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哥帮我写个秋感的作文500字
- 提问者网友:活着好累
- 2021-05-02 20:26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5-02 21:55
模仿《夏感》写的
充满整个秋天的是一种忙碌、喜悦、丰收的旋律。
山坡上的草木,大部分的叶子的颜色已经变成金黄,开始掉落了。烦人的蝉儿走了,但蝈蝈还在田野间“啯啯”地叫着,早晨时不时地传出几声鸟叫。天空依然是那么高,只是太阳不像夏天那样热情了,还记得那些挥汗如雨的日子,太阳好像就要吞噬我们的皮肤。但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那种感觉了,也许明天早上一起来,就冻得我们发抖了。这说明,秋天已经到了。
秋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照绘画的观点,这的确有它的道理。夏之色为暖的黄,如麦浪,如金橘,孕育着蓬勃的希望;而冬之色则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象征着纯洁的心灵。但秋象征着丰收,自然成了金黄色。
秋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你看田间,夏天时麦子还刚刚割过,稻米还刚刚被打完,农民们就得开始插秧了,接着还要不停地浇水、施肥。秋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又要做好水稻过冬的准备。另外,其他的农作物也成熟了,有挂在树上迎风招展的苹果,有深埋泥土中深藏不露的花生、红薯,还有那高高挺立着的芝麻。农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在不停地劳作着,动员全家采摘果实,他们的腰更弯了,背也更驼了。但他们并不觉得累,因为这些果实里面包含着他们一年的心血和辛苦,同时这些果实也是他们收入的来源呀!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历代的文人也写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诗句,像王勃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秋夕》、《山行》……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让我们一起赞美这个象征着丰收和忙碌的秋天吧!
- 1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5-02 22:17
说到秋天,古人多有萧杀悲凉的感叹。吴文英《唐多令》里写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说文》中称:“愁,忧也。从心,秋声。”《广雅》:“秋,愁也。”可见“秋”的本有“悲愁”之意。“愁”字上面一个“秋”,下面一颗“心”,看来,秋天让人们从心底里发愁.
秋愁”是一种心情,一种心境。书生张继当年赶考落第,漂泊到寒山寺下。独对孤灯,久不成眠,愁苦、失意阵阵涌上心头,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诞生了。张继用他的笔,为世人描述了一幅暮秋时节凄凉、冷落的夜景。假如没有落第之辱,没有秋的催化,没有这种忧愁的心境,张继不会有如此的思绪,后人也不会为了这首诗而记住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秋成就了张继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杜甫的秋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在风吹屋破,无处安身之际,在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之时,愁的却是天下穷人的冷暖,这是何等宽阔的心胸,又是何等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他这种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的心灵,鼓舞着人们的士气。
秋不仅是愁,还有其独特的美,似一幅水墨画,充满了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们看到的是悠闲安逸的田园风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秀美的画卷。
秋有时是白色的,是那种不带有一丝纤尘的纯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令人将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走出来的白衣女子,带着淡淡的愁,不娇不艳,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秋是火红的,充满了热情,但这种热情不是直白的,是包藏着含蓄的。“最是秋风捎音至,漫山枫叶遍地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金黄色的,不只是落日黄昏,枯藤老树,也不像人们所想的那般刻薄无情和娇柔脆弱,而是金色的成熟与丰收的吟唱。春华秋实,颗粒满仓。如果说春天播下了希望,那么秋天就把希望变成了金黄丰硕的果产,可谓相得益彰,更上一层楼。 秋天又是快乐的,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是不同的。刘禹锡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吟唱,读来令人情绪高昂。