?
我在工行网上申请了网上银行,可以查询余额,但
据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大洲北部是黑
单选题葡萄失去了大部分水变成葡萄干后,甜度
面粉可以代替拉丝粉吗
Ihaveheardthesesonsanddaughterssa
富锦市佳木斯精通家电制冷维修这个地址在什么
单选题双燃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做为燃料,以下
成都离福州有多少公里?
用英语怎么说黄河大桥
通讯电缆套什么定额
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有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